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苯乙炔-d | 3240-11-7

中文名称
苯乙炔-d
中文别名
(乙炔-D)苯
英文名称
Phenylacetylene-d1
英文别名
d-phenylacetylene;phenylacetylene-d;(ethynyl-d)benzene;2-deuterioethynylbenzene
苯乙炔-d化学式
CAS
3240-11-7
化学式
C8H6
mdl
——
分子量
103.128
InChiKey
UEXCJVNBTNXOEH-MICDWDO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42-144 °C(lit.)
  • 密度:
    0.939 g/mL at 25 °C
  • 闪点:
    88 °F
  • 稳定性/保质期:

    如果按照规格正确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发生分解,目前没有已知的危险情况。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n
  • 安全说明:
    S16,S2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10,R36/37/38,R65,R40
  • WGK Germany:
    1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95 3/PG 3
  • 储存条件:
    请将药品存放在密闭、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

SDS

SDS:1730c7940399f11270b2b46ba59d0cff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苯乙炔-d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Ethynyl-d)benzen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易燃液体 (类别3)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4)
皮肤刺激 (类别2)
眼刺激 (类别2A)
致癌性 (类别2)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3)
吸入危险 (类别1)
急性生毒性 (类别2)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226 易燃液体和蒸气
H302 吞咽有害。
H304 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H315 造成皮肤刺激。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335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H351 怀疑会致癌。
H401 对生物有毒。
警告申明
预防
P201 在使用前获取特别指示。
P202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切勿操作。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和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 保持容器密闭。
P240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连接。
P241 使用防爆的电气/ 通风/ 照明 设备。
P242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措施
P301 + P310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3 + P361 + 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 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清洗皮肤/
淋浴。
P304 + P340 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姿势休息.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08 + P313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 就诊。
P321 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30 漱口。
P331 不要诱发呕吐。
P332 + 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 就诊。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P362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70 + P378 火灾时: 用干的砂子,干的化学品或耐醇性的泡沫来灭火。
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3 + 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催泪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Ethynyl-d)benzene
别名
: C8H5D
分子式
: 103.14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Phenylacetylene-d
-
CAS 号 3240-11-7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喷雾可用来冷却未打开的容器。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移去所有火源。
将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防范蒸汽积累达到可爆炸的浓度,蒸汽能在低洼处积聚。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道。
防止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用防电真空清洁器或湿的刷子将溢出物收集起来并放置到容器中去,根据当地规定处理(见第13部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吸入蒸汽和烟雾。
切勿靠近火源。-严禁烟火。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积聚。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打开了的容器必须仔细重新封口并保持竖放位置以防止泄漏。
充气保存 吸湿的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阻燃防静电防护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防毒面具(US)或ABEK型
(EN
14387)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
毒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液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142 - 144 °C - lit.
g) 闪点
31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0.939 g/cm3 在 25 °C
n) 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分配系数
辛醇--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577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热,火焰和火花。
10.5 不兼容的材料
无数据资料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致癌证据有限。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已知此物质或混合物会引起人类呼吸器官的毒性危险或者必须把它当作人类呼吸毒性危害物。已知此物质或混
合物会引起人类呼吸器官的毒性危险或者必须把它当作人类呼吸毒性危害物。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误吞对人体有害。 如果服入有呼吸危害-能进入肺部并引起损伤。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造成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生物有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在装备有加力燃烧室和洗刷设备的化学焚烧炉内燃烧处理,特别在点燃的时候要注意,因为此物质是高度易燃
性物质 将剩余的和未回收的溶液交给处理公司。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295 国际海运危规: 3295 国际空运危规: 3295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HYDROCARBONS, LIQUID, N.O.S.
国际海运危规: HYDROCARBONS, LIQUID, N.O.S.
