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双(3-氨基丙基)哌嗪 | 7209-38-3

中文名称
1,4-双(3-氨基丙基)哌嗪
中文别名
1,4-双(3-氨丙基)哌嗪;1,4-二(3-氨丙基)哌嗪;N,N-双(3-氨丙基)哌嗪(BAPP);1,4-双(3-氨丙基)哌嗪(BAPP);1,4-双氨丙基哌嗪;1,4-双(3-氨基丙基)哌嗪;4-丁氧基苯基甲醇
英文名称
1,4-bis(3-aminopropyl)piperazine
英文别名
N,N'-bis-(3-aminopropyl)piperazine;3,3'-(piperazine-1,4-diyl)bis(propan-1-amine);3,3’-(piperazine-1,4-diyl)bis(propan-1-amine);3,3′-(piperazine-1,4-diyl)bis(propan-1-amine);N,N′-bis(3-aminopropyl)piperazine;BAPP;3-[4-(3-aminopropyl)piperazin-1-yl]propan-1-amine
1,4-双(3-氨基丙基)哌嗪化学式
CAS
7209-38-3
化学式
C10H24N4
mdl
MFCD00006161
分子量
200.327
InChiKey
XUSNPFGLKGCWG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5 °C(lit.)
  • 沸点:
    150-152 °C2 mm Hg(lit.)
  • 密度:
    0.973 g/mL at 25 °C(lit.)
  • 蒸气密度:
    6.9 (vs air)
  • 闪点:
    325 °F
  • LogP:
    -1.43 at 25℃ and pH12.5
  • 表面张力:
    39.96mN/m at 1g/L and 20℃
  • 物理描述:
    Bis (aminopropyl) piperazine appears as a colorless liquid with a faint fishlike odor. Corosive to tissue. Burns, although requiring some effort to ignite. Produces toxic oxides of nitrogen during combustion.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58.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8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6,S27,S28,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34
  • WGK Germany:
    3
  • RTECS号:
    TK8700000
  • 海关编码:
    2933599090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8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735 8/PG 2
  • 危险标志:
    GHS05
  • 危险性描述:
    H314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P305 + P351 + P338,P310
  • 储存条件:
    请将密封于阴凉干燥处。

SDS

SDS:c8915d614f0b7f4ca20bd7762c612f5a
查看
1,4-双(3-氨丙基)哌嗪 修改号码:6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1,4-Bis(3-aminopropyl)piperazine
修改号码: 6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1B类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第1级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危险
危险描述 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防范说明
[预防] 切勿吸入。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吸入: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在呼吸舒适的地方保持休息。
食入:漱口。切勿催吐。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皮肤接触: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储存]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根据当地政府规定把物品/容器交与工业废弃处理机构。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1,4-双(3-氨丙基)哌嗪
1,4-双(3-氨丙基)哌嗪 修改号码:6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百分比: >98.0%(GC)
CAS编码: 7209-38-3
俗名: 1,4-Di(3-aminopropyl)piperazine
分子式: C10H24N4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食入: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漱口。切勿引吐。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大量水,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特殊的个人防护用品(自携式呼吸器)。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
紧急措施: 足够通风。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旧布,干砂,土,锯屑)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
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可能,使用封闭系统。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存放于惰性气体环境中。
存放处须加锁。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气敏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半面罩或全面罩呼吸器,自携式呼吸器(SCBA),供气呼吸器等。依据当地和政府法
规,使用通过政府标准的呼吸器。
1,4-双(3-氨丙基)哌嗪 修改号码:6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手部防护: 防渗手套。
眼睛防护: 护目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渗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液体
外形(20°C):
外观: 透明
颜色: 无色-极淡的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14°C (凝固点)
沸点/沸程 158 °C/1.9kPa
闪点: 168°C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蒸气密度: 6.92
密度: 0.97
溶解度:
[水] 混和
[其他溶剂] 无资料
log水分配系数 = -1.43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NOx)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1.43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1,4-双(3-氨丙基)哌嗪 修改号码:6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亨利定律 3.53 x 10-11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
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第8类 腐蚀品
UN编号: 3267
正式运输名称: 腐蚀性液体, 碱性的, 有机的, 不另作详细说明
包装等级: II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用途
1,4-双(3-氨基丙基)哌嗪用于对天然蒙脱石 (M) 和合成卡内米特 (K1) 进行功能化。

