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羟基丁二酰亚胺 | 6066-82-6

中文名称
N-羟基丁二酰亚胺
中文别名
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羟基丁二酰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HOSU);N-N-羟基琥珀酰亚胺;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N-N-羟基琥珀酰亚胺;HOSu
英文名称
1-hydroxy-pyrrolidine-2,5-dione
英文别名
N-hydroxysuccinimide;HOSu;NHS;HONSu;hydroxysuccinimide;1-hydroxypyrrolidone-2,5-dione;N-hydroxysuccinamide;1-hydroxy-2,5-pyrrolidinedione;1-hydroxysuccinimide;N-hydoxysuccinimide;1-hydroxypyrrolidine-2,5-dione
N-羟基丁二酰亚胺化学式
CAS
6066-82-6
化学式
C4H5NO3
mdl
MFCD00005516
分子量
115.089
InChiKey
NQTADLQHYWFPD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5-98 °C(lit.)
  • 沸点:
    215.33°C (rough estimate)
  • 密度:
    1.4769 (rough estimate)
  • 溶解度:
    可溶于DMSO(水中的溶解度为)、甲醇(微量)
  • LogP:
    -2.01
  • pKa:
    7.81±0.20 (Predicted,Most Acidic Temp: 25 °C)
  • 稳定性/保质期:
    在常温常压下,它是一种稳定的白色结晶体,熔点为99-100℃。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57.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2,S24/25,S2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2519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 储存条件:
    存放在2-8℃的环境中,避光保存,并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密封保存。

SDS

SDS:ae308f44f34d9ff39bc7d4fc84d2afa9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N-羟基丁二酰亚胺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HOSu
1-Hydroxy-2,5-pyrrolidinedion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非危险物质或混合物。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HOSu
别名
1-Hydroxy-2,5-pyrrolidinedione
: C4H5NO3
分子式
: 115.09 g/mol
分子量
根据相应法规,无需披露具体组份。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眼睛接触
谨慎起见用水冲洗眼睛。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无数据资料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有必要,佩戴自给式呼吸器进行消防作业。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气雾或气体。
6.2 环境保护措施
无特别的环境预防要求。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对湿度敏感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控制参数
职业接触限值
不含有职业接触限值的物质。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常规的工业卫生操作。
个体防护装备
眼面防护
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完全接触
材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飞溅保护
材料: 丁腈橡胶
最小的层厚度 0.11 mm
溶剂渗透时间: 480 min
测试过的物质Dermatril® (KCL 740 / Z677272, 规格 M)
, 测试方法 EN374
如果以溶剂形式应用或与其它物质混合应用,或在不同于EN
374规定的条件下应用,请与EC批准的手套的供应商联系。
这个推荐只是建议性的,并且务必让熟悉我们客户计划使用的特定情况的工业卫生学专家评估确认才可.
这不应该解释为在提供对任何特定使用情况方法的批准.
身体保护
根据危险物质的类型,浓度和量,以及特定的工作场所选择身体保护措施。,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不需要保护呼吸。如需防护粉尘损害,请使用N95型(US)或P1型(EN 143)防尘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颜色: 白色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熔点范围: 95 - 98 °C
f) 初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黏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暴露在潮湿中。
10.5 不相容的物质
强氧化剂, 酰基氯, 酸酐, 强碱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无数据资料
严重眼睛损伤/眼刺激
无数据资料
呼吸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害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食入 吞咽可能有害。
皮肤 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可能引起眼睛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和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他不良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特殊防范措施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N-羟基丁二酰亚胺是一种白色结晶体物质,对潮湿敏感,可溶于水,并且易溶于丙酮、醇和乙酸乙酯;微溶于氯代烃、醚、甲苯和苯。该产品容易结块,熔点为99-100℃。它主要应用于合成氨基酸保护剂、半合成卡那霉素及医药中间体。

应用

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是一种白色结晶体状物质,可用作医药中间体,用于生产半合成卡那霉素。

化学性质

N-羟基丁二酰亚胺为白色结晶体,熔点99-100℃。

用途

N-羟基丁二酰亚胺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

  • 作为半合成抗菌素中间体;
  • 多肽固相合成链接剂;
  • 运用碳二亚胺方法,在改进的酰胺化以及肽偶联反应中起到添加剂的作用;
  • 用于在酰胺键形成时活化羰基基团。

