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aS,6R,7R,8S,8aR)-7,8-bis(benzoyloxy)-6-(benzoyloxymethyl)-8a-hydroxy-1,4,5-trioxa-cis-decalin | 790277-32-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aS,6R,7R,8S,8aR)-7,8-bis(benzoyloxy)-6-(benzoyloxymethyl)-8a-hydroxy-1,4,5-trioxa-cis-decalin
英文别名
[(4aS,6R,7R,8S,8aR)-7,8-dibenzoyloxy-8a-hydroxy-2,3,4a,6,7,8-hexahydropyrano[2,3-b][1,4]dioxin-6-yl]methyl benzoate
(4aS,6R,7R,8S,8aR)-7,8-bis(benzoyloxy)-6-(benzoyloxymethyl)-8a-hydroxy-1,4,5-trioxa-cis-decalin化学式
CAS
790277-32-6
化学式
C29H26O10
mdl
——
分子量
534.519
InChiKey
RMQLUZPNHFZIFZ-RRPPJOP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39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8
  • 拓扑面积:
    12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喃并[2,3-b]二氧六环通过2-酮糖到乙二醇的双缩醛环化
    摘要:
    2-酮己糖基(“ulosyl”)溴化物的用途已扩展到直接生成顺式稠合吡喃并[2,3-b]二恶烷(1,4,5-trioxadecalins)的 11 和 13 型通过 β 特异性和 α 选择性糖苷化与乙二醇,以及随后的分子内半缩酮化。温和的碱性条件引起对三氧杂癸烷酮 22-25 的高度立体选择性重排,代表了甾体天然产物的结构和构型正确的框架,其中糖部分与苷元双重糖苷连接。11 或 13 暴露于无机酸导致吡喃环的立体定向收缩,产生三氧杂螺[4,5]癸烷。根据可用的实验事实和稀缺的现有类比,讨论了观察到的异常重排的机制考虑。
    DOI:
    10.1002/ejoc.200400458
  • 作为产物:
    描述:
    3,4,6-tri-O-benzoyl-α-D-arabino-hexopyranosyl-2-ulose bromide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36%的产率得到(4aS,6R,7R,8S,8aR)-7,8-bis(benzoyloxy)-6-(benzoyloxymethyl)-8a-hydroxy-1,4,5-trioxa-cis-decalin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喃并[2,3-b]二氧六环通过2-酮糖到乙二醇的双缩醛环化
    摘要:
    2-酮己糖基(“ulosyl”)溴化物的用途已扩展到直接生成顺式稠合吡喃并[2,3-b]二恶烷(1,4,5-trioxadecalins)的 11 和 13 型通过 β 特异性和 α 选择性糖苷化与乙二醇,以及随后的分子内半缩酮化。温和的碱性条件引起对三氧杂癸烷酮 22-25 的高度立体选择性重排,代表了甾体天然产物的结构和构型正确的框架,其中糖部分与苷元双重糖苷连接。11 或 13 暴露于无机酸导致吡喃环的立体定向收缩,产生三氧杂螺[4,5]癸烷。根据可用的实验事实和稀缺的现有类比,讨论了观察到的异常重排的机制考虑。
    DOI:
    10.1002/ejoc.20040045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yrano[2,3-b]dioxanes through Bisacetalic Annulation of 2-Ketosugars to Glycol
    作者:Eckehard Cuny、Frieder�W. Lichtenthaler、Hans�J. Lindner
    DOI:10.1002/ejoc.200400458
    日期:2004.12
    The utility of 2-ketohexosyl (“ulosyl”) bromides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straightforward generation of cis-fused pyrano[2,3-b]dioxanes (1,4,5-trioxadecalins) of type 11 and 13 by β-specific and α-selective glycosidation with glycol, and subsequent intramolecular hemiketalization. Mild basic conditions elicit highly stereoselective rearrangements to trioxadecalinones 22−25, representing the structurally
