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3-(1H-indole-2-carboxamido)propanoate | 1146622-7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3-(1H-indole-2-carboxamido)propan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3-(1H-indole-2-carbonylamino)propanoate
methyl 3-(1H-indole-2-carboxamido)propanoate化学式
CAS
1146622-75-4
化学式
C13H14N2O3
mdl
MFCD13197161
分子量
246.266
InChiKey
DMHPZTFWZVDUJ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3
  • 拓扑面积:
    71.2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3-(1H-indole-2-carboxamido)propanoate甲烷磺酸乙醇四磷十氧化物四氯化钛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1.0h, 生成 (Z)-5-(5-chloro-2-oxoindolin-3-ylidene)-3,4,5,10-tetrahydroazepino[3,4-b]indol-1(2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吲哚/吡咯并氮杂酮-羟吲哚的合成作为潜在的细胞毒性、DNA 插入和 Topo I 抑制剂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 17 种吲哚/吡咯并氮杂酮-羟吲哚偶联物,并评估了它们对一组选定的人类癌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包括 A549(肺癌)、HCT116(结肠癌)、MCF7(乳腺癌)和 SK-MEL -28(黑色素瘤)。在合成的分子(14a - m和15a - d)中,化合物14d对 A549、HCT116 和 SK-MEL-28 细胞表现出显着的活性,IC 50值 < 4 μM,具有最佳的细胞毒性和对肺癌的 13 倍选择性细胞(IC 50值为 2.33 μM)高于正常大鼠肾细胞(NRK)。此外,14d介导的细胞凋亡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影响癌细胞的细胞和核形态。伤口愈合和克隆形成测定推断细胞生长和迁移的抑制。化合物14d的靶向研究证实了其 DNA 嵌入能力和 Topo I 抑制活性,这已通过分子建模研究得到加强。最后,通过进行计算机ADME/T 预测研究来确定有效化合物的药物相似性。
    DOI:
    10.1016/j.bioorg.2022.105706
  • 作为产物:
    描述:
    吲哚-2-羧酸3-氨基丙酸甲酯盐酸盐4-二甲氨基吡啶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90%的产率得到methyl 3-(1H-indole-2-carboxamido)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吲哚/吡咯并氮杂酮-羟吲哚的合成作为潜在的细胞毒性、DNA 插入和 Topo I 抑制剂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 17 种吲哚/吡咯并氮杂酮-羟吲哚偶联物,并评估了它们对一组选定的人类癌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包括 A549(肺癌)、HCT116(结肠癌)、MCF7(乳腺癌)和 SK-MEL -28(黑色素瘤)。在合成的分子(14a - m和15a - d)中,化合物14d对 A549、HCT116 和 SK-MEL-28 细胞表现出显着的活性,IC 50值 < 4 μM,具有最佳的细胞毒性和对肺癌的 13 倍选择性细胞(IC 50值为 2.33 μM)高于正常大鼠肾细胞(NRK)。此外,14d介导的细胞凋亡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影响癌细胞的细胞和核形态。伤口愈合和克隆形成测定推断细胞生长和迁移的抑制。化合物14d的靶向研究证实了其 DNA 嵌入能力和 Topo I 抑制活性,这已通过分子建模研究得到加强。最后,通过进行计算机ADME/T 预测研究来确定有效化合物的药物相似性。
    DOI:
    10.1016/j.bioorg.2022.1057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i><sup>G</sup>-Acylated Imidazolylpropylguanidines as Potent Histamine H<sub>4</sub> Receptor Agonists: Selectivity by Variation of the <i>N</i><sup>G</sup>-Substituent
    作者:Patrick Igel、Erich Schneider、David Schnell、Sigurd Elz、Roland Seifert、Armin Buschauer
    DOI:10.1021/jm9000693
    日期:2009.4.23
    3-(1H-Imidazol-4-yl)propylguanidine (SK&F 91486, 4) was identified as a potent partial agonist at the human histamine H-3 receptor (hH(3)R) and human histamine H-4 receptor (hH(4)R). With the aim to increase selectivity for the hH4R, the guanidine group in 4 was acylated. N-1-Acetyl-N-2-[3-(1H-imidazol-4-yl)propyl]guanidine (UR-PI288, 13) was a potent full agonist at the hH(4)R (pEC(50) = 8.31; alpha = 1.00), possessing more than 1000- and 100-fold selectivity relative to the hH(1)R and hH(2)R, respectively, and possessing only low intrinsic activity (alpha = 0.27) at the hH(3)R.
