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enzyloxycarbonyl)kainic acid dimethyl ester | 115890-5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enzyloxycarbonyl)kainic acid dim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1-O-benzyl 2-O-methyl (2S,3S,4S)-3-(2-methoxy-2-oxoethyl)-4-prop-1-en-2-ylpyrrolidine-1,2-dicarboxylate
1-(benzyloxycarbonyl)kainic acid dim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115890-53-4
化学式
C20H25NO6
mdl
——
分子量
375.422
InChiKey
WXDAQJSKPFPNMW-JZXOWHB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69.0±45.0 °C(Predicted)
  • 密度:
    1.17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82.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benzyloxycarbonyl)kainic acid dimethyl ester盐酸sodium hydroxide 、 Dowex50xB 作用下, 以85%的产率得到红藻氨酸
    参考文献:
    名称:
    (-)-α-Kainic酸全合成的新对映选择性方法
    摘要:
    已经使用N-Boc-焦谷氨酸乙酯2作为起始原料完成了(-)-α-Kainic酸1的全合成。异丙烯基附接物是通过消除内酰胺烯醇酸酯2和丙酮在C-4引入的在C-4处引入的二甲基甲醇而获得的。通过丙二酸二乙酯迈克尔加成反应将海藻酸结构的C-3处的乙酸基引入到2,3-二氢氢化脯氨酸8。该迈克尔加成反应在对新产生的立体异构中心进行完全立体控制的情况下进行。9中C-3处的配置反转通过双键形成,随后的氢化,中性脱羧以及C-2立体异构中心在12中的进一步差向异构化,产生了所需的天然产物。
    DOI:
    10.1016/s0040-4039(98)00166-x
  • 作为产物:
    描述:
    [(1S,4R)-4-(phenylmethoxycarbonylamino)cyclopent-2-en-1-yl] acetate 在 咪唑盐酸sodium periodate四氧化锇N-甲基吲哚酮 、 jones reagent 、 四丁基氟化铵4-甲基苯磺酸吡啶 、 sodium hydride 、 碳酸氢钠potassium carbonate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苯醚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0.75h, 生成 1-(benzyloxycarbonyl)kainic acid di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通往(-)-海藻酸的简明路线。
    摘要:
    通过同时进行Chugaev合成消除和分子内烯类反应作为关键步骤,已经设计了从对映体纯(+)-顺式4-碳四苯甲氧基氨基-2-环戊烯醇制得(-)-海藻酸的简明路线。
    DOI:
    10.1021/ol006377r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concise enantioselective route to (–)-kainic acid from (S)-2-(benzyloxymethyl)oxirane
    作者:Seiichi Takano、Yoshiharu Iwabuchi、Kunio Ogasawara
    DOI:10.1039/c39880001204
    日期:——
    A concise enantioselective route to ()-kainic acid (1) from (S)-2-(benzyloxymethyl)oxirane (2)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enantio- and diastereo-selective intramolecular 1,3-dipolar cyclization.
    通过对映体和非对映体选择性的分子内1,3-偶极环化作用,已经建立了从(S)-2-(苄氧基甲基)环氧乙烷(2)生成(-)-海藻酸(1)的简洁对映体选择性路线。
  •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kainic acid
    作者:Seiichi. Takano、Takumichi. Sugihara、Shigeki. Satoh、Kunio. Ogasawara
    DOI:10.1021/ja00227a029
    日期:1988.9
  • TAKANO, SEIICHI;SUGIHARA, TAKUMICHI;SATOH, SHIGEKI;OGASAWARA, KUNIO, J. AMER. CHEM. SOC., 110,(1988) N 19, C. 6467-6471
    作者:TAKANO, SEIICHI、SUGIHARA, TAKUMICHI、SATOH, SHIGEKI、OGASAWARA, KUNIO
    DOI:——
    日期:——
  • A Concise Route to (−)-Kainic Acid
    作者:Hiroshi Nakagawa、Tsutomu Sugahara、Kunio Ogasawara
    DOI:10.1021/ol006377r
    日期:2000.10.1
    A concise route to (-)-kainic acid from enantiopure (+)-cis-4-carbobenzoxyamino-2-cyclopentenol has been devised by employing concurrent Chugaev syn-elimination and intramolecular ene reaction as the key step.
    通过同时进行Chugaev合成消除和分子内烯类反应作为关键步骤,已经设计了从对映体纯(+)-顺式4-碳四苯甲氧基氨基-2-环戊烯醇制得(-)-海藻酸的简明路线。
  • New enantioselective approach to the total synthesis of (−)-α-Kainic Acid
    作者:Almudena Rubio、Jesús Ezquerra、Ana Escribano、Modesto Jesús Remuiñán、Juan José Vaquero
    DOI:10.1016/s0040-4039(98)00166-x
    日期:1998.4
    The total synthesis of (−)-α-Kainic Acid 1 has been accomplished using ethyl N-Boc-pyroglutamate 2 as starting material. The isopropenyl appendage was achieved from the elimination of the dimethylcarbinol introduced at C-4 via an aldol condensation of the lactam enolate of 2 and acetone. The acetate group at C-3 of the kainic acid structure was introduced via diethyl malonate Michael addition reaction
    已经使用N-Boc-焦谷氨酸乙酯2作为起始原料完成了(-)-α-Kainic酸1的全合成。异丙烯基附接物是通过消除内酰胺烯醇酸酯2和丙酮在C-4引入的在C-4处引入的二甲基甲醇而获得的。通过丙二酸二乙酯迈克尔加成反应将海藻酸结构的C-3处的乙酸基引入到2,3-二氢氢化脯氨酸8。该迈克尔加成反应在对新产生的立体异构中心进行完全立体控制的情况下进行。9中C-3处的配置反转通过双键形成,随后的氢化,中性脱羧以及C-2立体异构中心在12中的进一步差向异构化,产生了所需的天然产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