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Methylphenyl)-4-methyl-1-penten-3-on | 105507-8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Methylphenyl)-4-methyl-1-penten-3-on
英文别名
4-methyl-1-(2-methylphenyl)pent-1-en-3-one
1-(2'-Methylphenyl)-4-methyl-1-penten-3-on化学式
CAS
105507-84-4
化学式
C13H16O
mdl
——
分子量
188.269
InChiKey
CWOPJUVOTUFKK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3
  • 重原子数:
    14.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17.07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Methylphenyl)-4-methyl-1-penten-3-on 在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potassium ethoxide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醇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2,4,4-trimethyl-3-<2-(2-methylphenyl)ethyl>cyclohex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2-)-(2-芳基乙基)-1,3,3-三甲基环己基阳离子的环化立体选择性合成(±)-十八碳四烯酸和(±)-十八碳四烯:相关环烷基化反应的机理和立体化学
    摘要:
    (±)-戊二酸1和(±)-veadeirol 2,两个新的cleistanthoid类二萜,已经通过立体选择性环化由环己醇26生成的碳正离子5合成。后者是由2-乙基-3-甲酰基苯甲酸(CO 2 H被掩蔽为恶唑啉环)通过与3-甲基丁烷-2-酮连续反应,Robinson环糊精和苯乙烯基环己烯酮24还原而制得。碳阳离子的环烷基化的立体化学甲,其由100%的范围内的反式至50:50的顺式-反式 由于速率确定步骤从形成σ络合物到形成π络合物以及其中的空间相互作用的速率确定步骤的转变,使未稠合的芳环通过取代而被活化时,环稠化是合理的。
    DOI:
    10.1039/p19930002223
  • 作为产物:
    描述:
    3-甲基-2-丁酮2-甲基苯甲醛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1-(2'-Methylphenyl)-4-methyl-1-penten-3-on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2-)-(2-芳基乙基)-1,3,3-三甲基环己基阳离子的环化立体选择性合成(±)-十八碳四烯酸和(±)-十八碳四烯:相关环烷基化反应的机理和立体化学
    摘要:
    (±)-戊二酸1和(±)-veadeirol 2,两个新的cleistanthoid类二萜,已经通过立体选择性环化由环己醇26生成的碳正离子5合成。后者是由2-乙基-3-甲酰基苯甲酸(CO 2 H被掩蔽为恶唑啉环)通过与3-甲基丁烷-2-酮连续反应,Robinson环糊精和苯乙烯基环己烯酮24还原而制得。碳阳离子的环烷基化的立体化学甲,其由100%的范围内的反式至50:50的顺式-反式 由于速率确定步骤从形成σ络合物到形成π络合物以及其中的空间相互作用的速率确定步骤的转变,使未稠合的芳环通过取代而被活化时,环稠化是合理的。
    DOI:
    10.1039/p1993000222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5-Aryl-3-isopropyl-6,6-dimethyl-2-cyclohexenone und 2,6-Bisaryl-3,3-dimethyl-tetrahydro-4H-pyran-4-one
    作者:Bernhard Unterhalt、Klaus Weyrich
    DOI:10.1002/ardp.19863190813
    日期:——
    Die chlorwasserstoff‐katalysierte Reaktion zwischen aromatischen Aldehyden und 3‐Methyl‐2‐butanon führt in Abhängigkeit von den Substituenten zu 4‐Aryl‐4‐chlor‐3,3‐dimethyl‐2‐butanonen 3, 1‐Aryl‐4‐methyl‐1‐penten‐3‐onen 4 und 5‐Aryl‐3‐isopropyl‐6,6‐dimethyl‐2‐cyclohexenonen 5. Es gelang zudem, die 2,6‐Bisaryl‐3,3‐dimethyl‐tetrahydro‐4H‐pyran‐4‐one 7–12 zu isolieren.
    根据取代基的不同,芳香醛和 3-甲基-2-丁酮之间的氯化氢催化反应可生成 4-芳基-4--3,3-二甲基-2-丁酮 3, 1-芳基-4-甲基-1-戊烯-3-酮 4 和 5-芳基-3-异丙基-6,6-二甲基-2-环己烯酮 5. 2,6-双芳基-3,3-二甲基-四氢-4H-吡喃 -4 - 一个 7-12。
  • Cooperation of <i>Cis</i> Vicinal Acceptors for Donor–Acceptor Cyclopropane Activation: TfOH-Promoted Ring-Opening/Aryl Shift Rearrangement to 3- and 5-Ylidenebutenolides
    作者:Jiru Shao、Qinyuan Luo、Hongyan Bi、Sunewang R. Wang
    DOI:10.1021/acs.orglett.0c03976
    日期:2021.1.1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