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甲氧基-2-苯基吡啶 | 53698-56-9

中文名称
4-甲氧基-2-苯基吡啶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methoxy-2-phenylpyridine
英文别名
4-methoxyl-2-phenylpyridine
4-甲氧基-2-苯基吡啶化学式
CAS
53698-56-9
化学式
C12H11NO
mdl
——
分子量
185.225
InChiKey
OXUCGUHGNJQWM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22.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3399090

SDS

SDS:bcaf67dbfe6f72fa871db589cc1d5f11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甲氧基-2-苯基吡啶双(乙腈)氯化钯(II)氧气丙醛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100.0 ℃ 、101.33 kPa 条件下, 以85%的产率得到2-(4-methoxypyridin-2-yl)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醛自氧化诱导钯催化的2-芳基吡啶有氧直接C(sp2)-H羟基化
    摘要:
    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使用分子氧(O 2)作为唯一氧化剂的Pd催化2-芳基吡啶的直接C–H羟基化反应。该方法的关键方面包括:(a)用无毒且廉价的醛活化分子氧;(b)原位产生的酰基过氧自由基与钯催化的有效结合;(c)方便的操作条件。基于一系列对照实验中获得的结果,涉及Pd II / Pd IV催化循环的转化。此外,该方法可容易地以良好的分离产率获得广泛范围的取代的2-(吡啶-2-基)苯酚。
    DOI:
    10.1021/acscatal.6b01539
  • 作为产物:
    描述:
    2,4-二氯吡啶四(三苯基膦)钯 、 sodium hydride 、 sod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乙醚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4-甲氧基-2-苯基吡啶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螯合辅助的 C-H 键活化,铑 (I) 催化芳烃与 CO2 的直接羧化
    摘要:
    首次通过螯合辅助的 CH 活化实现了在常压二氧化碳下 Rh 催化未活化的芳基 CH 键的直接羧化。在铑催化剂和化学计量甲基化试剂 AlMe(2)(OMe) 的存在下,各种取代和官能化的 2-芳基吡啶和 1-芳基吡唑经历了羧化反应,以良好的收率得到羧化产物。该催化剂被提议由甲基铑(I)物种作为关键中间体组成,它经过 CH 活化得到铑(III),然后还原消除甲烷得到亲核芳基铑(I)。这种方法证明了 CH 键活化策略在二氧化碳固定领域的应用前景。
    DOI:
    10.1021/ja109097z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oom-Temperature Suzuki-Miyaura Coupling of Heteroaryl Chlorides and Tosylates
    作者:Junfeng Yang、Sijia Liu、Jian-Feng Zheng、Jianrong Steve Zhou
    DOI:10.1002/ejoc.201200918
    日期:2012.11
    Suzuki–Miyaura coupling of heteroaryls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ompound libraries for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materials research. Although many catalysts have been developed, none of them have been generally applicable to the coupling reactions of heteroaryl chlorides and tosylates at room temperature. We discovered that a catalyst combination of Pd(OAc)2 and XPhos (2-dicyclohexylphosphanyl-2′
    杂芳基的 Suzuki-Miyaura 偶联是制备用于药物化学和材料研究的化合物库的重要方法。尽管已经开发了许多催化剂,但它们都没有普遍适用于杂芳基氯与甲苯磺酸酯在室温下的偶联反应。我们发现 Pd(OAc)2 和 XPhos(2-二环己基膦酰基-2',4',6'-三异丙基联苯)的催化剂组合可以有效地催化这些偶联。除了催化剂的选择,在含水醇溶剂中使用氢氧化物碱对于快速偶联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条件促进了活性催化剂(XPhos)Pd0 的快速释放,并加速了催化循环中的金属转移。大多数杂芳基氯(31 个实例)和甲苯磺酸盐(17 个实例)的主要家族在室温下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达到完全转化。该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扩大规模以进行克级合成。此外,我们检查了整个反应中偶联伙伴的相对反应性。富电子杂芳基氯化物和甲苯磺酸盐的反应速度比缺电子杂芳基化合物慢,顺序为吲哚、吡咯呋喃、噻吩>吡啶。类似地,缺电子芳基硼酸的反应
  • Iron-mediated direct arylation with arylboronic acids through an aryl radical transfer pathway
    作者:Jian Wang、Shan Wang、Gao Wang、Ji Zhang、Xiao-Qi Yu
    DOI:10.1039/c2cc35468c
    日期:——
