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bromo-3-methyl-1-phenyl-1H-pyrazole | 50877-4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bromo-3-methyl-1-phenyl-1H-pyrazole
英文别名
4-Bromo-3-methyl-1-phenyl-1h-pyrazole;4-bromo-3-methyl-1-phenylpyrazole
4-bromo-3-methyl-1-phenyl-1H-pyrazole化学式
CAS
50877-45-7
化学式
C10H9BrN2
mdl
——
分子量
237.099
InChiKey
WTNLZECYALMEP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4 °C
  • 沸点:
    311.3±22.0 °C(Predicted)
  • 密度:
    1.44±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17.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bromo-3-methyl-1-phenyl-1H-pyrazole1,1'-双(二苯膦基)二茂铁二氯化钯(II)二氯甲烷复合物potassium acetate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14.0h, 生成 N-(3-((7-(3-methyl-1-phenyl-1H-pyrazol-4-yl)-5-((2-(trimethylsilyl)ethoxy)methyl)-5H-pyrrolo[2,3-b]pyrazin-2-yl)oxy)phenyl)acryl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EN] HETEROARYL COMPOUNDS AND PHARMACEUTICAL APPLICATIONS THEREOF
    [FR] COMPOSÉS HÉTÉROARYLES ET LEURS APPLICATIONS PHARMACEUTIQUES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杂环芳基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几何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消旋体、N-氧化物、水合物、溶剂合物、代谢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其前药,以及含有本文所披露的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的是使用本文所披露的化合物或其药物组合物制造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或增殖性疾病的药物。
    公开号:
    WO2016000615A1
  • 作为产物:
    描述:
    3-甲基-1-苯基吡唑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作用下, 以 甲基叔丁基醚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70%的产率得到4-bromo-3-methyl-1-phenyl-1H-pyr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可预测的位点选择性功能化:在无金属条件下促进基团辅助 N-取代(杂)芳烃的对位卤化
    摘要:
    本文公开了通过 S E Ar(亲电芳族取代)型反应对N-嘧啶基(杂)芳烃进行区域选择性对-C-H 卤化。S E Ar 型反应已用于二氢吲哚的 C5-溴化(对位选择性)与N-溴代琥珀酰亚胺在无金属和无添加剂的条件下具有良好至极好的收率。所开发的方法也适用于碘化和具有挑战性的氯化。嘧啶基被确定为反应性调节剂,它也控制区域选择性。本方法也适用于苯胺、吡啶、吲哚、羟吲哚、吡唑、四氢喹啉、异喹啉和咔唑的选择性卤化。Fukui 亲核性和自然电荷图等 DFT 研究也支持观察到的p-选择性。标题化合物后官能化为相应的芳基化、烯化和二卤化产物是通过一锅两步的方式实现的。还对药物/天然分子(哈明、依托考昔、可乐定和氯唑沙宗)进行了后期 C-H 溴化,以证明所开发方案的适用性。
    DOI:
    10.1039/d1ob02000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ryl Nitriles from Alkynes Using <i>tert</i>-Butyl Nitrite: Metal-Free Approach to C≡C Bond Cleavage
    作者:Uttam Dutta、David W. Lupton、Debabrata Maiti
    DOI:10.1021/acs.orglett.6b00147
    日期:2016.2.19
    Alkyne CC bond breaking, outside of alkyne metathesis, remains an underdeveloped area in reaction discovery. Recently, nitrogenation has been reported to allow nitrile formation from alkynes. A new protocol for the metal-free CC bond cleavage of terminal alkynes to produce nitriles is reported. This method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to synthesize a vast range of nitriles containing aryl, heteroaryl
    炔烃复分解之外的炔烃C≡C键断裂仍然是反应发现中一个不发达的领域。最近,据报道氮化可以使炔烃生成腈。报道了用于末端炔烃的无属C≡C键裂解以产生腈的新方案。这种方法提供了一个机会来合成范围广泛的包含芳基,杂芳基和天然产物生物的腈(38个例子)。另外,证明了t BuONO用作末端芳基炔烃的强大氮化剂的潜力。
  • Copper-catalyzed C–N cross-coupling of arylboronic acids with N-acylpyrazoles
    作者:Jin Zhang、Run-Ping Jia、Dong-Hui Wang
    DOI:10.1016/j.tetlet.2016.06.044
    日期:2016.8
    A copper-catalyzed C–N bond forming reaction of arylboronic acids and N-acylpyrazoles was developed. This procedure used N-acetyl protected pyrazoles as starting material instead of free pyrazoles (NH). The reaction worked under neutral conditions and did not require any base or ligand. The reaction showed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开发了一种催化的芳基硼酸与N-酰基吡唑的CN键形成反应。该方法使用N-乙酰基保护的吡唑代替游离吡唑(NH)作为起始原料。该反应在中性条件下进行,不需要任何碱或配体。反应显示出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
  • Arene C–H Amination with <i>N</i>-Heteroarenes by Catalytic DDQ Photocatalysis
    作者:Kaii Nakayama、Yohei Okada
    DOI:10.1021/acs.joc.3c00293
    日期:2023.5.5
    has an oxidation potential of 2.48 V (vs SCE), was functionalized by pyrazoles, triazoles, tetrazoles, purines, and tert-butoxycarbonyl amine. Arenes underwent amination via a combination of ultraviolet (UV) light and a DDQ photocatalyst without a typical co-oxidant. Although the mechanism remains an open question, DDQH2, which is generated from DDQ after oxidation, is reactivated to DDQ under UV light
    描述了使用催化量的 2,3-二-5,6-二基-对苯醌 (DDQ) 光催化剂进行的芳烃 C-H 胺化反应。苯的氧化电位为 2.48 V(相对于 SCE),被吡唑、三唑、四唑嘌呤和叔丁氧基羰基胺官能化。在没有典型助氧化剂的情况下,芳烃通过紫外 (UV) 光和 DDQ 光催化剂的组合进行胺化。虽然该机制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在 DDQ 氧化后产生的 DDQH 2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被重新激活为 DDQ,这可能是在外来 O 2和/或作为末端氧化剂的溶剂的帮助下进行的。这个系统。
  • Michaelis; Behn, Chemische Berichte, 1900, vol. 33, p. 2599
    作者:Michaelis、Behn
    DOI:——
    日期:——
  • US20140275033A1
    申请人:——
    公开号:US20140275033A1
    公开(公告)日:2014-09-1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