国际空运危规: HydrocarBONs, liquid, n.o.s.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3 国际海运危规: 3 国际空运危规: 3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I 国际海运危规: III 国际空运危规: I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在简单的烯烃与α,β-烯酮的催化直接共轭加成中驯服活性碳阳离子
    摘要:
    阴离子磷酸配体存在下的路易斯酸可将烯烃加成至α,β-烯酮。配体通过抑制竞争途径促进选择性β-质子的消除,从而导致多种底物的高收率(高达99%)的乙烯基化加合物。
    DOI:
    10.1002/chem.201402246
  • 作为产物:
    描述:
    β-溴苯乙烯sodium hydroxide氘氧化钠2,4,6-三甲酚四丁基溴化铵氯苯 作用下, 以 重水 为溶剂, 反应 25.0h, 生成 苯乙炔-d
    参考文献:
    名称:
    碱诱导的反式-β-溴苯乙烯脱氢溴化机理的研究
    摘要:
    观察到反式-β-溴苯乙烯(1)的脱氢溴化速率和四丁基铵阳离子的霍夫曼(Hofmann)降解以不同的方式取决于碱的强度,并且用碱处理1会导致β质子的快速提取暗示这种可能性1的脱氢溴化可通过α消除和Ph迁移进行。为了阐明该问题,β- 13 C标记1得到并进行脱溴化氢PTC其进入不进行pH的迁移。将所得到的结果与不可逆的E1cB机制是一致的。
    DOI:
    10.1016/s0040-4020(03)00107-8
  • 作为试剂:
    描述:
    N-乙烯基吡咯烷酮 在 gold(I) hexafluoroantimonate 、 苯乙炔-d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84%的产率得到2,4-d2-(E)-1,1'-(but-1-ene-1,3-diyl)bis(pyrrolidi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Head-to-tail homo- and heterodimerization of vinylamides by hidden proton catalysis
    摘要:
    Chemoselective dimerization of vinylamides is reported. A number of vinylacylamides were shown to undergo stereoselective cationic intermolecular head-to-tail homodimerization. Correspondingly, chemoselective heterodimerization reactions readily afforded hydroalkenylation of vinylacylamide with vinylsulfonamide. Different mild methods for hidden proton catalysis were studied. The in situ generation of, e.g., HSbF6 from the [Au]SbF6-PhC equivalent to CHI catalytic systems was applied. Successful vinylacylamide head-to-tail dimerizations seem to be dependant on the ability of N-C-O acylamide electron delocalization, affording stabilized intermediates. In general, the reactions demonstrate the ability of vinylacylamides to effectively undergo hydroalkenylation to afford 1,3-N,N-functionalized (E)-but-1-ene products. (C) 2013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DOI:
    10.1016/j.tet.2013.12.04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telluration:  A New Approach to Tri- and Tetrasubstituted Alkenes
    作者:Joseph P. Marino、Hanh Nho Nguyen
    DOI:10.1021/jo0110146
    日期:2002.9.1
    described in which a Michael addition of an alkyl or aryl tellurolate anion occurs onto an activated alkyne with subsequent trapping of a vinyl anion with electrophiles (aldehydes and ketones) other than a proton. This process provides an efficient regio- and stereospecific route to tri- and tetrasubstituted alkenes. Methodologically significant examples of this chemistry were studied in which aryl and alkyl
    描述了一种新颖的电遥测方法,其中烷基或芳基碲酸根阴离子的迈克尔加成发生在活化的炔上,随后用质子以外的亲电子试剂(醛和酮)捕获乙烯基阴离子。该方法为三和四取代的烯烃提供了有效的区域和立体有择途径。研究了该化学方法学上的重要实例,其中在迈克尔反应中将芳基和烷基碲酸根阴离子添加到ω-酮炔基酯中,初始乙烯基阴离子被内部醛分子内捕获。反应中心被不同长度的烷基链束缚,以适度到良好的产率形成高度官能化的五,六,七和八元环。
  • Rapid Access to Benzimidazo[1,2-<i>a</i>]quinoline-Fused Isoxazoles via Pd(II)-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ross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Synthetic Versatility and Photophysical Studies
    作者:Subrata Sahoo、Shantanu Pal
    DOI:10.1021/acs.joc.0c02926
    日期:2021.3.5
    efficient and atom-economical palladium-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ross dehydrogenative coupling (CDC) reaction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y π-conjugated benzimidazo[1,2-a]quinoline-fused isoxazole scaffolds using molecular oxygen as sole oxidant. The approach portrayed wide substrate scope with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nd depicted a useful tool for the generation of fluorescence
