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2,3-dihydro-1H-inden-1-yl)-4-nitrobenza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2,3-dihydro-1H-inden-1-yl)-4-nitrobenzamide
英文别名
——
N-(2,3-dihydro-1H-inden-1-yl)-4-nitrobenza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6H14N2O3
mdl
——
分子量
282.299
InChiKey
OMZVDYGWMSAVD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9
  • 拓扑面积:
    74.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2,3-dihydro-1H-inden-1-yl)-4-nitrobenzamide 在 5%-palladium/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4-amino-N-(2,3-dihydro-1H-inden-1-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2,4-二氨基嘧啶衍生物作为有效造血祖细胞激酶 1 (HPK1) 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HPK1也称为MAP4K1,属于哺乳动物STE20样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类别。其生理功能涉及T细胞信号的下调,被视为肿瘤免疫学新的免疫检查点。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开始对热门化合物进行研究,重点关注结构优化和 SAR 探索,以确定一类新型 2,4-二氨基嘧啶 HPK1 抑制剂。值得注意的是,该化合物对 HPK1 激酶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 (IC = 0.15 nM),显着抑制下游接头蛋白 SLP76 的磷酸化 (pSLP76 IC = 27.92 nM),并有效刺激 T 细胞激活标记物 IL-2 的分泌(EC = 46.64 nM)。微粒体稳定性测定,化合物在 T = 38.2 分钟和 CL = 36.4 µL·min·mg 蛋白质的 HLM 中表现出中等稳定性。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与参考化合物相比,化合物的血浆暴露量增加(AUC = 644 ng·h·mL),半衰期延长(T = 9.98 h),血浆清除率降低(CL
    DOI:
    10.1016/j.bioorg.2024.107454
  • 作为产物:
    描述:
    茚满4-硝基-苯甲酰基叠氮化物 在 dichlororuthenium(IV) meso-tetrakis(2,6-dichlorophenyl)porphyrin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65%的产率得到N-(2,3-dihydro-1H-inden-1-yl)-4-nitro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RuIV(Por)Cl2]-催化的 C-N 键形成中的 RuV-酰基酰亚胺中间体:光谱表征、反应性和催化反应
    摘要:
    通过酰基硝烯转移的金属催化的 CN 键形成反应最近引起了很多关注,但在这些反应中直接检测所提出的酰基硝烯/酰基酰亚胺 M(NCOR)(R = 芳基或烷基)物质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在此,我们报告了由 [Ru IV (Por)Cl 2 ]/N 3 COR 催化形成 CN 键的 Ru(NCOR) 中间体,这是一种适用于从烯烃形成氮丙啶/恶唑啉、取代吲哚胺化、α -由甲硅烷基烯醇醚形成氨基酮,C(sp 3)−H 键,以及天然产物和碳水化合物衍生物的功能化(产率高达 99%)。实验研究,包括 HR-ESI-MS 和 EPR 测量,加上 DFT 计算,为 Ru(NCOR) 酰基硝烯类化合物作为 Ru V -imido 物种的配方提供了证据。
    DOI:
    10.1002/anie.20210066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ticonvulsant agents
    申请人:ELI LILLY AND COMPANY
    公开号:EP0194884B1
    公开(公告)日:1989-03-08
  • US4632939A
    申请人:——
    公开号:US4632939A
    公开(公告)日:1986-12-30
  • Ru <sup>V</sup> ‐Acylimido Intermediate in [Ru <sup>IV</sup> (Por)Cl <sub>2</sub> ]‐Catalyzed C–N Bond Formation: Spect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Reactivity, and Catalytic Reactions
    作者:Dan‐Yan Hong、Yungen Liu、Liangliang Wu、Vanessa Kar‐Yan Lo、Patrick H. Toy、Siu‐Man Law、Jie‐Sheng Huang、Chi‐Ming Che
    DOI:10.1002/anie.202100668
    日期:2021.8.16
