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S,4S)-3-((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4-((4-methoxybenzyl)oxy)pentanal | 263761-2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S,4S)-3-((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4-((4-methoxybenzyl)oxy)pentanal
英文别名
——
(3S,4S)-3-((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4-((4-methoxybenzyl)oxy)pentanal化学式
CAS
263761-21-3
化学式
C19H32O4Si
mdl
——
分子量
352.546
InChiKey
GAPIJTGCVZVDLP-YJBOKZP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01.4±45.0 °C(Predicted)
  • 密度:
    0.98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58
  • 重原子数:
    24.0
  • 可旋转键数:
    9.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3
  • 拓扑面积:
    44.76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12,13-二醇环化方法用于真正立体控制的埃坡霉素 B 全合成和构象限制类似物的合成
    摘要:
    已开发出高度收敛和立体控制的埃坡霉素 B (1) 合成。1 中的环氧化物部分是通过 12,13-二醇 30 的区域选择性甲磺酰化和碱处理产生的,12,13-二醇 30 是由 14 和甲基酮 13 的螯合克拉姆控制格氏加成形成的。 两个片段都是从手性碳池前体(S )-香茅醇和 (S)-乳酸,分别。环氧醛 7 和已知的南半球酮 8 的高度非对映选择性羟醛加成提供了完整的碳骨架,包含 1 的所有立体中心。 官能团操作、大环内酯化和去除两个保护基然后产生 1。1 的晶体结构中 C4-β-甲基和 C6-甲基的空间接近性启发我们通过亚甲基桥将它们连接起来,得到环己酮衍生物。因此,将北半球醛 7 添加到环己酮 47 的烯醇化物中。进一步的操作和大环内酯化产生了构象受限的埃坡霉素衍生物 42。
    DOI:
    10.1002/1521-3765(20010518)7:10<2261::aid-chem2261>3.0.co;2-f
  • 作为产物:
    描述:
    tert-butyl(((2S,3S)-2-((4-methoxybenzyl)oxy)-hex-5-en-3-yl)oxy)dimethylsilane臭氧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8%的产率得到(3S,4S)-3-((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4-((4-methoxybenzyl)oxy)pentanal
    参考文献:
    名称:
    12,13-二醇环化方法用于真正立体控制的埃坡霉素 B 全合成和构象限制类似物的合成
    摘要:
    已开发出高度收敛和立体控制的埃坡霉素 B (1) 合成。1 中的环氧化物部分是通过 12,13-二醇 30 的区域选择性甲磺酰化和碱处理产生的,12,13-二醇 30 是由 14 和甲基酮 13 的螯合克拉姆控制格氏加成形成的。 两个片段都是从手性碳池前体(S )-香茅醇和 (S)-乳酸,分别。环氧醛 7 和已知的南半球酮 8 的高度非对映选择性羟醛加成提供了完整的碳骨架,包含 1 的所有立体中心。 官能团操作、大环内酯化和去除两个保护基然后产生 1。1 的晶体结构中 C4-β-甲基和 C6-甲基的空间接近性启发我们通过亚甲基桥将它们连接起来,得到环己酮衍生物。因此,将北半球醛 7 添加到环己酮 47 的烯醇化物中。进一步的操作和大环内酯化产生了构象受限的埃坡霉素衍生物 42。
    DOI:
    10.1002/1521-3765(20010518)7:10<2261::aid-chem2261>3.0.co;2-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pothilone B and its Derivatives as Novel Antitumor Drugs: Total and Partial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作者:Johann Mulzer
    DOI:10.1007/s007060070099
    日期:2000.3.16
    Microtubule stabilizing natural products, as exemplified by paclitaxel (taxol(R)), are being considered as novel drugs against malignant therapy resistent solid tumors. Among these compounds, epothilone B and some of its derivatives have emerged as particularly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total and partial syntheses of these compound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cent results on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y are discussed.
  • How Stable Are Epoxides? A Novel Synthesis of Epothilone B
    作者:Harry J. Martin、Martina Drescher、Johann Mulzer
    DOI:10.1002/(sici)1521-3773(20000204)39:3<581::aid-anie581>3.0.co;2-w
    日期:2000.2.4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