N-羟基丁二酰亚胺还可用于合成氨基酸保护剂、半合成卡那霉素及医药中间体。

生产方法

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制备过程如下:

  1. 将100g(1.0mol)丁二酸酐和70g(1.0mol)盐酸羟胺一起加热,保持反应系统负压以抽除生成的挥发物。
  2. 迅速加热至125℃以上,1小时后慢慢升至160℃。停止加热,当温度降至125℃时,将液态反应物倾入400ml乙醚中并激烈搅拌。
  3. 产物固化后倾去乙醚层,与400ml丁醇共热至沸,进行热过滤。
  4. 滤液迅速冷却至0℃。1小时后过滤,结晶依次用丁醇、乙醚洗涤。
  5. 所得粗品用乙酸乙酯重结晶,最终得到约50g成品,收率为44%。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羟基丁二酰亚胺1,2-二氯乙烷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20.2 g (95%)的产率得到丁二酰亚胺
    参考文献:
    名称:
    HIV protease inhibitors with N-terminal polyether substituents
    摘要:
    形式为A-G-B-B-J的化合物被描述为其中A是聚醚或醚取代基,G是二肽同分异构体,B是氨基酸或其类似物,J是小的末端基团。这些化合物在抑制HIV蛋白酶、预防或治疗HIV感染以及治疗艾滋病方面是有用的,无论是作为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药物组成成分,无论是否与其他抗病毒药物、免疫调节剂、抗生素或疫苗结合在一起。还描述了治疗艾滋病的方法以及预防或治疗HIV感染的方法。
    公开号:
    EP0528661A3
  • 作为产物:
    描述:
    丁二酸酐吡啶盐酸羟胺 作用下, 反应 4.0h, 生成 N-羟基丁二酰亚胺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Oxa-Michael-Aldol 环化无催化剂合成稠合全氟烷基化 2,3-二氢异恶唑
    摘要:
    稠合全氟烷基化 2,3-二氢异恶唑的新合成是通过全氟烷-2-炔酸酯和 N-羟基酰亚胺之间的氧杂-迈克尔-羟醛环化实现的。该方法为合成吡咯烷-2-一个-稠合的全氟烷基化 2,3-二氢异恶唑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途径,产率高达 97%。在这些温和、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快速有效地获得多样化且具有药学吸引力的多环支架。
    DOI:
    10.1055/a-1625-9538
  • 作为试剂: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可电离脂质化合物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药物递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可电离脂质化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含有#imgabs0#‑(C=O)O‑或‑O(C=O)‑以及羟基片段的可电离脂质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如式(Ⅰ)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包含可电离脂质化合物的mRNA‑LNP,能够整体提高LNP的生物相容性及mRNA转染效率,同时兼具极高的安全性,具备更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公开号:
    CN118255678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philic Sulfonium-Promoted Peptide and Protein Amidation in Aqueous Media
    作者:Chuan Wan、Yuan Feng、Zhanfeng Hou、Chenshan Lian、Liang Zhang、Yuhao An、Jinming Sun、Dongyan Yang、Chenran Jiang、Feng Yin、Rui Wang、Zigang Li
    DOI:10.1021/acs.orglett.1c04017
    日期:2022.1.21
    A novel amidation strategy using electrophilic sulfonium, which is soluble and stable in aqueous conditions, was developed. The sulfoniums could activate thioacid and carboxyl acid to efficiently react with amines to afford amides. This method enables applications in amidation in both aqueous media and solid-phase peptide synthesis, peptide/protein modifications, and reactive lysines of a proteome
    开发了一种使用亲电锍的新型酰胺化策略,该锍在水性条件下可溶且稳定。锍可以活化硫代酸和羧酸,有效地与胺反应生成酰胺。该方法可用于水介质和固相肽合成中的酰胺化、肽/蛋白质修饰以及在 pH 10 的蛋白质组的反应性赖氨酸以及基于活性的蛋白质分析。还使用这种方法对 USP7-UBL2 结构域进行了肽配体定向标记。
  • Facile synthesis of a peptidic Au(<scp>i</scp>)-metalloamphiphile and its self-assembly into luminescent micelles in water
    作者:Benedict Kemper、Yana R. Hristova、Sebastian Tacke、Linda Stegemann、Laura S. van Bezouwen、Marc C. A. Stuart、Jürgen Klingauf、Cristian A. Strassert、Pol Besenius
    DOI:10.1039/c4cc03868a
    日期:——

    We report a short synthetic rout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peptidic Au(i)-metalloamphiphile which, in buffered environments of physiological ionic strength, self-assembles into luminescent micellar nanostructures of 14 nm in diameter.

