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羟基-2-甲基己酸甲酯 | 61841-02-9

中文名称
3-羟基-2-甲基己酸甲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hydroxy-2-methylhexanoic acid methylester
英文别名
methyl 3-hydroxy-2-methylhexanoate;Methyl (+/-)-(2S*,3R*)-3-Hydroxy-2-methylhexanoate;methyl-(2S*,3R*)-3-Hydroxy-2-methylhexanoate
3-羟基-2-甲基己酸甲酯化学式
CAS
61841-02-9
化学式
C8H16O3
mdl
——
分子量
160.213
InChiKey
ZOXSNMQWSRADL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34.9±13.0 °C(Predicted)
  • 密度:
    0.98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8
  • 拓扑面积:
    46.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SDS

SDS:5ad6163a7f2990cd02bd1c78b069b9aa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Cruentarens A 和 B 的分离和结构解析——来自 MyxobacteriumByssovorax cruenta 的苯内酯类 ATP 酶抑制剂的新成员
    摘要:
    两种新的次级代谢物,即 cruentaren A (1) 和 B (2),已从粘杆菌 Byssovorax cruenta 中分离出来。它们的结构已通过详细的核磁共振光谱分析阐明。两种化合物都是具有 2-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末端的 C22 聚酮化合物的异构体,在 1 中形成 12 元内酯,在 2 中形成六元内酯。 C-22 处的氨基被 3 -羟基-2-甲基己酸基团,其绝对构型已在水解和立体选择性合成后通过GC分析确定。在乙烯存在下通过烯烃交叉复分解作用降解 2 产生 C-12 至 C-21 片段 8,其相对构型已应用 Kishi 的 13C NMR 光谱数据库方法进行预测,并且其绝对构型已通过与两种合成立体异构体的比较得到证实。C-9 和 C-10 的构型已通过 Mosher 方法和 NMR 光谱确定。在乙烯存在下通过烯烃交叉复分解作用降解 cruentaren A (1) 得到结晶 21
    DOI:
    10.1002/ejoc.200600421
  • 作为产物:
    描述:
    (4'R)-benzyl-3-(3-hydroxy-2-methylhexanoyl)-1,3-oxazolidin-2-one 在 盐酸双氧水 、 lithium iodide 作用下, 生成 3-羟基-2-甲基己酸甲酯
    参考文献:
    名称:
    Cruentarens A 和 B 的分离和结构解析——来自 MyxobacteriumByssovorax cruenta 的苯内酯类 ATP 酶抑制剂的新成员
    摘要:
    两种新的次级代谢物,即 cruentaren A (1) 和 B (2),已从粘杆菌 Byssovorax cruenta 中分离出来。它们的结构已通过详细的核磁共振光谱分析阐明。两种化合物都是具有 2-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末端的 C22 聚酮化合物的异构体,在 1 中形成 12 元内酯,在 2 中形成六元内酯。 C-22 处的氨基被 3 -羟基-2-甲基己酸基团,其绝对构型已在水解和立体选择性合成后通过GC分析确定。在乙烯存在下通过烯烃交叉复分解作用降解 2 产生 C-12 至 C-21 片段 8,其相对构型已应用 Kishi 的 13C NMR 光谱数据库方法进行预测,并且其绝对构型已通过与两种合成立体异构体的比较得到证实。C-9 和 C-10 的构型已通过 Mosher 方法和 NMR 光谱确定。在乙烯存在下通过烯烃交叉复分解作用降解 cruentaren A (1) 得到结晶 21
    DOI:
    10.1002/ejoc.2006004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cemic thioesters for production of polyketides
    申请人:Kosan Biosciences, Inc.
    公开号:US06492562B1
    公开(公告)日:2002-12-10
    Facile methods for preparing diketide and triketide thioesters are disclosed. The resulting thioesters may be used as intermediates in the synthesis of desired polyketides, and may contain functional groups which ultimately reside in side chains on the resulting polyketide and thus can be used further to manipulate the polyketide so as form derivatives. The polyketides produced may also be tailored by glycosylation, hydroxylation and the like. New polyketide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nd tailored forms are thereby produced.
