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B25C8-o | 949030-7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B25C8-o
英文别名
2,5,8,11,18,21,25,28-Octaoxatricyclo[27.4.0.012,17]tritriaconta-1(33),12,14,16,29,31-hexaene;2,5,8,11,18,21,25,28-octaoxatricyclo[27.4.0.012,17]tritriaconta-1(33),12,14,16,29,31-hexaene
DB25C8-o化学式
CAS
949030-71-1
化学式
C25H34O8
mdl
——
分子量
462.54
InChiKey
ZXYVDWJYBJEYE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3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2
  • 拓扑面积:
    73.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B25C8-o 、 以 氘代氯仿氘代乙腈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二苯并[22-30]冠醚是否与二级铵离子结合形成假轮烷?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合成了二苯并[22-30]冠醚和具有不同体积塞子的哑铃状仲铵盐。这些冠醚与溶液中和气相中的铵离子形成假轮烷,分别使用 NMR 光谱和 MS/MS 光谱证明。溶液中的缔合常数是通过改变哑铃状铵离子的终止基团的性质来调节缔合和解离速率来获得的。[25]-和[26]冠醚/异丙苯基、[27]-和[30]冠醚/叔丁基苯基、[22]-和[23]冠醚/呋喃基配对. 冠醚及其匹配铵盐的混合物 (CDCl 3 /CD 3 CN) 的 1 HNMR 谱表明溶液中存在三组信号:冠醚的信号、铵盐和它们的假轮烷。相关信号的整合使得伪轮烷的缔合常数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在[22-30]冠醚中,缔合常数最高的是[24]冠醚/二苄基铵离子体系;[25-30] 冠醚/铵离子系统在 27 °C 下使用 (ArCH 2 ) 2 NH 2 +PF 6 - 作为铵盐时,其缔合常数 [K exp = 35-114 M -1]
    DOI:
    10.1246/bcsj.80.1377
  • 作为产物:
    描述:
    1,8-bis(2-hydroxyphenoxy)-3,6-dioxaoctane3,7-dioxanonane-1,9-diylbis(toluene-p-sulphonate)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46%的产率得到DB25C8-o
    参考文献:
    名称:
    二苯并[22-30]冠醚是否与二级铵离子结合形成假轮烷?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合成了二苯并[22-30]冠醚和具有不同体积塞子的哑铃状仲铵盐。这些冠醚与溶液中和气相中的铵离子形成假轮烷,分别使用 NMR 光谱和 MS/MS 光谱证明。溶液中的缔合常数是通过改变哑铃状铵离子的终止基团的性质来调节缔合和解离速率来获得的。[25]-和[26]冠醚/异丙苯基、[27]-和[30]冠醚/叔丁基苯基、[22]-和[23]冠醚/呋喃基配对. 冠醚及其匹配铵盐的混合物 (CDCl 3 /CD 3 CN) 的 1 HNMR 谱表明溶液中存在三组信号:冠醚的信号、铵盐和它们的假轮烷。相关信号的整合使得伪轮烷的缔合常数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在[22-30]冠醚中,缔合常数最高的是[24]冠醚/二苄基铵离子体系;[25-30] 冠醚/铵离子系统在 27 °C 下使用 (ArCH 2 ) 2 NH 2 +PF 6 - 作为铵盐时,其缔合常数 [K exp = 35-114 M -1]
    DOI:
    10.1246/bcsj.80.137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o Dibenzo[22–30]crown Ethers Bind Secondary Ammonium Ions to Form Pseudorotaxanes?
    作者:Yuji Tokunaga、Megumi Yoshioka、Tatsuya Nakamura、Tatsuhiro Goda、Ryuji Nakata、Suzuka Kakuchi、Youji Shimomura
    DOI:10.1246/bcsj.80.1377
    日期:2007.7.15
    pseudorotaxane. Integration of pertinent signals allowed the association constants of pseudorotaxanes to be determined readily. Among the [22-30]crown ethers, the highest value of the association constant was that for the [24]crown ether/dibenzylammonium ion system; the [25-30]crown ether/ammonium ion systems exhibited moderate values of their association constants [K exp = 35-114 M -1 when using (ArCH 2 ) 2 NH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合成了二苯并[22-30]冠醚和具有不同体积塞子的哑铃状仲铵盐。这些冠醚与溶液中和气相中的铵离子形成假轮烷,分别使用 NMR 光谱和 MS/MS 光谱证明。溶液中的缔合常数是通过改变哑铃状铵离子的终止基团的性质来调节缔合和解离速率来获得的。[25]-和[26]冠醚/异丙苯基、[27]-和[30]冠醚/叔丁基苯基、[22]-和[23]冠醚/呋喃基配对. 冠醚及其匹配铵盐的混合物 (CDCl 3 /CD 3 CN) 的 1 HNMR 谱表明溶液中存在三组信号:冠醚的信号、铵盐和它们的假轮烷。相关信号的整合使得伪轮烷的缔合常数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在[22-30]冠醚中,缔合常数最高的是[24]冠醚/二苄基铵离子体系;[25-30] 冠醚/铵离子系统在 27 °C 下使用 (ArCH 2 ) 2 NH 2 +PF 6 - 作为铵盐时,其缔合常数 [K exp = 35-114 M -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