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
关于三己苯哌啶的代谢数据不容易获得。然而,它可能不会被大量代谢。
来源:DrugBank
代谢
苯海索及其三种代谢物在人尿中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了研究。三种同分异构体的羟基代谢物被鉴定为1-(羟基环己基)-1-苯基-3-哌啶丙醇。在两名健康成人单次口服剂量后,对苯海索及其已鉴定代谢物的量进行了半定量测定。大约56%的剂量以羟基代谢物的形式被排出。苯海索排出的水平太低,无法用所使用的技术进行测量。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半衰期:3.3-4.1小时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三己苯哌啶是一种选择性M1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它能够区分M1(皮质或神经型)和周围毒蕈碱亚型(心脏和腺体)。三己苯哌啶部分阻断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胆碱能活动,这种活动与帕金森病的症状有关。它还被认为能够增加多巴胺的可用性,多巴胺是一种对自主肌肉运动的发起和顺畅控制至关重要的大脑化学物质。
来源:Toxin and Toxin Target Database (T3DB)
毒理性
三己芬尼定尚未有报告称会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但尚未以前瞻性的方式评估其对血清酶水平的影响。在日本文献中,三己芬尼定被引用为两例急性肝损伤导致死亡的病因,但给出的细节很少,而且在随后的40年里文献中没有其他此类损伤的报告。因此,如果三己芬尼定确实会导致肝损伤,那么它一定是一个非常罕见的原因。
来源:LiverTox
毒理性
药物名称:三己苯多巴
来源: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Rank (DILIrank) Dataset
毒理性
DILI 注解:无 DILI(药物性肝损伤)担忧
来源: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Rank (DILIrank) Dataset
毒理性
标签部分:无匹配
来源: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 Rank (DILIrank) Dataset
吸收、分配和排泄
三己苯哌啶从胃肠道被吸收。三己苯哌啶达到7.2 ng/mL的Cmax,Tmax为1.3小时,AUC为201 ng·h/mL。
来源:DrugBank
吸收、分配和排泄
关于三己苯哌啶的消除途径的数据并不容易获得。然而,它很可能是主要通过尿液排出的。
来源:DrugBank
吸收、分配和排泄
使用对抗胆碱能药物敏感的放射受体分析,对三己酚酰胺进行了人体血清中的测定,并研究了短期和长期给药后患者的药代动力学。未经治疗的患者血清浓度-时间对数图呈双相,包括最初的快速分布相和后来的缓慢消除相。长期治疗的患者只表现出缓慢的消除相。消除遵循一级动力学,且速度较快,半衰期为3.7 ± 0.4(SEM)小时。半衰期与峰血清水平、年龄、治疗持续时间、 dystonia 的病因或严重程度之间没有关系。尽管急性抗胆碱能副作用与血清抗胆碱能水平的升高和降低平行,但 dystonia 的反应并没有改变。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丙环定(Trihexyphenidyl)从胃肠道迅速吸收。口服丙环定 hydrochloride片剂后,药效在1小时内开始,高峰效果持续2-3小时,作用持续时间6-12小时。丙环定的代谢命运尚未确定;药物以原形药物的形式在尿液中排出。/丙环定 hydrochloride/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吸收、分配和排泄
在给予大鼠高剂量(3.2 mg/kg)静脉注射后,研究了比哌立登(BP)、三己酚酰胺(TP)和(-)-奎尼克林基苄酯(QNB)在大脑、心脏和肺部的亚细胞分布。临床上使用的BP或TP的亚细胞分布与QNB相似,QNB是一种典型的强效中枢毒蕈碱拮抗剂。这些药物在大脑亚细胞组分中的浓度-时间过程有两种类型,它们缓慢下降并与血浆浓度平行。在大脑和心脏中的亚细胞分布取决于每个组分的蛋白质含量。与心脏相比,肺部的核后组分(P2)占总浓度的百分比特征性地大约高出3-5倍。阐明肺部分布与大脑和心脏不同,具有高亲和力,这种亲和力不依赖于含有溶酶体的P2组分的蛋白质含量。另一方面,在低剂量(650 ng/kg)的3H-QNB下,与高剂量相比,大脑中每个组分占总浓度的百分比在突触膜和突触囊泡中增加,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减少。这些结果表明,尽管抗胆碱药物的组织浓度-时间过程似乎简单地与血浆浓度平行下降,但亚细胞分布在不同组织中表现出多种模式。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