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L-Alanine | 56-4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L-Alanine
英文别名
——
L-Alanine化学式
CAS
56-41-7;302-72-7;338-69-2;6898-94-8;56192-72-4;60103-27-7
化学式
C3H6NO2*H
mdl
——
分子量
89.0941
InChiKey
KYOFDXQUFFDCGF-REOHCLBHSA-O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89 °C (dec.) (lit.)
  • 沸点:
    212.9±23.0 °C(Predicted)
  • 密度:
    1,424 g/cm3
  • 溶解度:
    在水中可溶
  • LogP:
    -2.85 at 25℃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6
  • 重原子数:
    6.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63.32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2.0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4/25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3090100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RTECS号:
    AY299000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SDS

SDS:d3264bc7a4cff04cc231f0901e9a1f34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DL-丙氨酸在常温常压下为白色结晶固体粉末状,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之一。其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或丙酮,在生物体内该物质与糖代谢有关,是一种很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

增强化学调味料的调味效果 对于核酸系调味料,添加约为其3~5倍的量,可增强调味效果。 改善人工甜味剂的味感 对人工甜味剂添加1%~10%(一般为1%左右)的量,能使甜味柔和,改善后味。 改善有机酸的酸味按1 %~5%的量添加于有机酸,可改善冰醋酸、琥珀酸、富马酸、柠檬酸、酒石酸等的酸味。改进醋的风味时用量约0.2%。 提高腌制效果 按食盐量的5%~10%添加,可缩短腌制时间。 提高含醇饮料的质量 按0.1%~0.5%或0.2%~1.5%的比例添加于含醇饮料能使酒味醇和。尚可防止发泡酒老化,减少酵母臭。 防精确称取试样约200mg,溶于3ml甲酸和50ml冰醋酸中,加结晶紫试液(TS-74)2滴,用0.1mol/L高氯酸滴定至蓝绿色终点。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并作必要校正。每mL 0.1mol/L高氯酸相当于DL-丙氨酸(C3H7NO2)8.909mg。LD50 1.75mg/g(蛙,淋巴结注射)。按5%添加于低蛋白质饲料饲养幼大鼠未发现发育障碍。
可安全用于食品(FDA,§172.320,2000)。占食品中总蛋白质含量的6.1%(以重量计)(FDA§172.320,2000)。
占腌渍香料的1%(加于腌渍水中)(FDA§172.540,2000)。
FEMA(mg/kg):焙烤食品75~375;无醇饮料、蛋制品、鱼制品,50~250;含醇饮料、早餐谷物、凝胶及布丁、代乳品、乳制品,50~150;干酪、水果冰品、其他谷类、代糖品,10~20;胶基糖、果酱、果冻、加工蔬菜、复水蔬菜,5~10;调味品20~100;糖果、软糖、甜沙司,25~100;油脂、加工水果,10~30;冷饮60~200;调味酱200~1000;硬糖50~200;速溶咖啡及茶、肉制品、禽制品、汤料,100~500;果仁制品,75~225;调味香料2000~4000;小吃食品100~200;软糖25~100。
化学性质 
无色至白色无臭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甜昧。味觉阈值0.06%。由水-乙醇液重结晶者为斜方晶系,由水重结晶者为针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5%水溶液的Ph值5.5~7.0。约于295~300℃熔化并分解。化学性能稳定。遇亚硝酸可转变为L-乳酸。易溶于水(16.72g/100ml,25℃)。微溶于乙醇。无旋光性。
用途 
营养增补剂。调味料,包括下述若干方面。
增强化学调味料的调味效果 对于核酸系调味料,添加约为其3~5倍的量,可增强调味效果。
改善人工甜味剂的味感 对人工甜味剂添加1%~10%(一般为1%左右)的量,能使甜味柔和,改善后味。
改善有机酸的酸味按1 %~5%的量添加于有机酸,可改善冰醋酸、琥珀酸、富马酸、柠檬酸、酒石酸等的酸味。改进醋的风味时用量约0.2%。
提高腌制效果 按食盐量的5%~10%添加,可缩短腌制时间。
提高含醇饮料的质量 按0.1%~0.5%或0.2%~1.5%的比例添加于含醇饮料能使酒味醇和。尚可防止发泡酒老化,减少酵母臭。

