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Echinocandin B(ECB)是由亚油酸在N端酰化的复杂环状肽组成的脂肽。ECB的酶促脱酰作用提供了肽“核”作为无生物活性的底物,通过N端的化学酰化作用可从中产生新的ECB类似物。酰基的变化揭示了侧链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特别是其几何形状和亲脂性,在确定类似物的抗真菌效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使用CLOGP值描述和比较侧链片段的亲脂性,表明抗真菌活性的表达要求> 3.5。其次,侧链的线性刚性几何形状是增强抗真菌效力的最有效形状。使用这些参数作为指导,合成了多种新型ECB类似物,其中包括结合了联苯,三联苯,四联和芳乙炔基的芳基。通常,这些类似物对葡聚糖合酶的抑制与体外和体内活性密切相关,并且同样受侧链结构的影响。这些结构变化导致在体外和体内测定中抗真菌活性的增强。这些类似物中的一些,包括LY303366(14a),通过口服途径有效。通常,这些类似物对葡聚糖合酶的抑制与体外和体内活性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