    我们报告了一种用于制备肽类Au(i)-金属两性分子的简短合成路线,该分子在生理离子强度缓冲环境中自组装成直径为14纳米的发光胶束纳米结构。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ovel prodrugs of 2′-deoxy-2′-methylidenecytidine activated by membrane dipeptidase overexpressed in tumor tissues
    作者:Yasunori Kohchi、Kazuo Hattori、Nobuhiro Oikawa、Eisaku Mizuguchi、Yoshiaki Isshiki、Kohsuke Aso、Kiyoshi Yoshinari、Haruyoshi Shirai、Masanori Miwa、Yukiko Inagaki、Masako Ura、Kotaroh Ogawa、Hisafumi Okabe、Hideo Ishitsuka、Nobuo Shimma
    DOI:10.1016/j.bmcl.2007.01.066
    日期:2007.4
    DNA microarray analysis comparing human tumor tissues with normal tissues including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s resulted in identification of membrane dipeptidase as a prodrug activation enzyme. Novel prodrugs of 2'-deoxy-2'-methylidenecytidine (DMDC) including compound 23 that are activated by membrane dipeptidase (MDP) preferentially in tumor tissue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o generate the
    DNA微阵列分析将人肿瘤组织与包括造血祖细胞在内的正常组织进行比较,从而鉴定出膜二肽酶为前药激活酶。设计并合成了在肿瘤组织中优先被膜二肽酶(MDP)激活的包含化合物23的2'-脱氧-2'-亚甲基胞苷(DMDC)的新型前药,并在二肽键水解后产生了活性药物DMDC。通过自发环化的promoiety。
  • Cobalamin conjugates for anti-tumor therapy
    申请人:Weinshenker M. Ned
    公开号:US20050054607A1
    公开(公告)日:2005-03-10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cobalamin-drug conjugate suita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tumor related diseases. Cobalamin is indirectly covalently bound to an anti-tumor drug via a cleavable linker and one or more optional spacers. Cobalamin is covalently bound to a first spacer or the cleavable linker via the 5′-OH of the cobalamin ribose ring. The drug is bound to a second spacer of the cleavable linker via an existing or added functional group on the drug. After administration, the conjugate forms a complex with transcobalamin (any of its isoforms). The complex then binds to a receptor on a cell membrane and is taken up into the cell. Once in the cell, an intracellular enzyme cleaves the conjugate thereby releasing the drug. Depending up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onjugate, a particular class or type of intracellular enzyme affects the cleavage. Due to the high demand for cobalamin in growing cells, tumor cells typically take up a higher percentage of the conjugate than do normal non-growing cells. The conjugate of the invention advantageously provides a reduced systemic toxicity and enhanced efficacy as compared to a corresponding free drug.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治疗肿瘤相关疾病的钴胺素-药物结合物。钴胺素通过可切割的连接剂间接共价结合到抗肿瘤药物上,还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可选的间隔物。钴胺素通过其核糖环的5'-OH与第一间隔物或可切割连接剂共价结合。药物通过其现有或添加的功能基团与可切割连接剂的第二间隔物结合。在给药后,结合物与转钴胺素(其任何同工异构体)形成复合物。然后,该复合物结合到细胞膜上的受体并被细胞摄取。一旦进入细胞,细胞内酶将切割结合物,从而释放药物。根据结合物的结构,特定类别或类型的细胞内酶影响切割。由于生长细胞对钴胺素的需求量较高,肿瘤细胞通常摄取结合物的比例高于正常非生长细胞。本发明的结合物与相应的游离药物相比,具有较低的全身毒性和增强的疗效。
