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丙酮中结晶,熔点为160~162℃。pKa值为6.0。紫外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48 nm和340 nm(ε22100, 2250)。其溶解度(mg/mL)如下:水溶1.3,盐酸溶235.0,二甲亚砜溶323.0,甲醇溶21.0,四氢呋喃溶18.6,氯仿溶8.5,乙醚、苯及环己烷<0.1。急性毒性测试显示:小鼠经口LD₅₀为2060 mg/kg;大鼠静脉注射LD₅₀约为400 mg/kg,腹腔注射700 mg/kg。
用途卡屈嗪能使动脉平滑肌松弛,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达到降血压的效果。用于治疗高血压。
生产方法在约70℃的温度下,在1 L N-乙基-2-羟基丙胺中缓慢加入583 g 3,6-二氯酞嗪,然后在95℃搅拌16小时。之后,加入1.5 L水、470 ml 37%盐酸和884 ml 肼基甲酸乙酯,并回流20小时。将反应液调至pH值为8.5后,得到776 g的卡屈嗪。
类别有毒物质
毒性分级中毒
急性毒性热分解可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库房应保持通风、低温和干燥环境。
灭火剂水、二氧化碳、泡沫、干粉。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N-ethyl-N-(2-hydroxypropyl)-3-pyridazinylamine | 79157-64-5 | C9H15N3O | 181.238 |
3-[乙基(2-羟丙基)氨基]-1H-哒嗪-6-酮 | N-ethyl-N-(2-hydroxypropyl)-6-oxo-3(1H)-pyridazinylamine | 79157-63-4 | C9H15N3O2 | 197.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