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2,7,7-trimethyl-5-oxo-4-pentyl-1,4,5,6,7,8-hexahydroquinoline-3-carboxylate | 1231892-09-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2,7,7-trimethyl-5-oxo-4-pentyl-1,4,5,6,7,8-hexahydroquinoline-3-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
ethyl-2,7,7-trimethyl-5-oxo-4-pentyl-1,4,5,6,7,8-hexahydroquinoline-3-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231892-09-3
化学式
C20H31NO3
mdl
——
分子量
333.471
InChiKey
XBYJMBOFPVRIK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47-148 °C
  • 沸点:
    447.2±45.0 °C(predicted)
  • 密度:
    1.05±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7
  • 重原子数:
    24.0
  • 可旋转键数:
    6.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
  • 拓扑面积:
    55.4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2,7,7-trimethyl-5-oxo-4-pentyl-1,4,5,6,7,8-hexahydroquinoline-3-carboxylate 在 air 、 pyrene and triazine-based porous organic polymer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77 %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Development of Porous Organic Polymers as Metal‐Free Photocatalysts for the Aromatization of N‐Heterocycles
    摘要:
    摘要 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尤其是共价三嗪框架(CTFs),正被开发为下一代无金属异相光催化剂。然而,目前获得这些光活性持久性有机聚合物的许多合成路线都需要昂贵的单体并依赖贵金属催化剂,因此阻碍了它们的广泛应用。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路易斯酸催化聚合反应,从简单的非官能化芳香族结构单元合成了一系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所获得的材料首次被用作 N-杂环芳香化的异相光催化剂。使用活性最高的材料 CTF-Pyr(由具有光活性的芘和三嗪分子组成),可以获得多种吡啶、二氢喹啉-5-酮、四氢吖啶-1,8-二酮和吡唑,收率极高(70-99%)。此外,这些反应都是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利用空气在室温下进行的,突出了这些材料作为绿色转化催化剂的潜力。
    DOI:
    10.1002/cctc.202301205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酰乙酸乙酯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正己醛 在 ammonium acet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0.25h, 以91%的产率得到ethyl-2,7,7-trimethyl-5-oxo-4-pentyl-1,4,5,6,7,8-hexahydroquinoline-3-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二氧化锡纳米颗粒催化的四组分 Hantzsch 缩合合成聚氢喹啉衍生物
    摘要:
    二氧化锡 (SnO2) 纳米粒子有效地催化各种醛、二甲酮、乙酰乙酸乙酯和乙酸铵的不对称四组分 Hantzsch 缩合反应,以优异的产率形成聚氢喹啉衍生物。与合成这些化合物的传统方法相比,这种新方法具有多种优势,包括安全、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收率高和易于处理。
    DOI:
    10.1016/s1872-2067(11)60518-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ne-pot synthesis of Hantzsch dihydropyridines using a highly efficient and stable PdRuNi@GO catalyst
    作者:Tuna Demirci、Betül Çelik、Yunus Yıldız、Sinan Eriş、Mustafa Arslan、Fatih Sen、Benan Kilbas
    DOI:10.1039/c6ra13142e
    日期:——
    Addressed herein, highly monodisperse PdRuNi nanoparticles furnished with graphene oxide (PdRuNi@GO NPs) have been prepared as novel, stable, highly efficient and exceptional reusable heterogeneous catalyst for 1,4-Dihydropyridine synthesis via multicomponent...
    本文解决了配备氧化石墨烯(PdRuNi @ GO NPs)的高度单分散的PdRuNi纳米颗粒,它是新颖,稳定,高效且优异的可重复使用的多相催化剂,用于通过多组分合成1,4-二氢吡啶
  • New 1,4-Dihydropyridines. Optimization of the Synthesis and In Silico Analysis of Biological Activity
    作者:I. V. Mineyeva、Ya. V. Faletrov、V. A. Starovoitova、V. M. Shkumatov
    DOI:10.1134/s1070428022030034
    日期:2022.3
    Abstract An efficient procedure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1,4-dihydropyridines containing aliphatic and 2-(1-hydroxycyclopropyl)methyl substituents via multicomponent Hantzsch reaction using europium(III) chloride hexahydrate as catalyst.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potential biological activity by simulation of phospholipid bilayer permeability and molecular docking
    摘要 已经开发了一种有效的方法,用于使用六 (III) 作为催化剂,通过多组分 Hantzsch 反应合成含有脂肪族和 2-(1-羟基环丙基)甲基取代基的 1,4-二氢吡啶。通过模拟磷脂双层通透性和对人蛋白激酶和细胞色素 P450 的分子对接来评估合成的化合物的潜在生物活性。合成化合物对解脂耶氏酵母和酿酒酵母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没有急性毒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