    A novel iron-mediated direct C–H arylation of quinones and pyridine analogues with arylboronic acids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dichloromethane and water as solvents at ambient temperature. FeS is employed and serves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A detailed reaction mechanism is speculated and expounded.
    一种新型铁介导的醌和吡啶类似物与芳基硼酸直接C-H芳基化反应已开发出来,使用二氯甲烷和水作为溶剂,在常温下进行。FeS被用作高效的催化剂,详细推测并阐述了反应机理。
  •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Chemistry of Heteroaromatic N-Oxides
    作者:Liming Zhang、Youliang Wang
    DOI:10.1055/s-0034-1379884
    日期:——
    ortho-Alkyl C–H Functionalization 4.3.3 N-Oxide Directed Remote C–H Functionalization 4.4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5 Conclusion and Outlook Selected developments in the chemistry of heteroaromatic N-oxides since 2001 are presented in this review. The use of these N-oxides, both in late-transition-metal-catalyzed oxidations of carbon–carbon triple bonds and in regioselective C–H functionalizations of the heteroarene
    摘要 这篇综述介绍了自2001年以来杂芳族N-氧化物化学的部分发展。这些N-氧化物在后期过渡金属催化的碳-碳三键的氧化中以及在杂芳烃的区域选择性CH-H官能化中的使用,都是当代关注的话题,也是讨论的重点。 1引言 2杂芳族氮氧化物的合成 2.1受阻杂芳烃的直接氧化 2.2通过杂芳环的构建 3种杂芳族N-氧化物作为氧化剂 3.1炔烃氧化 3.2丙二烯氧化 3.3碳氧化 4种杂芳族氮氧化物作为底物 4.1预先活化的脱氧邻-C–H功能化 4.2带有不稳定碳的脱氧邻-C–H官能化 4.3非脱氧CHH功能化 4.3.1邻-C–H功能化 4.3.2 N氧化物定向邻烷基C–H官能化 4.3.3 N氧化物定向远程C–H功能化 4.4 1,3-偶极环加成 5结论与展望 这篇综述介绍了自2001年以来杂芳族N-氧化物化学的部分发展。这些N-氧化物在后期过渡金属催化的碳-碳三键的氧化中以及在杂芳烃的区域选择性C
  • α-Halo carbonyls enable meta selectiv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C–H alkylations by ruthenium catalysis
    作者:Andrew J. Paterson、Callum J. Heron、Claire L. McMullin、Mary F. Mahon、Neil J. Press、Christopher G. Frost
    DOI:10.1039/c7ob01192j
    日期:——
    selective C–H alkylation of arenes is described using a wide range of α-halo carbonyls as coupling partners. Previously unreported primary alkylations with high meta selectivity have been enabled by this methodology whereas using straight chain alkyl halides affords ortho substituted products. Mechanistic analysis reveals an activation pathway whereby cyclometalation with a ruthenium(II) complex activates
    描述了使用多种α-卤代羰基作为偶联伙伴的芳烃催化间选择性CH烷基化反应。通过该方法可以实现以前未报道的具有高间位选择性的伯烷基化反应,而使用直链烷基卤化物则可以得到邻位取代的产物。机理分析揭示了一种活化途径,其中用钌(II)配合物进行环金属化会活化底物分子,并负责观察到的间位选择性。偶联配偶体的独特的第二次活化使两个组分之间发生位点选择性反应。
  • Manganese-Catalyzed Direct Nucleophilic C(sp<sup>2</sup>)H Addition to Aldehydes and Nitriles
    作者:Bingwei Zhou、Yuanyuan Hu、Congyang Wang
    DOI:10.1002/anie.201506187
    日期:2015.11.9
    Herein, a manganese‐catalyzed nucleophilic addition of inert C(sp2)H bonds to aldehydes and nitriles is disclosed by virtue of a dual activation strategy. The reactions feature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excellent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ity, and a wide substrate scope, which includes both aromatic and olefinic CH bonds, as well as a large variety of aldehydes and nitriles. Moreover, mechanistic studies
    本文通过双重活化策略公开了锰催化的惰性C(sp 2)H键与醛和腈的亲核加成反应。该反应具有温和的反应条件,出色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以及广泛的底物范围,其中包括芳族和烯烃的CH键以及各种醛和腈。此外,机理研究揭示了可能的催化循环。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