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chloro-2-(chloromethyl)-3-nitro-1H-imdiazo[1,2-b]pyridazine | 440094-13-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chloro-2-(chloromethyl)-3-nitro-1H-imdiazo[1,2-b]pyridazine
英文别名
6-chloro-2-chloromethyl-3-nitroimidazo[1,2-b]pyridazine;6-Chloro-2-(chloromethyl)-3-nitroimidazo[1,2-b]pyridazine
6-chloro-2-(chloromethyl)-3-nitro-1H-imdiazo[1,2-b]pyridazine化学式
CAS
440094-13-3
化学式
C7H4Cl2N4O2
mdl
——
分子量
247.04
InChiKey
STLIEERELYOBS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7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6-chloro-2-(chloromethyl)-3-nitro-1H-imdiazo[1,2-b]pyridazine氯化亚砜 、 Dowex 50X8-50 resin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54.0h, 生成 6-chloro-2-(3-chloro-2-chloromethylpropenyl)-3-nitroimidazo[1,2-b]pyrid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2-取代的3-硝基咪唑并[1,2- b ]哒嗪类化合物作为潜在的生物活性剂
    摘要:
    首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杂环还原烷基化剂6-氯-2-氯甲基-3-硝基咪唑并[1,2- b ]哒嗪。已表明通过S RN 1机理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与2-硝基丙烷阴离子反应,可得到由碱促进的亚硝酸消除C-烷基化产物形成的异亚丙基衍生物的优异收率。该S RN 1反应扩展到各种亚硝酸根阴离子导致了新的一类3-硝基咪唑并[1,2- b ]哒嗪衍生物,该衍生物在2-位带有一个三取代的双键。
    DOI:
    10.1002/jhet.5570390125
  • 作为产物:
    描述:
    6-氯-2-(氯甲基)咪唑并[1,2-b]吡哒嗪硫酸硝酸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87%的产率得到6-chloro-2-(chloromethyl)-3-nitro-1H-imdiazo[1,2-b]pyrid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2-取代的3-硝基咪唑并[1,2- b ]哒嗪类化合物作为潜在的生物活性剂
    摘要:
    首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杂环还原烷基化剂6-氯-2-氯甲基-3-硝基咪唑并[1,2- b ]哒嗪。已表明通过S RN 1机理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与2-硝基丙烷阴离子反应,可得到由碱促进的亚硝酸消除C-烷基化产物形成的异亚丙基衍生物的优异收率。该S RN 1反应扩展到各种亚硝酸根阴离子导致了新的一类3-硝基咪唑并[1,2- b ]哒嗪衍生物,该衍生物在2-位带有一个三取代的双键。
    DOI:
    10.1002/jhet.55703901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pid Synthesis of New Azaheterocyclic Hydroxymalonate Derivatives Using TDAE Approach
    作者:Patrice Vanelle、Marc Montana、Maxime D. Crozet、Caroline Castera-Ducros、Thierry Terme、Patrice Vanelle
    DOI:10.3987/com-07-11264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