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diphenylimidazole-2-thione | 18478-4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diphenylimidazole-2-thione
英文别名
1,3-diphenyl-1,3-dihydro-imidazole-2-thione;1,3-Diphenyl-4-imidazoline-2-thione
1,3-diphenylimidazole-2-thione化学式
CAS
18478-44-9
化学式
C15H12N2S
mdl
——
分子量
252.34
InChiKey
OEKPCRLSQJQEC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8.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C 4/5 P-双官能咪唑-2-硫酮的 合成和第一批配合物†
    摘要:
    合成C 4/ 5-双(膦酰基)咪唑-2-硫酮(7d,e)的合成路线(d:R 1 = n Bu,R 2 = Me; e:R 1 = n-十二烷基,R 2 = Me )和C 4 /5-双(硫代/硒代膦酰基)咪唑-2-硫酮(8b,c),(9a,b,e)和10a(a:R 1 = R 2 = Me; b:R 1 = R 2 = Ph,c:R 1 = i Pr,R 2 = Me)表示采用初始C 5膦酰基/硫代膦酰基取代的咪唑-2-硫酮(3c-e)/(4a-c,e)的锂化反应,然后与氯二苯基膦,导致混合的膦酰基和膦酰基取代的咪唑-2-硫酮(5c–e)或混合的硫代膦酰基和膦酰基取代的咪唑-2-硫酮(6a–c,e)。混合的膦酰基和膦酰基取代基的后续氧化咪唑-2-硫酮(5d,e)和H 2 O 2 –尿素得到双(膦酰基)取代的咪唑-2-硫酮(7d,e),并氧化混合的硫代膦酰基和膦基取代基咪唑-2-硫酮(6a–c,e)使用H
    DOI:
    10.1039/c3dt51557e
  • 作为产物:
    描述:
    1,3-二苯基-4-氧代-2-硫代咪唑烷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5h, 以43%的产率得到1,3-diphenylimidazole-2-th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Azole-2-thiones 与过氧化苯甲酰的氧化脱硫:离子液体和其他氮唑盐的合成
    摘要:
    1-烷基-3-甲基咪唑-2-硫酮在一个锅中由氨基酯制备,并通过用过氧化苯甲酰氧化然后进行新型阴离子交换转化为固有无卤化物的 1-烷基-3-甲基咪唑鎓苯甲酸酯。还报告了与其他阴离子交换的结果,将咪唑鎓苯甲酸盐酸化为其他盐,并将该方法扩展到 1,3-二苯基咪唑鎓和 3-甲基-和-丁基噻唑鎓盐的合成。(©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7)
    DOI:
    10.1002/ejoc.2007001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4-phosphanylated 1,3-dialkyl-imidazole-2-thiones
    作者:Susanne Sauerbrey、Paresh Kumar Majhi、Gregor Schnakenburg、Anthony J. Arduengo III、Rainer Streubel
    DOI:10.1039/c2dt12483a
    日期:——
    Selective formation of 4-phosphanylated 1,2-dialkyl imidazole-2-thiones 3a–f has been obtained via a lithiation followed by phosphanylation reaction. The reactivity of 3a–f was examined towards oxidation and complexation reactions. All products were unambiguously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es, spectroscopic and spectrometric methods including X-ray analysis (3a, 3b, 4b, 4d, 5b, 6a and 6d).
    通过化反应后进行化反应,成功选择性合成了4-化的1,2-二烷基咪唑-2-酮3a–f。对3a–f的反应性进行了氧化和络合反应的研究。所有产物通过元素分析、光谱学和质谱学方法(包括X射线分析)进行了明确表征(3a、3b、4b、4d、5b、6a和6d)。
  • Synthesis of Bis(imidazole-2-thion-4-yl)phosphanes
    作者:Susanne Sauerbrey、Paresh Kumar Majhi、Sebastian Schwieger、Anthony J. Arduengo、Rainer Streubel
    DOI:10.1002/hc.21043
    日期:2012.11
    Novel bis(imidazole-2-thion-4-yl)- phosphanes (2a–d) were synthesized via lithiation of the precursor imidazole-2-thiones followed by the phosphanylation reaction. Oxidation of bis(imidazole-2-thion-4-yl)phosphane 2b–d with elemental sulfur and selenium led selectively and in good yields to the P-thio (3b–d) and P-seleno (4c) derivatives of bis(imidazole-2-thion-4-yl)phosphanes, respectively. The treatment
    通过前体咪唑-2-酮的化和膦酰化反应合成了新型双(咪唑-2-代-4-基)-膦(2a-d)。双(咪唑-2-代-4-基)膦 2b-d 与元素的氧化选择性地并以良好的产率生成双(3b-d)和 P-(4c)衍生物imidazole-2-thion-4-yl) 膦,分别。用三氯化磷处理 2a,c 得到相应的对生物 5a,c。这些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光谱和光谱方法明确表征,此外在 2d 的情况下通过单晶 X 射线结构分析。©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杂原子化学 00:1–7, 2012; 在 wileyonlinelibrary.com 上在线查看这篇文章。DOI 10.1002/hc.21043
  • 镍钯金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制品和 制品的应用
    申请人:东华大学
    公开号:CN109320559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本发明涉及一种属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制品和制品的应用,通过苯二胺咪唑烷类配体属前驱体反应制得属配合物,制得的属配合物的结构式如下:式中,R1~R1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烷基、烷基的取代物、烷氧基、烷基、卤素、硝基、芳基和芳基取代物,M为Ni2+或Pd2+,X和Y各自独立地选自于卤素和烷基。属配合物的制品主要由属配合物和助催化剂组合得到,属配合物及其制品均可用于催化烯烃单体聚合。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制得的属配合物及其制品的活性高,热稳定好,将其应用于催化烯烃单体时,催化得到的烯烃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和插入率高,有着极好的推广价值。
  • Dication disulfides by reaction of thioureas and related compounds with 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nhydride. The role of triflic anhydride as an oxidizing agent
    作者:Gerhard Maas、Peter J. Stang
    DOI:10.1021/jo00321a015
    日期:1981.4
  • MAAS G.; STANG P. J., J. ORG. CHEM., 1981, 46, NO 8, 1606-1610
    作者:MAAS G.、 STANG P. J.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