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azovivin是一种新型ROCK抑制剂,在无细胞试验中IC50为0.5 μM。在单细胞分离后,它显著促进了人胚胎干细胞(hESC)的存活。
体外研究尽管对细胞增殖影响较小,但Thiazovivin治疗显著增强了人胚胎干细胞(hESCs)的存活率,使其被酶解后的存活率提高了30多倍。同时,这种处理均匀地维持了它们的多潜能性及其典型的集落形态和标志物表达,如碱性磷酸酶(ALP),以及正常的核型。
经过Thiazovivin处理的hESCs在几小时内显著增加了对基底膜或层粘连蛋白涂覆板的黏附能力,而对明胶涂覆的平板没有明显影响。Thiazovivin治疗还增加了细胞-ECM黏附介导的β1整合素活性,促进了生长因子协同作用以促进细胞存活。
除了激活整合素外,Thiazovivin还能通过E-钙黏蛋白介导的细胞间相互作用保护hESCs免受无基质条件下的死亡。它有效抑制了E-钙黏蛋白的内吞作用,从而稳定其在细胞表面,并恢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这对hESC在无ECM环境中的存活至关重要。
Thiazovivin(2 μM)抑制Rho相关的激酶(ROCK)活性,保护hESCs的效果与广泛使用的选择性ROCK抑制剂Y-27632(10 μM浓度下)相当,表明Rho-ROCK信号通路调节细胞-ECM和细胞间的黏附。此外,Thiazovivin (1 μM) 增加了CB单核细胞转化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的效率,提高了约10倍。
靶点Target | Value |
---|---|
ROCK (Cell-free assay) | ~0.5 μ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