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罗氏菌素 | 2134-29-4

中文名称
罗氏菌素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Hydroxypropanal
英文别名
hydracrylaldehyde;3-hydroxypropionaldehyde
罗氏菌素化学式
CAS
2134-29-4
化学式
C3H6O2
mdl
——
分子量
74.0794
InChiKey
AKXKFZDCRYJKT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90℃ (18 Torr)
  • 密度:
    0.9349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DMF:25.0(最大浓度 mg/mL);337.47(最大浓度 mM)DMSO:20.0(最大浓度 mg/mL);269.98(最大浓度 mM)乙醇:16.0(最大浓度 mg/mL);215.98(最大浓度 mM)PBS (pH: 7.2):5.0(最大浓度 mg/mL);67.49(最大浓度 mM)
  • 物理描述:
    Soli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1249100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20℃

SDS

SDS:b1f2d0df59f8e667ceb8c5aa819dd10f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生物活性

Reuterin 是一种广谱抗菌剂,由 Lactobacillus reuteri 在甘油厌氧代谢过程中产生。它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以及酵母菌、霉菌和原生动物均具有抗菌作用,并且显示出很强的抗菌活性,特别针对广泛的人和禽肉弯曲杆菌属分离物。

体外研究

Reuterin 具有水溶性,在广泛的 pH 值范围内有效,并且能够抵抗蛋白酶和脂肪酶的作用。因此,它已被研究作为食品保鲜剂或辅助治疗药物。Reuterin 对多种 C. jejuniC. coli 隔离物显示出强大的抗菌活性。

