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erylene-1,12-diol | 99100-6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erylene-1,12-diol
英文别名
1,12-Dihydroxy-perylen;Perylen-1,12-diol;1,12-Perylenediol
perylene-1,12-diol化学式
CAS
99100-67-1
化学式
C20H12O2
mdl
——
分子量
284.314
InChiKey
GUJRGYNURHRTO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89.1±23.0 °C(Predicted)
  • 密度:
    1.47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0.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Zinke; v. Schieszl; Hanus, Monatshefte fur Chemie, 1936, vol. 67, p. 196,200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S-1,1'-联-2-萘酚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作用下, 生成 perylene-1,12-diol
    参考文献:
    名称:
    芳烃阳离子还是自由基阳离子?路易斯酸介导的2-取代联萘环化脱氢反应的研究
    摘要:
    苝及其衍生物是分子设计领域中一些最有趣的发色团。其合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由路易斯酸介导的联萘的环化脱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研究了 2-取代联萘的环化脱氢反应以得到bay-取代的苝。通过使用 AlCl 3作为路易斯酸和高温(Scholl 反应),两种含有 NH 2和 N(CH 3 ) 2的新产品合成了苝环2位的基团。在这些条件下,我们还能够在一步中进行两次环化脱氢反应后,以 38% 的收率从对苯二甲酸中获得三萘嵌苯。使用 FeCl 3促进自由基阳离子(氧化芳族偶联机制的必要中间体)形成的尝试或像 2,3-dichloro-5,6-dicyano-1,4-benzoquinone (DDQ) 这样的强氧化剂不会产生预期的产物。DFT 计算表明,氧化芳族偶联反应的缺乏是由供体/受体对的氧化电位之间的差异引起的。在 Scholl 反应的情况下,参与形成 σ-配合物的区域化学以及 C-C 偶联反应的
    DOI:
    10.1039/d0ra04213g
  • 作为试剂:
    描述:
    吡啶-2-甲醛 、 4-氯苯基溴化镁 在 titanium(IV) tetraethanolateperylene-1,12-diol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83 %的产率得到(S)-(4-氯苯基)吡啶-2-甲醇
    参考文献:
    名称:
    CN117164419
    摘要:
    公开号: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Zinke; Dengg, Monatshefte fur Chemie, 1922, vol. 43, p. 128
    作者:Zinke、Dengg
    DOI:——
    日期:——
  • Zinke; Penecke; Hanus, Chemische Berichte, 1936, vol. 69, p. 624,627
    作者:Zinke、Penecke、Hanus
    DOI:——
    日期:——
  • Weitzenboeck; Seer, Chemische Berichte, 1913, vol. 46, p. 1997
    作者:Weitzenboeck、Seer
    DOI:——
    日期:——
  • DE394437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 Marschalk,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28, vol. <4> 43, p. 1394
    作者:Marschalk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