类别 腐蚀物品

毒性分级 高毒

急性毒性 静脉注射-小鼠 LD50: 3.5 毫克/公斤

爆炸物危险特性 为腐蚀物质;对皮肤、眼睛和黏膜有刺激作用

可燃性危险特性 可燃;燃烧时产生有毒氮氧化物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需通风低温干燥,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灭火剂 干粉、泡沫、沙土、二氧化碳、雾状水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双(3-氨基丙基)哌嗪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新的聚氮杂大环双核铜(II),镍(II)和锌(II)复合物的DNA结合,DNA水解酶和磷酸酶活性
    摘要:
    摘要合成并表征了一类新型的单,多氮杂大环双核铜(II),镍(II)和锌(II)配合物1-6。研究了配合物1-6的氧化还原,磷酸盐水解,DNA结合和裂解特性。单核Cu(II)配合物1在结构上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进行了表征。它们在可分配给M2II / M2I氧化还原对的CH3CN-0.1 M TBAP中相对于Ag / AgCl表现出接近-0.65 V的准可逆循环伏安响应。配合物1-6将4-硝基苯基磷酸酯水解为4-硝基苯酚酸酯的初始速率值为1.82×10-6至1.25×10-4 s-1。该复合物显示出与小牛胸腺DNA的良好结合倾向,结合常数值范围为1.1至9.5×105 M-1。结合位点大小和粘度数据表明复合物的DNA沟结合。该复合物在pH 7.2和37°C下显示出超螺旋pBR322 DNA的显着水解裂解。自由基猝灭和T4连接酶连接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水解裂解机理。获得了大双环双核锌(II)配合物的拟米歇尔-门腾动力学参数kcat
    DOI:
    10.1016/j.ica.2011.12.023
  • 作为产物:
    描述:
    1,4-双(3-氨基丙基)哌嗪-2-酮 在 dimethyl sulfide borane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盐酸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80%的产率得到1,4-双(3-氨基丙基)哌嗪
    参考文献:
    名称:
    1,5,8,12-四氮杂十二烷-乙二醛双胺在酸性介质中意外转化为其脒盐
    摘要:
    当在盐酸水溶液中回流时,1,5,8,12-四氮杂十二烷-乙二醛双胺被定量转化为其脒盐,它是一种内酰胺前体。讨论了这种意想不到的反应的机制。(©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3)
    DOI:
    10.1002/ejoc.200390026
  • 作为试剂: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烯丙基次膦酸酯-烯丙基膦氧化物重排获得的具有a烯核的新型手性二膦配体
    摘要:
    合成了许多具有a烯骨架的新手性二膦配体,并在某些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中进行了测试(对映选择性高达84%ee)。[2,3]-σ烯丙基次亚膦酸酯-烯丙基氧化膦的重排被用作合成的关键步骤。已开发出一种改进的氧化膦还原方法和一种新的脱氧膦-硼烷配合物脱保护方案。
    DOI:
    10.1016/j.tetasy.2004.05.04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 library of tertiary amides: Evaluation as mimetics of the melanocortins’ active core
    作者:Felikss Mutulis、Jana Kreicberga、Sviatlana Yahorava、Ilze Mutule、Larisa Borisova-Jan、Aleh Yahorau、Ruta Muceniece、Sandra Azena、Santa Veiksina、Ramona Petrovska
    DOI:10.1016/j.bmc.2007.06.003
    日期:2007.9.1
    acceptable results. According to this approach an efficient formation of Schiff bases was achieved in the presence of TiCl(4). Substances were isolated by reversed phase chromatography; in some cases isomers were additionally separated by chiral chromatography on Chirobiotic T. When tested on human recombinant melanocortin receptors all the tertiary amides showed some binding affinities; for the highest affinity
    在固相上制备了201种叔酰胺。将二胺偶联到活化的羧化王聚合物上,并使所得的聚合物取代的苄氧羰基保护的二胺与原甲酸三甲酯中的醛或酮反应,得到树脂连接的席夫碱。然后将偶联的树脂通过在4%的乙酸/原甲酸三甲酯中的氰基硼氢化钠还原为仲胺,然后在PyBroP和二异丙基乙胺的存在下用羧酸酰化。在清除剂(主要是1,2-乙二硫醇)存在下,通过三氟乙酸从树脂上裂解叔酰胺。当制备吲哚衍生物时,与连接体片段发生平行烷基化,得到2-(4-羟基苄基)-吲哚的衍生物作为副产物。在上述方法未给出可接受的结果的情况下,标题化合物的溶液合成或液相/固相混合制备被证明是有利的。根据这种方法,在TiCl(4)存在的情况下实现了席夫碱的有效形成。物质经反相色谱分离。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在Chirobiotic T上进行手性色谱分离来分离异构体。在人重组黑皮质素受体上进行测试时,所有叔酰胺都表现出一定的结合亲和力。对于具有最高
  • One‐Pot Assembly of Amino Acid Bridged Hybrid Macromulticyclic Cages through Multiple Multicomponent Macrocyclizations
    作者:Ludger A. Wessjohann、Oliver Kreye、Daniel G. Rivera
    DOI:10.1002/anie.201610801
    日期:2017.3.20
    utilization of a double Ugi fourcomponent macrocyclization for the assembly of macromulticycles with up to four different tethers, that is, hybrid cage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method rests on setting up the macromulticycle connectivities not through the tethers but through the bridgeheads, which in this case involve N‐substituted amino acids. Both dilution and metal‐template‐driven macrocyclization
