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2-phenylimidazol-1-yl)butanoic acid | 198549-10-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2-phenylimidazol-1-yl)butanoic acid
英文别名
4-(2-phenyl-1H-imidazol-1-yl)butanoic acid
4-(2-phenylimidazol-1-yl)butanoic acid化学式
CAS
198549-10-9
化学式
C13H14N2O2
mdl
——
分子量
230.266
InChiKey
QUDVHXPOVLZDQ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3
  • 拓扑面积:
    55.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2-phenylimidazol-1-yl)butanoic acid氯化亚砜 、 ammonium acetate 、 作用下, 以 二苯醚乙醇邻二氯苯 为溶剂, 反应 8.6h, 生成 6-(4-methoxyphenyl)-1,2,3,4-tetrahydro-1,5-naphth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咪唑与1,2,4-三嗪的分子内电子逆需求Diels-Alder反应:通往1,2,3,4-四氢-1,5-萘啶和相关杂环的新途径
    摘要:
    咪唑和1,2,4-三嗪之间的分子内逆电子需求的Diels-Alder反应由三亚甲基系链从咪唑N1位置连接到三嗪C3,从而以极好的收率进行生产1,2,3,4-四氢-1,5-萘啶。该反应通过环加成反应进行,随后损失氮气,然后逐步损失腈。使用四亚甲基系链的类似分子内环加成反应也以可接受的收率得到了2,3,4,5-四氢-1 H-吡啶并[3,2- b ]氮杂。微波辐射也可以促进产生四氢-1,5-萘啶的反应。
    DOI:
    10.1021/jo040193z
  • 作为产物:
    描述:
    γ-丁内酯2-苯基咪唑 在 potass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95%的产率得到4-(2-phenylimidazol-1-yl)but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咪唑在反电子需量Diels-Alder反应中的亲液性; 与1,2,4-三嗪的分子内反应。
    摘要:
    咪唑和2-苯基咪唑与1,2,4-三嗪进行分子内环加成,所述1,2,4-三嗪通过三亚甲基链拴在咪唑氮和三嗪基C3位置之间,从而在失去N 2和腈后生成四氢-1,5-萘啶。©1997爱思唯尔科学有限公司。
    DOI:
    10.1016/s0040-4039(97)0180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2,3,4-Tetrahydro-1,5-naphthyridines and related heterocyclic scaffolds: exploration of suitable chemistry for library development
    作者:Grace H.C. Woo、Aaron B. Beeler、John K. Snyder
    DOI:10.1016/j.tet.2007.04.003
    日期:2007.6
    The chemistry of 1,2,3,4-tetrahydro-1,5-naphthyridines and 2,3,4,5-tetrahydro-1H-pyrido[3,2-b] azepines has been explored with the goal of discovering reactions at N1 suitable for library development. Epoxide openings, Pd-catalyzed N-arylations, DEPBT-promoted acylations, and urea formation through the reaction with isocyanates were all successful. The epoxide opening chemistry using homochiral epichlorohydrin followed by epoxide reclosure and a second nucleophilic opening l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a small 24-membered library. (C) 2007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