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胺
产品特性
乙胺,又称氨基乙烷或乙基胺,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极易挥发,带有氨味,并且具有可燃性,相对分子质量为45.09。其相对密度为0.6829,在-80.6℃下熔化,在16.6℃时沸腾。闪点为-17℃(闭式)。在空气中自燃温度为555℃。折射率为1.3663,能与水、乙醇和乙醚混溶。显示出强碱性特征,并且能够与无机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盐。此外,它还可以与酰基形成酰胺,在亚硝酸作用下产生亚硝胺;同时也能被氧化为羟胺或肟。
化学性质
乙胺是一种无色、极易挥发的液体并带有氨气味,呈现碱性特征。能与水、乙醇和乙醚相互溶解。
用途
主要用于生产染料、农药(特别是三嗪类除草剂)、表面活性剂以及橡胶硫化促进剂等。作为杀菌剂霜脲氰、乙嘧酚;杀虫剂胺丙畏;除草剂莠去津、西草净、西玛津和禾草丹的中间体使用。
生产方法
-
乙醇(气相)氨化法:将乙醇与氨以4:1的比例投料,反应温度为350-400℃,压力2.45-2.94MPa,在氧化铝作为脱水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副产物包括二乙胺、三乙胺以及少量的乙醚和乙烯。通过冷凝粗产品,并进一步蒸馏分离出含量超过95%的乙胺。以50%水溶液形式为商品销售,每吨50%水溶液消耗约1400kg的乙醇(95%浓度)。
-
乙醛、氢氨化法:使用乙醛、氢气和氨作为原料,在镍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胺。通过特定的催化剂结构实现这一过程,控制合适的温度和气体比例以优化产物。
类别与安全性
-
乙胺被归类为易燃液体。
- 急性毒性:吸入LC50值3000ppm/4小时;口服LD50值400毫克/公斤。
- 刺激数据:眼睛反应对兔子造成重度刺激,皮肤接触后24小时内表现为轻度刺激。
- 爆炸物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可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可燃性危险特性:遇明火、高温或氧化剂易燃烧;燃烧时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
库房应通风良好并保持低温干燥,避免与氧化剂和酸类物质接触存放。灭火剂建议使用雾状水和干粉二氧化碳。
职业健康标准
- 作业场所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18毫克/立方米;短期暴露极限值(STEL)37毫克/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