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ambridge id 6176415 | 101104-56-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ambridge id 6176415
英文别名
3-phenyl-N,N-bis(prop-2-enyl)propanamide
Cambridge id 6176415化学式
CAS
101104-56-7
化学式
C15H19NO
mdl
——
分子量
229.322
InChiKey
BVOOSYBJNDMCR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在环境条件下与叔酰胺复分解兼容的催化转酰胺反应
    摘要:
    甲酰胺的碳氮键在大多数条件下都非常稳定。本研究表明,简单的锆和铪酰胺配合物是仲胺和叔酰胺之间平衡控制的转酰胺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在许多情况下,转酰胺作用在室温下进行得很快。我们发现这些新催化剂的活性足以促进叔酰胺的复分解,这是由连续的转酰胺循环产生的。我们观察到的催化活性是前所未有的,代表了朝着用羧酰胺进行平衡控制反应的长期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DOI:
    10.1021/ja8094262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烯丙基胺3-苯基丙酸4-二甲氨基吡啶三乙胺三氯氧磷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2%的产率得到Cambridge id 6176415
    参考文献:
    名称:
    氯氧化磷是在温和条件下合成酯,酰胺和肽的有效偶联剂†
    摘要:
    描述了一种温和的方法,可通过POCl 3和地图。长链醇可以良好的产率转化为相应的酯。31 P NMR光谱用于直接检测正在进行的反应中的含磷中间体,并基于这些结果提出了可能的机理。
    DOI:
    10.1039/c3ra42887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ptisch aktive alpha-Aminoaldehyde,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stereoselektiven Herstellung optisch aktiver beta-Aminoalkohole
    申请人:BAYER AG
    公开号:EP0288764A1
    公开(公告)日:1988-11-02
    Die Erfindung betrifft neue optisch aktive α-Aminoalde­hyde der Formeln in denen R₁ für einen gegebenenfalls substituierten Al­kyl-, Alkenyl-, Aralkyl- oder Arylrest steht und R₂ und R₃ unabhängig voneinander eine gegebenen­falls substituierte Alkyl-, Alkenyl-, Cyclo­alkyl- oder Aralkyl-Gruppe bedeuten, zusammen einen gegebenenfalls substituierten Phenylen-­(1,2)-bis-methylen-Rest bilden oder R₂ ein gegebenenfalls substituierter Alkyl-, Cyclo­alkyl- oder Aralkylrest ist und R₃ zusammen mit R₁ einen Propylen-1,3-Rest bildet, ei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stereoselektiven Herstellung von optisch aktiven β-­Aminoalkoholen.
    本发明涉及新的光学活性α-氨基醛,其式如下 其中 R₁ 代表任选取代的烷基、烯基、芳基或芳基,以及 R₂和 R₃ 相互独立地代表任选取代的烷基、烯基、环烷基或芳烷基,共同形成任选取代的亚苯基-(1,2)-双亚甲基基,或 R₂ 是任选取代的烷基、环烷基或芳烷基,R₃ 与 R₁ 共同形成亚丙烯-1,3 基、 它们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立体选择性制备光学活性 β-氨基醇中的用途。
  • Catalytic Transamidation Reactions Compatible with Tertiary Amide Metathesis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作者:Nickeisha A. Stephenson、Jiang Zhu、Samuel H. Gellman、Shannon S. Stahl
    DOI:10.1021/ja8094262
    日期:2009.7.29
    present study reveals that simple zirconium- and hafnium-amido complexes are highly efficient catalysts for equilibrium-controlled transamidation reactions between secondary amines and tertiary amides. In a number of cases, transamidation proceeds rapidly at room temperature. We find that these new catalysts are sufficiently active to promote the metathesis of tertiary amides, which arises from successive
    甲酰胺的碳氮键在大多数条件下都非常稳定。本研究表明,简单的锆和铪酰胺配合物是仲胺和叔酰胺之间平衡控制的转酰胺反应的高效催化剂。在许多情况下,转酰胺作用在室温下进行得很快。我们发现这些新催化剂的活性足以促进叔酰胺的复分解,这是由连续的转酰胺循环产生的。我们观察到的催化活性是前所未有的,代表了朝着用羧酰胺进行平衡控制反应的长期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
  • Phosphorus oxychloride as an efficient coupling reagent for the synthesis of esters, amides and peptides under mild conditions
    作者:Hu Chen、Xunfu Xu、Liu Leo Liu、Guo Tang、Yufen Zhao
    DOI:10.1039/c3ra42887g
    日期:——
    A mild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the conversion of carboxylic acids into esters, amides, as well as peptides without racemization through carboxyl activation by the reagent combination of POCl3 and DMAP. Long chain alcohols could be conver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ester in good yields. 31P NMR spectrum was used to detect phosphorus-containing intermediates in ongoing reactions directly, and a possible
    描述了一种温和的方法,可通过POCl 3和地图。长链醇可以良好的产率转化为相应的酯。31 P NMR光谱用于直接检测正在进行的反应中的含磷中间体,并基于这些结果提出了可能的机理。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