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methyl-1-butanoyl)-3-oxabicyclo[3.1.0]hexan-2-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methyl-1-butanoyl)-3-oxabicyclo[3.1.0]hexan-2-one
英文别名
1-(3-Methylbutanoyl)-3-oxabicyclo[3.1.0]hexan-2-one;1-(3-methylbutanoyl)-3-oxabicyclo[3.1.0]hexan-2-one
1-(3-methyl-1-butanoyl)-3-oxabicyclo[3.1.0]hexan-2-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0H14O3
mdl
——
分子量
182.219
InChiKey
LCHBYUMMFJLPN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4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结合 GC/MS、GC/IR、DFT 计算和合成对痕量成分进行结构解析——盐内酯、盐孢菌中前所未有的双环内酯
    摘要:
    对海洋盐孢菌释放的挥发物的分析发现了一类新的天然化合物,显示出不寻常的双环[3.1.0]-内酯骨架。虽然这些化合物的数量只有亚微克,但分析方法、计算光谱学和合成的结合可以对这些称为盐内酯的化合物进行明确的结构鉴定,而无需分离。正交联用方法、GC/MS 和固相 GC/IR 允许提出一小组与数据一致的结构。通过比较 DFT 计算的红外光谱和实验红外光谱来选择候选结构。合成证实了三种双环内酯(salinilactones A–C)的结构和绝对构型。盐内酯在结构上与 A 因子类化合物(链霉菌的自动调节剂)密切相关。它们对盐孢菌属和链霉菌属菌株表现出抑制活性。
    DOI:
    10.1002/anie.20180792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al Elucidation of Trace Components Combining GC/MS, GC/IR, DFT-Calculation and Synthesis-Salinilactones, Unprecedented Bicyclic Lactones from <i>Salinispora</i> Bacteria
    作者:Christian Schlawis、Simone Kern、Yuta Kudo、Jörg Grunenberg、Bradley S. Moore、Stefan Schulz
    DOI:10.1002/anie.201807923
    日期:2018.11.5
    structure was selected by comparison of DFT‐calculated IR spectra and the experimental IR‐spectrum. Synthesis confirmed the structure and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three bicyclic lactones, salinilactones A–C. The salinilactones are structurall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factor class of compounds, autoregulators from streptomycete bacteria. They exhibited inhibitory activity against Salinispora and Streptomyces
    对海洋盐孢菌释放的挥发物的分析发现了一类新的天然化合物,显示出不寻常的双环[3.1.0]-内酯骨架。虽然这些化合物的数量只有亚微克,但分析方法、计算光谱学和合成的结合可以对这些称为盐内酯的化合物进行明确的结构鉴定,而无需分离。正交联用方法、GC/MS 和固相 GC/IR 允许提出一小组与数据一致的结构。通过比较 DFT 计算的红外光谱和实验红外光谱来选择候选结构。合成证实了三种双环内酯(salinilactones A–C)的结构和绝对构型。盐内酯在结构上与 A 因子类化合物(链霉菌的自动调节剂)密切相关。它们对盐孢菌属和链霉菌属菌株表现出抑制活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