  • Synthesis of indolo/pyrroloazepinone-oxindoles as potential cytotoxic, DNA-intercalating and Topo I inhibitors
    作者:Manasa Kadagathur、Arbaz Sujat Shaikh、Biswajit Panda、Joel George、Regur Phanindranath、Dilep Kumar Sigalapalli、Nagesh A. Bhale、Chandraiah Godugu、Narayana Nagesh、Nagula Shankaraiah、Neelima D. Tangellamudi
    DOI:10.1016/j.bioorg.2022.105706
    日期:2022.5
    conjugates was synthesiz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against a panel of selected human cancer cell lines including A549 (lung cancer), HCT116 (colon cancer), MCF7 (breast cancer), and SK-MEL-28 (melanoma). Among the synthesized molecules (14a-m and 15a-d), compound 14d displayed remarkable activity against A549, HCT116 and SK-MEL-28 cells with IC50 values < 4 μM with the best
    合成了一系列 17 种吲哚/吡咯并氮杂酮-羟吲哚偶联物,并评估了它们对一组选定的人类癌细胞系的抗增殖活性,包括 A549(肺癌)、HCT116(结肠癌)、MCF7(乳腺癌)和 SK-MEL -28(黑色素瘤)。在合成的分子(14a - m和15a - d)中,化合物14d对 A549、HCT116 和 SK-MEL-28 细胞表现出显着的活性,IC 50值 < 4 μM,具有最佳的细胞毒性和对肺癌的 13 倍选择性细胞(IC 50值为 2.33 μM)高于正常大鼠肾细胞(NRK)。此外,14d介导的细胞凋亡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影响癌细胞的细胞和核形态。伤口愈合和克隆形成测定推断细胞生长和迁移的抑制。化合物14d的靶向研究证实了其 DNA 嵌入能力和 Topo I 抑制活性,这已通过分子建模研究得到加强。最后,通过进行计算机ADME/T 预测研究来确定有效化合物的药物相似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卡洛芬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3Z)-3-(1H-咪唑-5-基亚甲基)-5-甲氧基-1H-吲哚-2-酮 (3Z)-3-[[[4-(二甲基氨基)苯基]亚甲基]-1H-吲哚-2-酮 (3R)-(-)-3-(1-甲基吲哚-3-基)丁酸甲酯 (3-氯-4,5-二氢-1,2-恶唑-5-基)(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 齐多美辛 鸭脚树叶碱 鸭脚木碱,鸡骨常山碱 鲜麦得新糖 高氯酸1,1’-二(十六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碳菁 马鲁司特 马来酸阿洛司琼 马来酸替加色罗 顺式-ent-他达拉非 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 顺式-(+-)-3,4-二氢-8-氯-4'-甲基-4-(甲基氨基)-螺(苯并(cd)吲哚-5(1H),2'(5'H)-呋喃)-5'-酮 靛红联二甲酚 靛红磺酸钠 靛红磺酸 靛红乙烯硫代缩酮 靛红-7-甲酸甲酯 靛红-5-磺酸钠 靛红-5-磺酸 靛红-5-硫酸钠盐二水 靛红-5-甲酸甲酯 靛红 靛玉红3'-单肟5-磺酸 靛玉红-3'-单肟 靛玉红 青色素3联己酸染料,钾盐 雷马曲班 雷莫司琼杂质13 雷莫司琼杂质12 雷莫司琼杂质 雷替尼卜定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阿霉素的代谢产物盐酸盐 阿贝卡尔 阿西美辛叔丁基酯 阿西美辛 阿莫曲普坦杂质1 阿莫曲普坦 阿莫曲坦二聚体杂质 阿莫曲坦 阿洛司琼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