    描述了针对分子笼的大环化策略领域的重要发展。该方法包括利用双Ugi四组分宏环化技术来组装具有多达四个不同系链(即杂交笼)的宏多环。该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不是通过系链而是通过桥头来建立宏多环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桥头涉及N-取代的氨基酸。稀释和金属模板驱动的大环化条件均得到成功实施,从而能够一锅式形成隐窝和笼,包括甾族,聚醚,杂环,肽和芳基系链。该方法显示出显着的复杂性产生特性,适用于分子识别和催化。
  • NOVEL COMPOUND HAVING MULTIMER STRUCTURE OF XANTHENE DERIVATIVE, COLORING COMPOSITION, INK FOR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OF INKJET RECORDING, COLOR FILTER, AND COLOR TONER
    申请人:FUJIFILM CORPORATION
    公开号:US20140176653A1
    公开(公告)日:2014-06-26
    There is provided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formula (1): in formula (1), L represents a divalent to tetravalent linking group; D represents a residue obtained by removing 1 to 5 hydrogen atoms from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formula (2); m represents an integer of 1 to 10, however, each L may be the same with or different from every other L; n represents an integer of 2 to 10, however, each D may be the same with or different from every other D; and in formula (2), each of R 4 to R 24 independently represents a hydrogen atom or a substituent, provided that formula (2) has at least one or more ionic hydrophilic groups.
    提供了一种由公式(1)表示的化合物:在公式(1)中,L代表二价到四价的连接基团;D代表通过从由公式(2)表示的化合物中去除1到5个氢原子获得的残基;m代表1到10的整数,但是,每个L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于其他L;n代表2到10的整数,但是,每个D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于其他D;在公式(2)中,R4到R24中的每一个独立地代表一个氢原子或一个取代基,前提是公式(2)至少有一个或更多的离子亲水基团。
  • Diamide compounds and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same
    申请人:Kowa Co., Ltd.
    公开号:US06297283B1
    公开(公告)日:2001-10-02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compounds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general formula (1): wherein A is a phenyl, naphthyl, dihydronaphthyl, indenyl, pyridyl, indolyl, isoindolyl, quinolyl or isoquinolyl group which may be substituted; X is a lower alkylene group which may be substituted, or the like; Y is a single bond or an alkylene group; Z is a group of —CH═CH—, —C≡C—, —(CH═CH)2—, —C≡C—CH═CH— or —CH═CH—C≡C—, or the like; and R is a hydrogen atom, a lower alkyl group or the like, and medicines comprising such a compound. These compounds have an excellent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production of an IgE antibody and are hence useful as antiallergic agents and the like.
    本发明涉及以下一般式(1)所代表的化合物: 其中A是苯基、萘基、二氢萘基、茚基、吡啶基、吲哚基、异吲哚基、喹啉基或异喹啉基,可以被取代;X是可以被取代的较低烷基烯基,或类似物;Y是单键或烷基烯基;Z是—CH═CH—、—C≡C—、—(CH═CH)2—、—C≡C—CH═CH—或—CH═CH—C≡C—等基团;R是氢原子、较低烷基基团或类似物,以及包含这种化合物的药物。这些化合物对IgE抗体的产生具有出色的抑制作用,因此可用作抗过敏药物等。
  • Compounds that are Analogs of Squalamine, Used as Antibacterial Agents
    申请人:VIRBAC
    公开号:US20180042942A1
    公开(公告)日:2018-02-15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compounds of formula (I), to the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same, and to the use thereof in the treatment of bacterial, fungal, viral and parasitic infections or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in humans or animals. In formula (I), R1 and R2 are as defined in claim 1.
    这项发明涉及公式(I)的化合物,包括相同的药物组成,以及在人类或动物中用于治疗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或治疗癌症的用途。在公式(I)中,R1和R2如权利要求1中定义的那样。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