此外,某些 L. reuteri 的菌株在厌氧发酵甘油过程中会产生 Reuterin,并具有广泛的抗菌性质,对抗肠道病原体和肠内细菌表现出广谱的抑菌作用。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罗氏菌素草酸 作用下, 生成 丙烯醛
    参考文献:
    名称:
    Stepanow; Schtschukina, Zhurnal Russkago Fiziko-Khimicheskago Obshchestva, 1926, vol. 58, p. 846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丙烯醛 作用下, 以 重水 为溶剂, 反应 336.0h, 以50%的产率得到罗氏菌素
    参考文献:
    名称:
    辣根过氧化物酶对 N-环丙胺的 N-脱烷基化。环丙基的命运
    摘要:
    环丙胺使催化其氧化性 N-脱烷基化的细胞色素 P450 酶失活。两个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中间体被假定为通过氮中心的单电子转移 (SET) 氧化形成的高活性胺阳离子自由基,但对此的直接证据仍然难以捉摸。为了解决这一缺陷并确定 N-脱烷基化后环丙基丢失的命运,我们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一种众所周知的 SET 酶)对 N-环丙基-N-甲基苯胺 (3) 的氧化。为了比较,类似的研究与 N-异丙基-N-甲基苯胺 (9) 和 N,N-二甲基苯胺 (8) 平行进行。在标准过氧化条件下(HRP、H(2)O(2)、空气),HRP 在 15-30 分钟内将 8 完全氧化为 N-甲基苯胺 (4) 加甲醛,而 9 氧化得更慢(< 10% 在 60 分钟内)只产生 N-异丙基苯胺 (10) 和甲醛(不形成丙酮和 4)。与 9 的结果相反,3 的氧化在 <60 分钟内完成并提供 4(20% 产率)加上痕量苯胺。通过使用
    DOI:
    10.1021/ja0111479
  • 作为试剂:
    描述:
    果糖二磷酸钠罗氏菌素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192.0h, 以42%的产率得到5-deoxy-D-fructose 1-phosph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酶促醛醇缩合/异构化作为制备不寻常糖衍生物的途径
    摘要:
    已经开发了使用果糖二磷酸醛缩酶和葡萄糖异构酶作为催化剂的几种不寻常的己酮糖和己醛糖衍生物的制备性酶促合成。果糖二磷酸醛缩酶催化二羟基丙酮磷酸酯与许多醛之间的立体特异性醛醇缩合反应形成酮糖 1-磷酸,通过水解去除磷酸基团后,该酮糖在葡萄糖异构酶的催化下立体特异性地转化为醛糖衍生物。这些组合的酶促过程允许以 4-20 mmol 的规模制备 5-脱氧、6-脱氧、6-脱氧-6-氟-和 6-0-甲基己酮糖和 -己醛糖。已发现在无机砷酸盐存在下的二羟基丙酮是果糖二磷酸醛缩酶的有效底物。糖是一类无处不在的化合物,在生物化学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因此,他们发现了作为药物、生物探针、* 和化学中间体^的应用。^ 最近的一篇评论文章通过列举碳水化合物合成领域的数百篇论文4 反映了这些化合物的重要性4 稀有或非天然糖的传统来源已对天然糖类进行化学修饰和全合成。前者在许多情况下被证明是成功的。然而,全合成已经发展到
    DOI:
    10.1021/ja00284a05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yclophosphamide metabolites and their related compounds. 2. Preparation of an active species of cyclophosphamide and related compounds
    作者:Akira Takamizawa、Saichi Matsumoto、Tsuyoshi Iwata、Yoshihiro Tochino、Ken Katagiri、Kenji Yamaguchi、Osamu Shiratori
    DOI:10.1021/jm00238a011
    日期:1975.4
    A synthetic study was made on the active metabolite of cyclophosphamide. Ozonolysis of O-(3 butenyl)-N,N-bis(2-chloroethyl)phosphorodiamidate, prepared by reaction of POC13 with 3-buten-1-ol followed by treatment with N,N-bis(2-chloroethyl)amine (nor mustard) and NH3, afforded 2-[bis(2-chloroethyl)amino]-4-hydroperoxytetrahydro-2H-1, 3,2-oxazaphosphorine 2-oxide (4-hydroperoxycyclophosphamide). Deoxygenation
    对环磷酰胺的活性代谢产物进行了综合研究。O-(3丁烯基)-N,N-双(2-氯乙基)磷酸二氨基酯的臭氧分解,是通过POC13与3-丁烯-1-醇反应,然后用N,N-双(2-氯乙基)胺处理(也用芥子油)和NH3洗脱,得到2- [双(2-氯乙基)氨基] -4-氢过氧四氢-2H-1,3,2-氧杂磷膦酸2-氧化物(4-氢过氧环磷酰胺)。用三苯基膦对4-氢过氧环磷酰胺进行脱氧,得到纯结晶态的4-羟基环磷酰胺。这些产品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均显示出高抑制细胞活性。该结果为以下假设提供了证实性证据:环磷酰胺的1,3,2-氧杂氮杂正膦环上的C4-羟基化对于其活化是必需的。
  • Synthese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1,2,3-triazole and 1,3,4-oxadiazole derivatives of imatinib
    作者:Yong-Tao Li、Jing-Han Wang、Cheng-Wen Pan、Fan-Fei Meng、Xiao-Qian Chu、Ya-hui Ding、Wen-Zheng Qu、Hui-ying Li、Cheng Yang、Quan Zhang、Cui-Gai Bai、Yue Chen
    DOI:10.1016/j.bmcl.2016.01.068
    日期:2016.3
    Three novel series of 1,2,3-triazole and 1,3,4-oxadiazole derivatives of imatinib were prepared and evaluated in vitro for their cytostatic effects against a human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K562), acute myeloid leukemia (HL60), and human leukemia stem-like cell line (KG1a).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was analyzed by determining the inhibitory rate of each imatinib analog. Benzene and piperazine
    制备了伊马替尼的三个新系列的1,2,3-三唑和1,3,4-恶二唑衍生物,并在体外评估了它们对人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和人白血病干样细胞系(KG1a)。通过确定每种伊马替尼类似物的抑制率来分析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苯和哌嗪环是这些化合物中维持对K562和HL60细胞系抑制活性所必需的基团。引入三氟甲基基团显着增强了化合物对这两种细胞系的效力。出人意料的是,某些化合物对KG1a细胞显示出显着的抑制活性,而没有抑制常见的白血病细胞系(K562和HL60)。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YNTHESIZING ACROLEIN
    申请人:Tanto Masashi
    公开号:US20120095269A1
    公开(公告)日:2012-04-19
    An obj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n industrially applicable method for producing acrolein via treatment with supercritical water from glycerin obtained as a by-product during the process of biodiesel fuel production from waste animal/plant fat or oil with the use of an alkali catalys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producing acrolein, which comprises: a determination step of determining the 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 in glycerin obtained as a by-product; an acid addition step of adding to the glycerin an acid at an amount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determination step so as to make the glycerin acidic; and a supercritical water treatment step of allowing supercritical water to act on the glycerin after the acid addition so as to produce acrolein from the glycerin.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上适用的方法,通过使用碱性催化剂,利用从废动植物脂肪或油生产生物柴油过程中获得的甘油,经过超临界水处理来生产丙烯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丙烯醛的方法,包括:确定甘油中氢离子浓度的确定步骤;向甘油中添加酸,添加量根据确定步骤的结果计算,使甘油呈酸性;在酸添加后,让超临界水作用于甘油的超临界水处理步骤,从甘油中生产丙烯醛。
  • Cu nanoclusters supported on nanocrystalline SiO<sub>2</sub>–MnO<sub>2</sub>: a bifunctional catalyst for the one-step conversion of glycerol to acrylic acid
    作者:Bipul Sarkar、Chandrashekar Pendem、L. N. Sivakumar Konathala、Ritesh Tiwari、Takehiko Sasaki、Rajaram Bal
    DOI:10.1039/c4cc03842h
    日期:——

    A material of highly dispersed Cu nanoclusters anchored on nanocrystalline SiO2–MnO2 has been prepared, and was found to act as a bifunctional catalyst for the one-step conversion of glycerol to acrylic acid using H2O2.

    在纳米晶SiO2-MnO2上 Anchored 的高度分散Cu纳米团簇材料已经制备好,并发现它作为双功能催化剂,可用于将甘油一步转化为丙烯酸,使用H2O2
  • 一种丙烯醛水合制备3-羟基丙醛的方法
    申请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号:CN112062663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烯醛水合制备3‑羟基丙醛的方法。丙烯醛在N杂环羧酸类离子液体的作用下均相催化制备3‑羟基丙醛,水合反应液经双水相萃取回收离子液体催化剂,循环利用。该方法操作简单,工艺稳定,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和非常好的选择性,有效解决了均相催化剂的分离问题以及水合过程中固体催化剂不稳定、易失活的问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