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贝托司汀(BB)是一种第二代H1抗组胺药物,作为滴眼液在美国通过FDA批准用于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在其他国家,口服的苯磺酸贝托司汀广泛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AR)、荨麻疹和慢性瘙痒症状,并且与其他药物的效果类似。
生物活性BepoTAstine Besilate(TAU 284)是一种非镇静作用的选择性组胺1 (H1)受体拮抗剂,其pIC50值为5.7。
靶点TArget | Value |
---|---|
HisTAmine H1 receptor | 5.7(pIC50) |
在LLC-GA5-COL150细胞中,[14C]BepoTAstine (5 μM)的通量显著高于LLC-PK1细胞,表明在LLC-GA5-COL150细胞中的B-到-A通量超过另一个方向。BepoTAstine可刺激P-糖蛋白介导的ATP水解,其Km、Vmax和Vmax/Km分别为1.25 mM、108 nmol/min/mg蛋白质和0.087 mL/min/mg蛋白质。在培养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和中性粒细胞中,BepoTAstine besilate (100 μM)抑制Leukotriene B4(LTB4)诱导的Ca2+浓度;100 μM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TB4诱导的豚鼠腹膜嗜酸细胞趋药性;1 mM剂量显著减少培养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中A23187诱导的组胺释放。
体内研究对于WT和P-糖蛋白KO小鼠,给予BepoTAstine (0.8 mg/kg)后6分钟血浆中的总浓度分别为580 ng/mL 和467 ng/mL,血浆结合蛋白分别为41.1%和45.9%。Verapamil存在或不存在时,从近端区域的吸收分别占63.0%和72.4%,从远端区域的吸收分别占10.9%和62.7%。
BepoTAstine besilate (10 mg/kg)能抑制组胺皮内注射(100 nmol/site)诱导的瘙痒,但对血清素(100 nmol/site)无效。剂量为1 mg/kg-10 mg/kg(口服)时,BepoTAstine besilate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物质(100 nmol/site)和白三烯B4 (0.03 nmol/site)诱发的瘙痒。BepoTAstine besilate能剂量依赖性地显著抑制结膜血管通透性的增高,在豚鼠过敏性结膜炎模型中的最大作用为1.5%。口服给予BepoTAstine (3 mg/kg 和10 mg/kg) 1小时后,能够有效抑制BALB/c小鼠体内化合物48/80诱导的瘙痒;在过敏性皮炎NC/Nga小鼠模型中,BepoTAstine (10 mg/kg)同样显著抑制了瘙痒,并降低了血清LTB(4)水平。
用途苯磺酸贝托司汀是一种强效、长效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还具有类似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的作用。在人体外周血单核细胞实验中,表明其抗过敏作用可能与白介素-5的介导有关;苯磺酸贝托司汀能够快速而有效地抑制过敏性鼻炎的三个主要症状:打喷嚏、流鼻涕和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