防止袖类氧化按0.0l%~1.0%的比例添加于油类或蛋黄酱,具有防止氧化的效果。
改善浸渍品的风昧 按0.2%~0.3%的比例添加于糟制食品、酱油浸渍食品、米糠腌制食品,能改善其风味。
合成清酒的调味料用量0.01%~0.03%。
GB 2760—2001 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
用途 
用于生化研究,医药上用作诊断剂,用于肝功能检测中测定谷丙转氨酶活力。
用途 
该品具有特殊的甜味,比沙糖甜,为甘氨酸的1.6倍,是最甜的一种氨基酸。丙氨酸对人体属非必需氨基酸,但可与丙酮酸产生可逆转化,与糖代谢有关,在生理过程中是很重要的物质。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剂,可单独使用,也可与谷氨酸钠等制成复合调味品,其销量最大的是甜味复合调味剂。单独应用主要是作为咸菜和甜酱菜腌制的添加剂。此外,还用作醋、酱油、果汁的添加剂,一般用量为0.1%-0.5%。其主要作用是改善食品风味、味道,保持原色等,也提供甜味源。DL-丙氨酸也用作医药中间体。
用途 
用作食品调味剂、营养增补剂、微生素B6中间体、饲料添加剂等,亦可作生化试剂
用途 
氨基酸的一种,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6,泛酸等药物合成中间体及其它有机合成原料。
生产方法 
乙醛与氢氰酸反应生成氰醇,再与氨反应得到氨基腈,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氨基丙酸钠,经离子交换而得丙氨酸。
生产方法 
通过化学方法合成。以乙醛、氯化铵、氰化钠为原料进行反应,经盐酸水解后得产物。
生产方法 
由乙醛与氰化氢形成氰醇,除去其中过量氰化氢后,加入氨溶液内,生成氨基氰。加碱水解得丙氨酸的钠盐,经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得DL-丙氨酸。再由水或乙醇水溶液重结晶而得。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L-cysteine硫酸双氧水三氯化钛 作用下, 生成 L-Alanine
    参考文献:
    名称:
    Gilbert, Bruce C.; Marriott, Paul R.,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I, 1980, p. 191 - 197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PR and ENDOR Studies of <sup>1</sup>H and <sup>14</sup>N Hyperfine and Quadrupolar Couplings in Crystals of <scp>l</scp>-<i>O</i>-Serine Phosphate after X-Irradiation at 295 K
    作者:Audun Sanderud、Einar Sagstuen
    DOI:10.1021/jp960063x
    日期:1996.1.1
    electron orbital and lone pairs centered on the neighboring oxygen atom. Hyperfine interaction with the β-nitrogen of the amino group is observed. Both the 14N hyperfine and quadrupole coupling tensors are determined and the signs of the hyperfine coupling tensor principal values are deduced from interpretation of the quadrupole tensor employing the Townes−Dailey approach. The β14N isotropic interaction
    在295 K下对l - O-丝氨酸磷酸单晶(HOOC)CH(NH 3 +)CH 2 OPO 3 - H进行X射线照射,并使用EPR,ENDOR和FSE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此温度下,鉴定出三个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自由基我,脱基产物(HOOC)CHCH 2 OPO 3 - H,被示出为已经经历在形成一个主要分子重新定向。自由基II被识别为产物(HOOC)CH(NH 3 +)ĊHOPO 3 -H.该物质对孤电子密度表现出非平面位。这种与平面度的偏差归因于孤电子轨道和以相邻氧原子为中心的孤对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观察到与基的β-氮的超精细相互作用。确定了14 N个超精细张量和四极耦合张量,并通过使用Townes-Dailey方法对四极张量的解释推导了超精细耦合张量主值的符号。所述β 14 Ñ各向同性相互作用是公由海勒和麦康奈尔型COS描述2 θ规则。在本工作中发现的结果,与其他最近的观察结果一起,得出了常数B的估计值。0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