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phenyl-2-[2]pyridylamino-ethanone | 91954-8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phenyl-2-[2]pyridylamino-ethanone
英文别名
1-Phenyl-2-[2]pyridylamino-aethanon;2-(β-Oxo-β-phenyl-ethylamino)-pyridin;Hydantoin d. 2-Phenacylamino-pyridins;2-Phenacylamino-pyridin;1-Phenyl-2-(pyridin-2-ylamino)ethanone
1-phenyl-2-[2]pyridylamino-ethanone化学式
CAS
91954-81-3
化学式
C13H12N2O
mdl
MFCD24389835
分子量
212.251
InChiKey
BMKONOSILSZEL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34 °C
  • 沸点:
    413.9±25.0 °C(Predicted)
  • 密度:
    1.19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6
  • 拓扑面积:
    4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igand-Controlled Synthesis of Azoles via Ir-Catalyzed Reactions of Sulfoxonium Ylides with 2-Amino Heterocycles
    作者:Alicia M. Phelps、Vincent S. Chan、José G. Napolitano、Scott W. Krabbe、Jennifer M. Schomaker、Shashank Shekhar
    DOI:10.1021/acs.joc.6b00497
    日期:2016.5.20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imidazo-fused pyrrolopyrazines.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 nitrogenated ligand controlled the outcome of the reaction, leading to simple β-keto amine products in the absence of added ligand and the cyclized 7- and 8-substituted-imidazo[1,2-a]pyrrolo[2,3-e]pyrazine products in the presence of ligand. This catalyst control was conserved across a variety of ylide and amine coupling
    开发了一种催化的方法,用于合成咪唑并稠合的吡咯吡嗪。氮化配体的存在与否控制反应的结果,在不存在配体和环化的7和8位取代的咪唑并[1,2 -a ]吡咯并[2]的情况下,生成简单的β-酮胺产物,3 -e]吡嗪产物在配体存在下。在各种内酰胺和胺偶合伙伴中,这种催化剂的控制是保守的。通过NMR光谱显示,在没有其他配体的情况下,底物充当催化剂的配体。动力学研究表明,Ir-卡宾的形成是可逆的,并且反应缓慢。这些机理研究表明,β-酮胺产物是通过分子内卡宾N–H插入形成的,而咪唑吡咯吡嗪是通过分子间卡宾N–H插入形成的。
  • Reynaud et al.,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de l'Academie des Sciences, 1958, vol. 247, p. 2159
    作者:Reynaud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