    2-酮己糖基(“ulosyl”)溴化物的用途已扩展到直接生成顺式稠合吡喃并[2,3-b]二恶烷(1,4,5-trioxadecalins)的 11 和 13 型通过 β 特异性和 α 选择性糖苷化与乙二醇,以及随后的分子内半缩酮化。温和的碱性条件引起对三氧杂癸烷酮 22-25 的高度立体选择性重排,代表了甾体天然产物的结构和构型正确的框架,其中糖部分与苷元双重糖苷连接。11 或 13 暴露于无机酸导致吡喃环的立体定向收缩,产生三氧杂螺[4,5]癸烷。根据可用的实验事实和稀缺的现有类比,讨论了观察到的异常重排的机制考虑。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苯甲基-2-乙酰氨基-4,6-O-苯亚甲基-2-脱氧-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苯-1,2-二基二(磷羧酸酯) 苄基N-乙酰基-4,6-O-亚苄基-alpha-异胞壁酸 苄基4-氰基-4-脱氧-2,3-O-[(1S,2S)-1,2-二甲氧基-1,2-二甲基-1,2-乙二基]-beta-D-阿拉伯糖吡喃糖苷 苄基4,6-O-亚苄基吡喃己糖苷 苄基3-O-苄基-4,6-O-亚苄基吡喃己糖苷 苄基2-乙酰氨基-4,6-O-亚苄基-3-O-(羧甲基)-2-脱氧吡喃己糖苷 苄基(5Xi)-2-乙酰氨基-2-脱氧-4,6-O-异亚丙基-alpha-D-来苏-吡喃己糖苷 苄基 4,6-O-亚苄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苄基 4,6-O-亚苄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苄基 4,6-O-亚苄基-2,3-二-O-苄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苄基 2-乙酰氨基-2-脱氧-4,6-O-异亚丙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苄基 2-乙酰氨基-2-脱氧-4,6-O-亚苄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苄基 2-O-苄基-4,6-O-亚苄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苄基 2,3-二-O-苄基-4,6-O-亚苄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苄基 2,3-二-O-(苯基甲基)-4,6-O-(苯基亚甲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4-O,6-O-(苯基亚甲基)-2,3-二脱氧-alpha-D-赤式-吡喃己糖苷 甲基4,6-O-异亚丙基吡喃己糖苷 甲基4,6-O-异亚丙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4,6-O-亚苄基-3-脱氧-3-硝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4,6-O-亚乙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4,6-O-[(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2,3-二-O-(苯基甲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4,6-O-[(4-甲氧基苯基)亚甲基]-2,3-二-O-(苯基甲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3-O-苯甲酰基-4,6-O-亚苄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甲基3-O-苯甲酰基-4,6-O-亚苄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2.3-二-O-苯甲酸基-4,6-O-亚苄基-β-D-喃葡萄苷 甲基2-乙酰氨基-4,6-O-亚苄基-2-脱氧吡喃己糖苷 甲基2-O-烯丙基-3-O-苄基-4,6-O-亚苄基吡喃己糖苷 甲基2,3-O-二烯丙基-4,6-O-亚苄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4,6-O-亚苄基-Α-D-吡喃葡糖苷 甲基-2,3-二-O-苯甲酰基-4,6-O-苯亚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 4,6-O-亚苄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甲基 4,6-O-亚苄基-3-O-甲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 4,6-O-(苯基亚甲基)-alpha-D-吡喃葡萄糖苷 2-苯甲酸酯 甲基 4,6-O-(苯基亚甲基)-ALPHA-D-吡喃半乳糖苷二乙酸酯 甲基 3-O-苯甲酰基-4,6-O-亚苄基-bet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 3-O-烯丙基-4,6-O-亚苄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甲基 2,3-二苯甲酰-4,6-O-亚苄基-beta-D-吡喃半乳糖苷 烯丙基-4,6-O-苯亚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 烯丙基-4,6-O-亚苄基-beta-D-吡喃葡萄糖苷 山海绵酰胺A 对硝基苯基 2-乙酰氨基-4,6-O-亚苄基-2-脱氧-beta-D-吡喃葡萄糖苷 亚苄基葡萄糖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共聚物 乙基 4,6-O-亚苄基吡喃己糖苷 N-乙酰基-1-O-苄基-4,6-O-(亚苄基)-alpha-异胞壁酸甲酯 N-乙酰基-1-O-(苯基甲基)-4,6-O-(苯基亚甲基)-ALPHA-胞壁酸 N-[(4aR,6R,7R,8R,8aS)-6-苄氧基-8-羟基-2-苯基-4,4A,6,7,8,8A-六氢吡喃并[5,6-d][1,3]二恶英-7-基]乙酰胺 N-(6-烯丙氧基-8-羟基-2-苯基-4,4a,6,7,8,8a-六氢吡喃并[5,6-d][1,3]二恶英-7-基)乙酰胺 N-(6-烯丙氧基-8-羟基-2-苯基-4,4A,6,7,8,8A-六氢吡喃并[5,6-d][1,3]二恶英-7-基)乙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