    bond formation reactions via acylnitrene transfer have recently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but direct detection of the proposed acylnitrenoid/acylimido M(NCOR) (R=aryl or alkyl) species in these reactions poses a formidable challenge. Herein, we report on Ru(NCOR) intermediates in C−N bond formation catalyzed by [RuIV(Por)Cl2]/N3COR, a catalytic method applicable to aziridine/oxazoline formation from
    通过酰基硝烯转移的金属催化的 CN 键形成反应最近引起了很多关注,但在这些反应中直接检测所提出的酰基硝烯/酰基酰亚胺 M(NCOR)(R = 芳基或烷基)物质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在此,我们报告了由 [Ru IV (Por)Cl 2 ]/N 3 COR 催化形成 CN 键的 Ru(NCOR) 中间体,这是一种适用于从烯烃形成氮丙啶/恶唑啉、取代吲哚胺化、α -由甲硅烷基烯醇醚形成氨基酮,C(sp 3)−H 键,以及天然产物和碳水化合物衍生物的功能化(产率高达 99%)。实验研究,包括 HR-ESI-MS 和 EPR 测量,加上 DFT 计算,为 Ru(NCOR) 酰基硝烯类化合物作为 Ru V -imido 物种的配方提供了证据。
  • 10.1016/j.bioorg.2024.107454
    作者:Fu, Siyu、Wei, Jiakuan、Li, Chunting、Zhang, Na、Yue, Hao、Yang, Ao、Xu, Jichang、Dong, Kuan、Xing, Yongpeng、Tong, Minghui、Shi, Xuan、Xi, Zhiguo、Wang, Han、Hou, Yunlei、Zhao, Yanfang
    DOI:10.1016/j.bioorg.2024.107454
    日期:——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nvolves the down-regulation of T cell signals, and it is regarded as a new immune checkpoint of tumor immunology. In this study, we commenced our investigation with the hit compounds, focusing the efforts on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nd SAR exploration to identify a novel class of 2,4-diaminopyrimidine HPK1 inhibitors. Notably, compound exhibited a remarkable inhibitory effect
    HPK1也称为MAP4K1,属于哺乳动物STE20样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类别。其生理功能涉及T细胞信号的下调,被视为肿瘤免疫学新的免疫检查点。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开始对热门化合物进行研究,重点关注结构优化和 SAR 探索,以确定一类新型 2,4-二氨基嘧啶 HPK1 抑制剂。值得注意的是,该化合物对 HPK1 激酶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 (IC = 0.15 nM),显着抑制下游接头蛋白 SLP76 的磷酸化 (pSLP76 IC = 27.92 nM),并有效刺激 T 细胞激活标记物 IL-2 的分泌(EC = 46.64 nM)。微粒体稳定性测定,化合物在 T = 38.2 分钟和 CL = 36.4 µL·min·mg 蛋白质的 HLM 中表现出中等稳定性。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与参考化合物相比,化合物的血浆暴露量增加(AUC = 644 ng·h·mL),半衰期延长(T = 9.98 h),血浆清除率降低(CL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4S,5R)-3,3a,8,8a-四氢茚并[1,2-d]-1,2,3-氧杂噻唑-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3aS,8aR)-2-(吡啶-2-基)-8,8a-二氢-3aH-茚并[1,2-d]恶唑 (3aS,3''aS,8aR,8''aR)-2,2''-环戊二烯双[3a,8a-二氢-8H-茚并[1,2-d]恶唑] (1α,1'R,4β)-4-甲氧基-5''-甲基-6'-[5-(1-丙炔基-1)-3-吡啶基]双螺[环己烷-1,2'-[2H]indene 齐洛那平 鼠完 麝香 风铃醇 颜料黄138 雷美替胺杂质14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 雷沙吉兰杂质8 雷沙吉兰杂质5 雷沙吉兰杂质4 雷沙吉兰杂质3 雷沙吉兰杂质15 雷沙吉兰杂质12 雷沙吉兰杂质 雷沙吉兰 阿替美唑盐酸盐 铵2-(1,3-二氧代-2,3-二氢-1H-茚-2-基)-8-甲基-6-喹啉磺酸酯 金粉蕨辛 金粉蕨亭 重氮正癸烷 酸性黄3[CI47005] 酒石酸雷沙吉兰 还原茚三酮(二水) 还原茚三酮 过氧化,2,3-二氢-1H-茚-1-基1,1-二甲基乙基 表蕨素L 螺双茚满 螺[茚-2,4-哌啶]-1(3H)-酮盐酸盐 螺[茚-2,4'-哌啶]-1(3H)-酮 螺[茚-1,4-哌啶]-3(2H)-酮盐酸盐 螺[环丙烷-1,2'-茚满]-1'-酮 螺[二氢化茚-1,4'-哌啶] 螺[1H-茚-1,4-哌啶]-3(2H)-酮 螺[1H-茚-1,4-哌啶]-1,3-二羧酸, 2,3-二氢- 1,1-二甲基乙酯 螺[1,2-二氢茚-3,1'-环丙烷] 藏花茚 蕨素 Z 蕨素 D 蕨素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