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
...氟菌胺在处理的大鼠体内几乎完全通过羟基化随后结合而被代谢。没有观察到性别之间的定量差异。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癌症分类:对人类致癌性的暗示性证据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未列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清单。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氟阿唑胺增加了大鼠和小鼠甲状腺滤泡细胞和肝细胞肿瘤的风险。根据癌症评估审查委员会(CARC)的说法,有致癌性的暗示性证据,但不足以评估其对人类的致癌潜力。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吸入和皮肤接触。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氟啶胺可能会导致眼睛刺激和中等程度的皮肤敏感。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AMPA(4-氯-N2-[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3-硝基-5-(三氟甲基)-1,2-苯二胺)代谢物、DAPA(3-氯-2-(2,6-二氨基-3-氯-α,α,α-三氟甲基)吡啶)以及一些相关的结合物和水解产物从标记有放射性示踪剂的氟啶胺处理的大鼠的尿、粪便和胆汁中分离、鉴定和表征。氟啶胺几乎完全通过羟基化,然后进行结合反应而代谢。没有观察到性别间的定量差异。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大鼠的新陈代谢研究中,只有33-40%的标记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氟菌胺剂量被吸收。大部分给予的剂量在粪便中回收(>89%)。未吸收的母体化合物代表了粪便中大多数被识别的放射性。通过尿液排出的量很少(<4%)。然而,总胆汁放射性代表了25-34%的给予剂量,这表明有相当大的肝肠循环。色谱图的分析表明,胆汁中存在许多代谢物。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