    已开发出一种有效且原子经济的催化的分子内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用于使用分子氧作为唯一氧化剂构建高度π共轭的苯并咪唑并[1,2- a ]喹啉稠合的异恶唑支架。该方法描绘了具有良好官能团耐受性的较宽的底物范围,并描述了一种用于生成具有高量子产率的荧光活性化合物的有用工具。已经展示了通过Fe催化的还原异恶唑环裂解为吡啶嘧啶吡唑稠合的杂环化合物的方法的通用性。
  • Biocatalytic Site-Selective Hydrogen Isotope Exchange of Unsaturated Fragments with D<sub>2</sub>O
    作者:Lanlan Wang、Yujiao Lou、Weihua Xu、Zhichun Chen、Jian Xu、Qi Wu
    DOI:10.1021/acscatal.1c05067
    日期:2022.1.7
    Deuterated unsaturated fragments have gained increasing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ir roles in understanding reaction mechanisms and pharmaceutical potentials. Due to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existing synthetic methods, it is highly desirable to develop an effective, highly site select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ethod to introduce deuterium into unsaturated fragments. Herein, we describe a biocatalytic
    代不饱和片段因其在理解反应机制和药物潜力方面的作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现有合成方法的困难,非常希望开发一种有效的、高位点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的方法将引入不饱和片段中。在此,我们描述了一种生物催化氢同位素交换 (HIE) 反应,由来自黑曲霉( An Fdc)的工程化阿魏酸脱羧酶催化不饱和片段形成 C(sp 2 )-D 键,该酶自然催化肉桂酸的可逆转化为苯乙烯和CO 2。一个Fdc 显示出有希望的合成潜力和广泛的底物相容性,提供了一系列具有高产率、位点选择性和 D 掺入的代芳族杂环和苯乙烯生物
  • Aluminum Hydroxide Secondary Building Units in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Support Earth-Abundant Metal Catalysts for Broad-Scope Organic Transformations
    作者:Xuanyu Feng、Pengfei Ji、Zhe Li、Tasha Drake、Pau Oliveres、Emily Y. Chen、Yang Song、Cheng Wang、Wenbin Lin
    DOI:10.1021/acscatal.9b00259
    日期:2019.4.5
    suggested σ-bond metathesis as a key step for the MIL-53(Al)-CoH-catalyzed addition reactions. MIL-53(Al)-FeCl competently catalyzed oxidative Csp3–H amination and Wacker-type alkene oxidation. XANES analysis revealed the oxidation of FeII to FeIII centers in the activated MIL-53(Al)-FeCl catalyst and suggested that oxidative Csp3–H amination occurs via the formation of FeIII–OtBu species by single electron
    氧化铝(Al 2 O 3)表面的固有异质性对氧化铝负载的单中心非均相催化剂的开发提出了挑战,并阻碍了在分子平上催化物种的表征以及对催化反应机理细节的阐明。 。这里,我们报告与式Al(μ在MIL-53(Al)的属-有机骨架(MOF)的使用氢氧化铝次级结构单元的(事业部)2 -OH)(BDC)(BDC = 1,4-苯二甲酸)作为Al 2 O 3表面的均匀且在结构上定义的功能模拟物,用于负载地球富集属(EAM)催化剂。该μ 2MIL-53(Al)SBU中的-OH基很容易去质子化,并用CoCl 2和FeCl 2属化,从而得到MIL-53(Al)-CoCl和MIL-53(Al)-FeCl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粉末X射线衍射,氮吸附,元素分析,密度泛函理论和扩展X射线精细结构光谱学。用NaBEt 3 H活化将MIL-53(Al)-CoCl转化为MIL-53(Al)-CoH,可有效催化炔烃和腈的
  • Substrate‐Controlled Divergent Synthesis of Enaminones and Pyrroles from Indolizines and Nitroso Compounds
    作者:María José González‐Soria、Francisco Alonso
    DOI:10.1002/adsc.201900837
    日期:2019.11.5
    temperature without any catalyst. Moreover, both types of products can be obtained in one pot from commercial materials as well as at a gram scale. It is worthy of note that the regioselectivity of the β‐enaminones is inaccessible by the standard literature methods and their utility has been exemplified in the synthesis of diverse heterocycles. We have made every endeavor to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当务之急是学习新的合成转化方法,以成功地进行药物发现和开发。我们报告了β-烯胺酮和N的底物驱动合成来自吲哚嗪和亚硝基芳烃的芳基吡咯; 芳基取代的吲哚嗪以区域和非对映选择性的方式生成β-烯胺,而烷基取代的吲哚嗪则产生四取代的吡咯。所有产品均包含吡啶单元,这是FDA橙皮书中第二个最丰富的环(仅次于苯基)。在两种情况下,反应均在室温下进行,无需任何催化剂。而且,两种类型的产品都可以在一个锅中从商业原料以及以克为单位获得。值得注意的是,标准文献方法无法获得β-烯胺酮的区域选择性,其效用已在各种杂环的合成中得到了例证。在充分的实验工作基础上,我们已竭尽全力提出相应的反应机理。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