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7-三氯-1-庚烯 | 3993-94-0

中文名称
1,1,7-三氯-1-庚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7-trichloro-1-heptene
英文别名
1,1,7-Trichlor-hept-1-en;1,1,7-trichlorohept-1-ene
1,1,7-三氯-1-庚烯化学式
CAS
3993-94-0
化学式
C7H11Cl3
mdl
——
分子量
201.523
InChiKey
PSSICVWETCAXG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98-101 °C(Press: 8 Torr)
  • 密度:
    1.1900 g/cm3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SDS

SDS:eb212650d64c850ee2da42fae5163395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7-三氯-1-庚烯 作用下, 以 硫酸 为溶剂, 生成 α,ω-dichlorooenanth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α-chlorocarboxylic acids by chlorinat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the CCl2CH group in acid medium
    摘要:
    DOI:
    10.1016/s0040-4020(01)99005-2
  • 作为产物:
    描述:
    1,1,1,7-四氯庚烷溶剂黄146 、 zinc(II) chloride 作用下, 生成 1,1,7-三氯-1-庚烯
    参考文献:
    名称:
    Polyhalogenated olefins
    摘要:
    多氯烯和在某些情况下氯乙炔是通过从至少有5个碳原子的化合物中去除氯化氢来制备的,其化学式为<;FORM:0581901/IV/1>;其中X为H或卤素,R为二价碳氢基团,R1为H或一价碳氢基团,通过与碱性试剂处理,通过在水或硫酸或脱氯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施加热量。 反应可以在大约200-450°C的蒸汽相中进行,最好在250-350°C,并通常在大气或稍微增加的压力下进行。 最好存在稀释剂,特别是水,通常在1:1至20:1的分子比与三氯甲基化合物之间,该化合物最好含有5-15个碳原子。 偏钨酸盐是首选催化剂,其中一个基团含有周期表5或6A族元素,例如偏钨酸盐、硅偏钨酸盐、磷钼酸盐、硼磷酸盐和硅钒酸盐,单独或与木炭、二氧化硅、氧化铝等混合使用。 其他催化剂是2、3和8族金属的氯化物,例如镁、锌、钡、铝和铁。 空速通常为每小时1-5毫升液体进料与每毫升催化剂。 液相反应最好在100-200°C下进行,使用弗里德尔克拉夫特催化剂,例如锌、铝、FeIII、SnIV和TiIV的氯化物,以及与催化剂反应产生氯化氢的羟基促进剂,例如水和脂肪酸。 也可以使用碱性物质,例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碳酸盐,三级胺,例如吡啶、喹啉和三乙胺,以及脂肪酰胺,例如甲酰胺和乙酰胺,单独或在适当的溶剂中使用。 但是,这些物质可能从含有-CH2-CCl3基团的化合物中去除多于一个氯化氢分子以形成氯乙炔。 包含醇溶液的化合物Cl-R-CH2-CCl3可能产生氯烯或-乙炔的醇解产物。 脱氯反应也可以通过在200°C下加热压力来实现,使用水或稀硫酸。 初始的三氯甲基化合物可以按照规范581,899中描述的方法制备,通过单烯与四氯化碳、氯仿或三氯溴(碘或氟)甲烷的反应。 因此,乙烯与四氯化碳或氯仿反应产生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l(CH2CH2)nCCl3或H(CH2CH2)n CCl3,其中n是大于1的整数。 脱氯反应产生化合物Cl(CH2 CH2)n1CH2CH=CCl2或H(CH2CH2)n-1CH2 CH=CCl2。 指定的初始材料包括戊烷、壬烷、2,4-二甲基戊烷、十三烷、3,3,5,5-四甲基戊烷、5-溴戊烷、7-碘庚烷和5-氟戊烷的1,1,1-三氯衍生物,以及1,1,1,15-四氯十五烷。 碳氢基团R和R1也可以是芳香族或芳基。 反应器可以是玻璃、不锈钢或镍-铁-钼合金。 生成的氯烯类化合物与氧化抑制剂(例如羟基喹啉、间羟基苯酚或脂肪三级胺)接触存储,或在无氧气氛中存储。 它们用作涂料配方、清洁液和金属脱脂剂中的溶剂。 它们可以按照规范591,900中描述的方法水解为羧酸。 在示例中:(1)加热至300-310°C的垂直管的下部填充有硅胶上的偏钨酸,上部作为蒸发器,含有小玻璃管。 1,1,1,5-四氯戊烷和水从顶部加入,底部离开的产物用四氯化碳提取并处理得到1,1,5-三氯戊烯-1;(2)在255°C下使用颗粒状硼磷酸盐类似地使用或氧化铝上的氯化锌,后者还产生似乎是二脱氯产物;(3)1,1,1,5-四氯戊烷、氯化锌和乙酸在110-120°C下加热得到1,1,5-三氯戊烯-1;(4)1,1,1,7-四氯庚烷、氯化锌和乙酸在140-160°C下加热得到1,1,7-三氯庚烯-1。 同样,1,1,1,9-四氯辛烷产生1,1,9-三氯辛烯-1;(5)1,1,1,1-三氯辛烷与甲酰胺回流反应得到1,1-二氯辛烯-1;(6)1,1,1,5-四氯戊烷加入酒精钾回流时,产物为氯烯和氯乙炔的醇解产物,化学式为C2H5O(CH2)3 C­CCl和C2H5O(CH2)3CH=CCl2。