    披露了制备二酮和三酮硫酯的简便方法。所得的硫酯可以用作合成所需多酮化合物的中间体,并且可能含有最终存在于所得多酮化合物侧链上的功能基团,因此可以进一步用于操纵多酮化合物以形成衍生物。通过糖基化、羟基化等方法,还可以定制生产的多酮化合物。因此,生产了新的多酮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和定制形式。
  • Metabolites of the Anaerobic Degradation of <i>n</i> ‐Hexane by Denitrifying Betaproteobacterium Strain HxN1
    作者:Julian Küppers、Nico Mitschke、Simone Heyen、Ralf Rabus、Heinz Wilkes、Jens Christoffers
    DOI:10.1002/cbic.201900375
    日期:2020.2.3
    The constitutions of seven metabolites formed during anaerobic degradation of n-hexane by the denitrifying betaproteobacterium strain HxN1 were elucidated by comparison of their GC and MS data with those of synthetic reference standards. The synthesis of 4-methyloctanoic acid derivatives was accomplished by the conversion of 2-methylhexanoyl chloride with Meldrum's acid. The β-oxoester was reduced
    通过反硝化β变形杆菌HxN1菌株在正己烷厌氧降解过程中形成的七种代谢物的组成,通过将它们的GC和MS数据与合成参考标准品进行了比较。4-甲基辛酸衍生物的合成通过将2-甲基己酰氯与麦德鲁姆酸转化而完成。用NaBH4还原β-氧代酸酯,消除羟基,并置换双键,生成4-甲基-3-氧代辛酸酯,3-羟基-4-甲基辛酸酯,(E)-4-甲基酯-2-辛烯酸酯,以及(E)-和(Z)-4-甲基-3-辛烯酸酯。类似地,由丁酰氯和Meldrum酸制备2-甲基-3-氧己酸酯和3-羟基-2-甲基己酸酯的甲酯。然而,通过Horner-Wadsworth-Emmons反应制备(E)-2-甲基-2-己烯酸甲酯,然后异构化为(E)-2-甲基-3-己烯酸甲酯。除了在培养物中无法检测到的4-甲基-3-氧代辛酸酯外,这项研究完成了对正己烷厌氧降解为2-甲基-3-氧代己酰基辅酶A(CoA)的所有中间体的明确鉴定。 ),然后将其硫解切割成
  •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Elucidation of Cruentarens A and B — Novel Members of the Benzolactone Class of ATPase Inhibitors from the MyxobacteriumByssovorax cruenta
    作者:Larissa Jundt、Heinrich Steinmetz、Peter Luger、Manuela Weber、Brigitte Kunze、Hans Reichenbach、Gerhard Höfle
    DOI:10.1002/ejoc.200600421
    日期:2006.11
    analysis. Both compounds are isomers of a C22 polyketide with a 2-hydroxy-4-methoxybenzoic acid terminus, which forms a 12-membered lactone in 1 and a six-membered lactone in 2. An amino group at C-22 is acylated by a 3-hydroxy-2-methylhexanoic acid group whos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has been determined by GC analysis after hydrolysis and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Degradation of 2 by olefin cross-metathesis
    两种新的次级代谢物,即 cruentaren A (1) 和 B (2),已从粘杆菌 Byssovorax cruenta 中分离出来。它们的结构已通过详细的核磁共振光谱分析阐明。两种化合物都是具有 2-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末端的 C22 聚酮化合物的异构体,在 1 中形成 12 元内酯,在 2 中形成六元内酯。 C-22 处的氨基被 3 -羟基-2-甲基己酸基团,其绝对构型已在水解和立体选择性合成后通过GC分析确定。在乙烯存在下通过烯烃交叉复分解作用降解 2 产生 C-12 至 C-21 片段 8,其相对构型已应用 Kishi 的 13C NMR 光谱数据库方法进行预测,并且其绝对构型已通过与两种合成立体异构体的比较得到证实。C-9 和 C-10 的构型已通过 Mosher 方法和 NMR 光谱确定。在乙烯存在下通过烯烃交叉复分解作用降解 cruentaren A (1) 得到结晶 2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