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1-methoxy-4-(5-phenylpent-4-en-1-yn-1-yl)benzene | 176177-4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1-methoxy-4-(5-phenylpent-4-en-1-yn-1-yl)benzene
英文别名
1-methoxy-4-[(E)-5-phenylpent-4-en-1-ynyl]benzene
(E)-1-methoxy-4-(5-phenylpent-4-en-1-yn-1-yl)benzene化学式
CAS
176177-43-8
化学式
C18H16O
mdl
——
分子量
248.324
InChiKey
AASRNTIMPSZBEQ-UXBLZVD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1-methoxy-4-(5-phenylpent-4-en-1-yn-1-yl)benzenesodium benzenesulfonate叔丁基过氧化氢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70%的产率得到1-((1E,4E)-2-iodo-5-phenyl-1-(phenylsulfonyl)penta-1,4-dien-1-yl)-4-methoxy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烯丙醇与炔烃的脱水交叉偶联。
    摘要:
    开发了一种高效的Pd / Ca催化体系,用于烯丙基醇与末端炔烃的直接脱水交叉偶联。该钙盐助催化剂促进了钯催化剂(1mol%)向C-OH键的氧化加成。然后,原位产生的氢氧根离子使末端炔烃去质子化,从而促进烯丙基炔基钯中间体的形成,释放出水作为唯一的副产物。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也支持这种提出的机制。由便宜的起始原料以10g规模制备抗癌剂。
    DOI:
    10.1021/acs.orglett.0c00108
  • 作为产物:
    描述:
    rac-(E)-5-(4-methoxyphenyl)-1-phenylpent-1-en-4-yn-3-ol 在 iron(III) trifluoride 、 三氟甲磺酸2-硝基苯磺酰肼 作用下, 以 硝基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88%的产率得到(E)-1-methoxy-4-(5-phenylpent-4-en-1-yn-1-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Chemo- and regioselective reductive deoxygenation of 1-en-4-yn-ols into 1,4-enynes through FeF3 and TfOH co-catalysis
    摘要:
    我们报告了通过FeF3和TfOH协同催化在NBSH介导条件下对1-烯-4-炔-3-醇进行化学选择性和位置选择性的直接还原脱氧反应,生成1,4-炔烃。
    DOI:
    10.1039/c5cc10518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hydrative and Decarboxylative Coupling of Alkynoic Acids with Allylic Alcohols
    作者:Peizhong Xie、Ju Qiu、Jingwei Hou、Zuolian Sun
    DOI:10.1055/a-1750-3080
    日期:2022.6
    A direct dehydroxylative and decarboxylative coupling between a large number of allylic alcohols and alkynoic acids was realized affording 1,4-enyne motifs in high efficiency. In this reaction, calcium-promoted C–OH bond cleavage was crucial, which facilitated the sequential ­decarboxylation, and thus enabled the palladium-catalyzed allyl­–alkynyl coupling, which occurred in an environmentally benign
    实现了大量烯丙醇和炔酸之间的直接脱羟基和脱羧偶联,从而高效地提供了 1,4-烯炔基序。在该反应中,促进的 C-OH 键断裂是至关重要的,这促进了顺序脱羧,从而使催化的烯丙基-炔基偶联成为可能,这种偶联以一种环境友好的方式发生,可耐受多种官能团。该协议已成功用于制备克级抗癌活性鲁珀罗衍生物
  • Synthesis of 1,4-enynes <i>via</i> nickel-catalyzed cross-coupling of allylic alcohols with alkynylzinc reagents
    作者:Xue-Yi He、Zhong-Xia Wang
    DOI:10.1039/d1cc05221g
    日期:——
    Synthesis of 1,4-enynes was performed via nickel-catalyzed cross-coupling of allylic alcohols with alkynylzinc reagents. The reaction features high regio- and E/Z-selectivity when aryl-substituted allylic alcohols were employed. The method also exhibits a wide scope of substrates and good compatibility of functional groups.
    1,4-烯炔的合成是通过烯丙醇与炔基锌试剂催化交叉偶联进行的。当使用芳基取代的烯丙醇时,该反应具有高区域选择性和E / Z选择性。该方法还表现出广泛的底物和良好的官能团相容性。
  • 一种1,4烯炔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南京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1354896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4烯炔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烯丙醇、炔酸、组合催化剂加入到有机溶剂中,在80~100℃温度下搅拌反应12~24h,得到反应液;所述组合催化剂由有机钯盐和氟化铯,所述盐为双三甲磺酰亚胺盐或双三氟甲磺酸盐;然后将反应液通过乙酸乙酯萃取除去部分反应溶剂,干燥浓缩有机相,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展开剂体系通过薄层层析法纯化,得到1,4‑烯炔类化合物。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所得副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具有原子经济性高、绿色环保的特点;此外,本发明制备方法原料价格低廉,适用的底物范围广泛。
  • A Pd(0)-Catalyzed Direct Dehydrative Coupling of Terminal Alkynes with Allylic Alcohols To Access 1,4-Enynes
    作者:Yang-Xiong Li、Qing-Qing Xuan、Li Liu、Dong Wang、Yong-Jun Chen、Chao-Jun Li
    DOI:10.1021/ja406025p
    日期:2013.8.28
    A direct dehydrative coupling of terminal alkynes with allylic alcohols catalyzed by Pd(PPh3)(4) with an N,P-ligand assisted by Ti(OiPr)(4) has been developed. The coupling reaction tolerates various functional groups, providing a valuable synthetic tool to access 1,4-enynes.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