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modin-8-O-β-D-glucosid | 23313-21-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modin-8-O-β-D-glucosid
英文别名
1,6-dihydroxy-3-methyl-8-[(2R,3S,4R,5R,6S)-3,4,5-trihydroxy-6-(hydroxymethyl)oxan-2-yl]oxyanthracene-9,10-dione
Emodin-8-O-β-D-glucosid化学式
CAS
23313-21-5
化学式
C21H20O10
mdl
——
分子量
432.384
InChiKey
HSWIRQIYASIOBE-WFMVXBL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19-220 °C
  • 沸点:
    798.7±60.0 °C(Predicted)
  • 密度:
    1.667±0.06 g/cm3(Predicted)
  • 溶解度:
    DMSO(轻微)、甲醇(轻微、加热)、水(轻微)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174
  • 氢给体数:
    6
  • 氢受体数:
    10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89090
  • WGK Germany:
    3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02,H315,H319,H335

SDS

SDS:9537c689a77c5126cec30dd416b486a5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简介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主要分布于蓼科何首乌、虎杖、掌叶大黄、豆科决明、狭叶番泻、唇形科碎米桠及葡萄科白蔹等多科属药用植物中。该化合物为蒽醌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菌和消炎活性。

医药应用

研发肝利胆药物将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对多种人体肿瘤细胞,包括肝癌和结直肠癌细胞,具有选择性的杀伤作用。该化合物可剂量依赖性地将人肝癌细胞阻滞在G2-M期,并诱导其发生凋亡,但不会影响正常人体细胞的活力和功能。因此,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具有高效抗肿瘤且低毒的特点。据此,它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及预防肿瘤发生的药物或食品。

制备

毛脉蓼块根100g粉碎后(过20目筛),置于圆底烧瓶中提取,加入80%工业乙醇热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为120分钟,料液比为1:3,提取三次,合并提取液,过滤、减压回收得到总提物。毛脉蓼总提物加水混悬,依次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减压回收得石油醚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乙酸乙酯部分经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9:1~3:2)梯度洗脱,用硅胶薄层色谱法检测,合并相同组分,分别得到大黄素和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前者经氯仿/甲醇溶液(5:2)重结晶得到0.94g纯品,后者经氯仿/甲醇溶液(1:1)重结晶得到4.05g纯品,含量分别为98.0%和99.5%。

化学性质

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为淡黄色粉末,可溶于甲醇、乙醇、DMSO等有机溶剂。它来源于何首乌及蓼科植物掌叶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用途

适用于含量测定/鉴定/药理实验等场合。

同类化合物

齐斯托醌 黄决明素 马普替林杂质E(N-甲基马普替林) 马普替林杂质D 马普替林 颜料黄199 颜料黄147 颜料黄123 颜料黄108 颜料红89 颜料红85 颜料红251 颜料红177 颜料紫27 顺式-1-(9-蒽基)-2-硝基乙烯 阿美蒽醌 阳离子蓝3RL 长蠕孢素 镁蒽四氢呋喃络合物 镁蒽 锈色洋地黄醌醇 锂钠2-[[4-[[3-[(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1-蒽基)氨基]-2,2-二甲基-丙基]氨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苯-1,4-二磺酸酯 锂胭脂红 链蠕孢素 铷离子载体I 铝洋红 铂(2+)二氯化1-({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蒽-9,10-二酮(1:1) 钾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4-({4-[乙酰基(乙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2-[(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9,10-二氢-1-蒽基)氨基]-4-{[2-(磺基氧基)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酯 钠1-氨基-9,10-二氢-4-[[4-(1,1-二甲基乙基)-2-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钠1-氨基-4-[(3-{[(4-甲基苯基)磺酰基]氨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3,4-二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1,3-苯并噻唑-2-基硫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醌茜隐色体 醌茜素 酸性蓝127:1 酸性紫48 酸性紫43 酸性兰62 酸性兰25 酸性兰182 酸性兰140 酸性兰138 酸性兰 129 透明蓝R 透明蓝AP 透明红FBL 透明紫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