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methyl-4-phenyl-1,2,4-pentatrie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methyl-4-phenyl-1,2,4-pentatriene
英文别名
(3-methylpenta-1,3,4-trien-2-yl)benzene
3-methyl-4-phenyl-1,2,4-pentatrie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2H12
mdl
——
分子量
156.227
InChiKey
KLEZMNDDPCIPLZ-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乙基硅烷3-methyl-4-phenyl-1,2,4-pentatriene三苯碳四(五氟苯基)硼酸盐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59 %的产率得到3,3-diethyl-10-methyl-2,3,4,5-tetrahydro-1H-1,5-methanobenzo[d]silepine
    参考文献:
    名称:
    [3]Dendralene 基序作为通过甲硅烷基离子引发进入 Nazarov 环化的入口
    摘要:
    带有芳基和丙二烯基的孪晶烯烃含有 [3] 树烯基序。这些交叉共轭多烯中的中心烯烃双键可以与甲硅烷基离子反应,从而引发纳扎罗夫环化。在存在过量氢硅烷的情况下,从电环闭环中出现的阳离子中间体被氢化物捕获。生成的带有甲硅烷基烷基的苯并环化亚甲基环戊烯衍生物随后参与甲硅烷基离子再生,然后进行不寻常的内切选择性分子内氢化硅烷化。该级联最终导致形成含硅双环[3.2.1]辛烷骨架。
    DOI:
    10.1021/acs.orglett.2c04166
  • 作为产物:
    描述:
    alpha- 溴苯乙烯1-溴-2-丁炔indium 、 lithium iodide 、 四(三苯基膦)钯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85%的产率得到3-methyl-4-phenyl-1,2,4-pentatriene
    参考文献:
    名称:
    乙烯基二烯的原位生成及其在环己烯、环辛二烯、3,7-壬二烯酮和双环[6.4.0]十二烯衍生物与钯催化多组分反应的一锅法组装中的应用
    摘要:
    一种新型串联 Pd 催化交叉偶联和 [4 + 4] 环加成序列允许在一个反应​​容器中从 α-溴乙烯基芳烃和炔丙基溴开始快速合成八元碳环。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这个过程,四个成分组装成一个分子。与 α-溴乙烯基芳烃相比,α-溴乙烯基烷烃提供串联交叉偶联和均 [4 + 2] 环加成产物。将 α-溴苯乙烯和 2-溴-1-辛烯的等摩尔混合物加入炔丙基溴,提供串联 Pd 催化的交叉偶联和杂 [4 + 2] 环加成产物。α-溴乙烯基芳烃的等摩尔混合物暴露于allenylindium 导致串联Pd 催化的交叉偶联和杂[4 + 4] 环加成产物。从三氟甲磺酸乙烯酯与丙二烯基铟反应合成乙烯基丙二烯,然后通过 Pd 催化的一氧化碳插入反应,通过串联 Pd 催化的交叉偶联和 [4 + 4 + 1] 环化得到相应的 3,7-壬二烯酮产物。串联 Pd 催化的交叉偶联、[4 + 4] 环加成和 [4 + 2] 环加成在一次操作中提供了从
    DOI:
    10.1021/ja054144v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 Situ Generation of Vinyl Allenes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One-Pot Assembly of Cyclohexene, Cyclooctadiene, 3,7-Nonadienone, and Bicyclo[6.4.0]dodecene Derivatives with Palladium-Catalyzed Multicomponent Reactions
    作者:Phil Ho Lee、Kooyeon Lee、Youngjin Kang
    DOI:10.1021/ja054144v
    日期:2006.2.1
    reaction of vinyl triflate with allenylindium followed by Pd-catalyzed carbon monoxide insertion reaction gave the corresponding 3,7-nonadienone product via tandem Pd-catalyzed cross-coupling and [4 + 4 + 1] annulation. Tandem Pd-catalyzed cross-coupling, [4 + 4] cycloaddition, and [4 + 2] cycloaddition provided the rapid synthesis of bicyclo[6.4.0]dodecene derivatives starting from alpha-bromovinyl arenes
    一种新型串联 Pd 催化交叉偶联和 [4 + 4] 环加成序列允许在一个反应​​容器中从 α-溴乙烯基芳烃和炔丙基溴开始快速合成八元碳环。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这个过程,四个成分组装成一个分子。与 α-溴乙烯基芳烃相比,α-溴乙烯基烷烃提供串联交叉偶联和均 [4 + 2] 环加成产物。将 α-溴苯乙烯和 2-溴-1-辛烯的等摩尔混合物加入炔丙基溴,提供串联 Pd 催化的交叉偶联和杂 [4 + 2] 环加成产物。α-溴乙烯基芳烃的等摩尔混合物暴露于allenylindium 导致串联Pd 催化的交叉偶联和杂[4 + 4] 环加成产物。从三氟甲磺酸乙烯酯与丙二烯基铟反应合成乙烯基丙二烯,然后通过 Pd 催化的一氧化碳插入反应,通过串联 Pd 催化的交叉偶联和 [4 + 4 + 1] 环化得到相应的 3,7-壬二烯酮产物。串联 Pd 催化的交叉偶联、[4 + 4] 环加成和 [4 + 2] 环加成在一次操作中提供了从
  • Highly Efficient Catalytic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Allenes Using Indium
    作者:Kooyeon Lee、Dong Seomoon、Phil Ho Lee
    DOI:10.1002/1521-3773(20021018)41:20<3901::aid-anie3901>3.0.co;2-s
    日期:2002.10.18
  • The [3]Dendralene Motif as an Entry into Nazarov Cyclizations by Silylium-Ion Initiation
    作者:Supriya Rej、Hendrik F. T. Klare、Martin Oestreich
    DOI:10.1021/acs.orglett.2c04166
    日期:2023.1.20
    with a silylium ion, thereby initiating a Nazarov cyclization. The cationic intermediate emerging from the electrocyclic ring closure is captured by hydride in the presence of excess hydrosilane. The resulting benzannulated methylenecyclopentene derivatives bearing a silylalkyl group then engage in silylium-ion regeneration followed by an unusual endo-selective intramolecular hydrosilylation. This cascade
    带有芳基和丙二烯基的孪晶烯烃含有 [3] 树烯基序。这些交叉共轭多烯中的中心烯烃双键可以与甲硅烷基离子反应,从而引发纳扎罗夫环化。在存在过量氢硅烷的情况下,从电环闭环中出现的阳离子中间体被氢化物捕获。生成的带有甲硅烷基烷基的苯并环化亚甲基环戊烯衍生物随后参与甲硅烷基离子再生,然后进行不寻常的内切选择性分子内氢化硅烷化。该级联最终导致形成含硅双环[3.2.1]辛烷骨架。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