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7S,5Z,8Z,11Z)-17-azidoeicosa-5,8,11-trien-14-ynoic acid | 627078-50-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7S,5Z,8Z,11Z)-17-azidoeicosa-5,8,11-trien-14-ynoic acid
英文别名
(5Z,8Z,11Z,17S)-17-azidoicosa-5,8,11-trien-14-ynoic acid
(17S,5Z,8Z,11Z)-17-azidoeicosa-5,8,11-trien-14-ynoic acid化学式
CAS
627078-50-6
化学式
C20H29N3O2
mdl
——
分子量
343.469
InChiKey
UDHRSZGGMPEAON-PCFOKUA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1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1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5
  • 拓扑面积:
    51.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7S,5Z,8Z,11Z)-17-azidoeicosa-5,8,11-trien-14-ynoic acid 在 Lindlar's catalyst 喹啉超重氢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20.0 ℃ 、40.0 kPa 条件下, 反应 1.0h, 生成 [14,15-3H2]-(17S,5Z,8Z,11Z,14Z)-17-aminoeicosa-5,8,11,14-tetrae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17R,5Z,8Z,11Z,14Z)-17-hydroxyeicosa-5,8,11,14-四烯酸类似物及其氚化衍生物的聚合合成
    摘要:
    摘要 17(R)-OH-AA 和 14,15-dehydro-17(R)-OH-AA 由常见的四乙炔前体合成,并通过相应的对甲苯磺酸盐以中等收率获得它们的叠氮化物衍生物。由于叠氮基在 Lindlar 催化剂在苯中的氚化过程中保持稳定,因此 14,15-dehydro-17(S)-N3-AA 和 14,15-dehydro-17(R)-OH-AA 在放射性标记的 17(S)-N3-AA 和 17(R)-OH-AA 的合成。相反,在甲醇中还原叠氮化物得到 17(S)-NH2-AA,产率为 95%。
    DOI:
    10.1016/j.tet.2003.08.043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17R,5Z,8Z,11Z,14Z)-17-hydroxyeicosa-5,8,11,14-四烯酸类似物及其氚化衍生物的聚合合成
    摘要:
    摘要 17(R)-OH-AA 和 14,15-dehydro-17(R)-OH-AA 由常见的四乙炔前体合成,并通过相应的对甲苯磺酸盐以中等收率获得它们的叠氮化物衍生物。由于叠氮基在 Lindlar 催化剂在苯中的氚化过程中保持稳定,因此 14,15-dehydro-17(S)-N3-AA 和 14,15-dehydro-17(R)-OH-AA 在放射性标记的 17(S)-N3-AA 和 17(R)-OH-AA 的合成。相反,在甲醇中还原叠氮化物得到 17(S)-NH2-AA,产率为 95%。
    DOI:
    10.1016/j.tet.2003.08.04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convergent synthesis of (17R,5Z,8Z,11Z,14Z)-17-hydroxyeicosa-5,8,11,14-tetraenoic acid analogues and their tritiated derivatives
    作者:Igor V Ivanov、Stepan G Romanov、Valery P Shevchenko、Elena A Rozhkova、Mikhail A Maslov、Nataliya V Groza、Nikolai F Myasoedov、Hartmut Kuhn、Galina I Myagkova
    DOI:10.1016/j.tet.2003.08.043
    日期:2003.10
    and their azide derivatives were obtained in moderate yields via the corresponding p-toluenesulfonates. Since the azido group remained stable during tritiation procedure on Lindlar's catalyst in benzene, both 14,15-dehydro-17(S)-N3-AA and 14,15-dehydro-17(R)-OH-AA constitute useful intermediates in the synthesis of radio-labelled 17(S)-N3-AA and 17(R)-OH-AA. In contrast, reduction of azide in methanol
    摘要 17(R)-OH-AA 和 14,15-dehydro-17(R)-OH-AA 由常见的四乙炔前体合成,并通过相应的对甲苯磺酸盐以中等收率获得它们的叠氮化物衍生物。由于叠氮基在 Lindlar 催化剂在苯中的氚化过程中保持稳定,因此 14,15-dehydro-17(S)-N3-AA 和 14,15-dehydro-17(R)-OH-AA 在放射性标记的 17(S)-N3-AA 和 17(R)-OH-AA 的合成。相反,在甲醇中还原叠氮化物得到 17(S)-NH2-AA,产率为 9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