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fluoro-1-phenyl-2-(pyridin-2-ylsulfonyl)ethan-1-one | 1426892-18-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fluoro-1-phenyl-2-(pyridin-2-ylsulfonyl)ethan-1-one
英文别名
——
2-fluoro-1-phenyl-2-(pyridin-2-ylsulfonyl)ethan-1-one化学式
CAS
1426892-18-3
化学式
C13H10FNO3S
mdl
——
分子量
279.292
InChiKey
RKGARWZZOFCKQ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3
  • 重原子数:
    19.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64.1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fluoro-1-phenyl-2-(pyridin-2-ylsulfonyl)ethan-1-one甲基溴化镁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sodium sulfate 作用下, 以 甲苯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5.0h, 生成 (Z)-2-(1-fluoro-2-(2-fluorophenyl)vinyl)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格氏试剂促进的脱磺酰基/分子内偶联反应合成2-(1-氟丙烯酰基)吡啶
    摘要:
    实现了涉及格氏试剂促进的脱硫反应/分子内偶联的易于获得的α-氟代-α,β-不饱和-(2-吡啶基)砜的新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系列良好的多取代2-(1-氟乙烯基)吡啶产量。在没有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情况下,吡啶和Mg(II)之间的固有配位以及底物的“负氟效应”对平稳转化起着关键作用。
    DOI:
    10.1021/acs.orglett.0c03521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格氏试剂促进的脱磺酰基/分子内偶联反应合成2-(1-氟丙烯酰基)吡啶
    摘要:
    实现了涉及格氏试剂促进的脱硫反应/分子内偶联的易于获得的α-氟代-α,β-不饱和-(2-吡啶基)砜的新方法,该方法提供了一系列良好的多取代2-(1-氟乙烯基)吡啶产量。在没有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情况下,吡啶和Mg(II)之间的固有配位以及底物的“负氟效应”对平稳转化起着关键作用。
    DOI:
    10.1021/acs.orglett.0c035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pper-Catalyzed Debenzoylative Monofluoromethylation of Aryl Iodides Assisted by the Removable (2-Pyridyl)sulfonyl Group
    作者:Yanchuan Zhao、Chuanfa Ni、Fanzhou Jiang、Bing Gao、Xiao Shen、Jinbo Hu
    DOI:10.1021/cs4000574
    日期:2013.4.5
    A new method for aromatic monofluoromethylation was developed. Aryl iodides can be efficiently transformed into the corresponding monofluoromethylated products by a copper-catalyzed debenzoylative fluoroalkylation with 2-PySO2CHFCOR and subsequent reductive desulfonylation. The (2-pyridyl)sulfonyl moie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pper-catalyzed cross-coupling, and it can be removed easily through Bu3SnH-mediated desulfonylatio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