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2-isothiocyanato-3-(4-methoxyphenyl)prop-2-enoate | 857295-9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2-isothiocyanato-3-(4-methoxyphenyl)prop-2-enoate
英文别名
——
ethyl 2-isothiocyanato-3-(4-methoxyphenyl)prop-2-enoate化学式
CAS
857295-90-0
化学式
C13H13NO3S
mdl
——
分子量
263.317
InChiKey
DCFIYYNDQGENT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31.8±45.0 °C(Predicted)
  • 密度:
    1.1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3
  • 拓扑面积:
    47.89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2-isothiocyanato-3-(4-methoxyphenyl)prop-2-enoate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4-[(5-([(4Z)-4-[(4-methoxyphenyl)methylidene]-5-oxo-1-(pyridin-4-yl)-4,5-dihydro-1H-imidazol-2-yl]sulfanyl)pentyl)oxy]-3,5-dimethylbenz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具有5-亚芳基和2-取代巯基的新型咪唑啉酮衍生物作为强效抗丙型肝炎病毒化合物
    摘要:
    本文合成了六种新型咪唑啉酮衍生物,其中含有 5-对甲氧基-亚苯基和 2-硫代烷基化末端被 3'-氰基-2',6'-二甲基苯基取代的化合物4b显示出最佳的抗 HCV 活性和最低的细胞毒性. 4b的选择性指数(SI=CC 50 /IC 50)确定为36,表明化合物4b对HCV具有高度选择性。
    DOI:
    10.1002/cbdv.202100602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手性咪唑啉酮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摘要:
    新的光学活性 2-硫代-4-咪唑啉酮 3 在 3 位具有手性碳是由异硫氰酸酯 2 合成的,异硫氰酸酯 2 是从乙烯基亚氨基膦 1 与 CS2 的氮杂-维蒂希反应中获得的,具有容易获得的手性 (S)- 或 (R )-氨基酸甲酯盐酸盐。2-Methylthio-4H-imidazolin-4-ones 4 是通过化合物 3 在 K2CO3 存在下的 S-烷基化得到的,导致对映体纯产物的部分外消旋化。这些化合物通过 MS、IR、1H NMR、13C NMR 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鉴定。对映异构体 3c 和 3d 的结构也通过 X 射线衍射分析得到证实。初步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4对稗草和油菜的根和茎具有生长抑制作用,对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玉米赤霉、Dothiorella gregaria 和棉炭疽菌。补充材料可用于本文。转至出版商在线版的磷、硫和硅及相关元素,查看免费的补充文件。
    DOI:
    10.1080/104265009027173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1-Thio-Substituted Isoquinoline Derivatives by Tandem Cyclization of Isothiocyanates
    作者:Li-Rong Wen、Qian Dou、Yuan-Chao Wang、Jin-Wei Zhang、Wei-Si Guo、Ming Li
    DOI:10.1021/acs.joc.6b02605
    日期:2017.2.3
    A copper-catalyzed tandem arylation–cyclization process to access 1-(arylthio)isoquinolines from isothiocyanates and diaryliodonium salts is described. It is the first general method to construct the potentially useful 1-(arylthio)isoquinoline derivatives. Moreover, 1-(methylthio)isoquinoline derivatives were also achieved successfully with MeOTf instead of diaryliodonium salts under metal-free conditions
    描述了一种催化的串联芳基化-环化过程,以从异硫氰酸盐和二芳基鎓盐中获得1-(芳基)异喹啉。构造潜在有用的1-(芳基)异喹啉生物是第一种通用方法。此外,在无属条件下,用MeOTf代替二芳基鎓盐也成功获得了1-(甲基)异喹啉生物。机理研究表明,这两个过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该方法已成功地应用于喹唑啉生物碱芸苔芸香碱的合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