  • [EN] POLYCONJUGATES FOR DELIVERY OF RNAI TRIGGERS TO TUMOR CELLS IN VIVO<br/>[FR] POLYCONJUGUÉS POUR L'ADMINISTRATION DE DÉCLENCHEURS D'ARNI À DES CELLULES TUMORALES IN VIVO
    申请人:ARROWHEAD RES CORP
    公开号:WO2015021092A1
    公开(公告)日:2015-02-12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directed compositions for delivery of RNA interference (RNAi) triggers to integrin positive tumor cells in vivo. The compositions comprise RGD ligand- targeted amphipathic membrane active polyamines reversibly modified with enzyme cleavable dipeptide-amidobenzyl-carbonate masking agents. Modification masks membrane activity of the polymer while reversibility provides physiological responsiveness. The reversibly modified polyamines (dynamic polyconjugate or conjugate) are further covalently linked to an RNAi trigger.
    本发明涉及将RNA干扰(RNAi)触发物传递至体内整合素阳性肿瘤细胞的组合物。这些组合物包括以RGD配体为靶向的两性膜活性多胺,可逆地修饰为酶可切割二肽-酰胺基苄-碳酸酯掩蔽剂。修饰掩盖了聚合物的膜活性,而可逆性提供了生理响应性。这些可逆修饰的多胺(动态多共轭物或共轭物)进一步与RNAi触发物共价连接。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hnmr
mass
cnmr
ir
raman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2R,2''R)-(-)-2,2''-联吡咯烷 麦角甾-7,22-二烯-3-基亚油酸酯 马来酰亚胺霉素 马来酰亚胺基甲基-3-马来酰亚胺基丙酸酯 马来酰亚胺丙酰基-dPEG4-NHS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6-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24-丙酸 马来酰亚胺-酰胺-PEG12-丙酸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羧酸 马来酰亚胺-四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六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二聚乙二醇-丙酸叔丁酯 马来酰亚胺-三(乙烯乙二醇)-丙酸 马来酰亚胺-一聚乙二醇-羧酸 马来酰亚胺-一聚乙二醇-丙烯酸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PEG3-羟基 马来酰亚胺-PEG2-胺三氟醋酸盐 马来酰亚胺-PEG2-琥珀酰亚胺酯 马来酰亚胺 频哪醇硼酸酯 顺式4-甲基吡咯烷酮-3-醇盐酸盐 顺式3,4-二氨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 顺式-二甲基 1-苄基吡咯烷-3,4-二羧酸 顺式-N-[2-(2,6-二甲基-1-哌啶基)乙基]-2-氧代-4-苯基-1-吡咯烷乙酰胺 顺式-N-Boc-吡咯烷-3,4-二羧酸 顺式-5-苄基-2-叔丁氧羰基六氢吡咯并[3,4-c]吡咯 顺式-4-氧代-六氢-吡咯并[3,4-C]吡咯-2-甲酸叔丁酯 顺式-3-氟-4-羟基吡咯烷-1-羧酸叔丁酯 顺式-3-氟-4-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顺式-2-甲基六氢吡咯并[3,4-c]吡咯 顺式-2,5-二甲基吡咯烷 顺式-1-苄基-3,4-吡咯烷二甲酸二乙酯 顺式-(9CI)-3,4-二乙烯-1-(三氟乙酰基)-吡咯烷 顺-八氢环戊[c]吡咯-5-酮盐酸盐 非星匹宁 阿维巴坦中间体1 阿曲生坦中间体 阿曲生坦 间甲氧基苯乙腈 铂(2+)羟基乙酸酯-吡咯烷-3-胺(1:1:1) 钾2-氧代吡咯烷-1-磺酸酯 钠1-[(9E)-9-十八碳烯酰基氧基]-2,5-二氧代-3-吡咯烷磺酸酯 金刚烷-1-基(吡咯烷-1-基)甲酮 酸-1-吡咯烷-1,4-氨基-2-甲基-1,1,1-二甲基乙基酯,(2S,4R)- 酚丙氢吡咯 试剂3-Mercaptopropanyl-N-hydroxysuccinimideester 西他利酮 血红素酸 螺虫乙酯残留代谢物Mono-Hydroxy 萘吡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