    公开号:
    US02410541A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n the corrosion of the 3003 aluminium alloy in the presence of sodium chloride
    作者:L. Bazzi、R. Salghi、A. Bouchtart、Z. El Alami、S. Kertit
    DOI:10.1051/metal:2002192
    日期:2002.2
    This study concerns the inhibition of the corrosion of the aluminium alloy 3003 in a solution of 3% NaCl by Li+, Mg2+, MoO42-, NO2- and CrO42- ions. The methods used ar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olarization curves and the metallographic examination of the surface condi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show that the tested ions inhibit the corrosion process.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hese ions shows that the Mg2+ ions are the most efficient one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25 to 65°C. The inhibition efficiency increases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se ions and reaches a maximum value of 86% for 5 × 10-2 alloy. As a consequence, the gap between pitting and corrosion potentials becomes larger. At 75°C, Mg2+ ions tend to stimulate corrosion of alloy 3003 in the chloride solution considered.
    本研究涉及Li+、Mg2+、MoO4对3003铝合金在3% NaCl溶液中的腐蚀抑制作用2-、NO2- 和 CrO42- 离子。使用的方法是极化曲线的测定和表面状况的金相检查。结果表明,测试的离子对腐蚀过程有抑制作用。对这些离子效果的比较研究表明,在25至65°的温度范围内,Mg2+离子是最有效的离子C.抑制效率随着这些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于 5 × 10-2 合金达到最大值 86%。结果,点蚀电位和腐蚀电位之间的差距变得更大。在 75°C 时,Mg2+ 离子往往会刺激所考虑的氯化物溶液中 3003 合金的腐蚀。
  • Nesmejanow; Sacharkin, Izvestiya Akademii Nauk SSSR, Seriya Khimicheskaya, 1953, p. 988,989;engl.Ausg.S.879
    作者:Nesmejanow、Sacharkin
    DOI:——
    日期:——
  • Zakharkin, L. I.; Anikina, E. V.,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86, vol. 22, # 12, p. 2217 - 2221
    作者:Zakharkin, L. I.、Anikina, E. V.
    DOI:——
    日期:——
  • Zakharkin, L. I.; Zhigareva, G. G.,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81, vol. 17, p. 1831 - 1833
    作者:Zakharkin, L. I.、Zhigareva, G. G.
    DOI:——
    日期:——
  • Sacharkin, Izvestiya Akademii Nauk SSSR, Seriya Khimicheskaya, 1955, p. 1009,1013
    作者:Sacharki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