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bromo-2,3,5-tris(methoxymethoxy)benzene | 1032336-00-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bromo-2,3,5-tris(methoxymethoxy)benzene
英文别名
——
1-bromo-2,3,5-tris(methoxymethoxy)benzene化学式
CAS
1032336-00-7
化学式
C12H17BrO6
mdl
——
分子量
337.167
InChiKey
IWJNEQFPKIEVI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9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55.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2-溴-6-甲氧基苯-1,4-二醇 2-bromo-6-methoxybenzene-1,4-diol 61654-67-9 C7H7BrO3 219.03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E,6E,10E)-(1-13C)geranylgeranyl bromide1-bromo-2,3,5-tris(methoxymethoxy)benzene正丁基锂 、 dilithium tetrachlorocupr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2.67h, 以78%的产率得到1-(E,E,E)-[1'-(13)C]geranylgeranyl-2,3,5-tris(methoxymethoxy)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香菇(Boletales)中三齿苯醌及相关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物合成研究
    摘要:
    Tridentoquinone (1) 是 Suillus tridentinus 的主要色素,伴随着已知的类萜类 bolegrevilol (3) 和二聚体三齿红素 (5)。通过对相应的 (-)-樟脑酸酯进行单晶 X 射线分析,明确确定了 1 的绝对构型。5 的结构通过包括 2D INADEQUATE 实验在内的 2D NMR 技术阐明。用 [1-13C] 标记的 4-羟基苯甲酸 (6*) 和 3,4-二羟基苯甲酸 (7*) 进行喂养实验证明,这些前体已被纳入所有三种代谢物中。三齿醌 (1) 在 C-1 处被单标记,表明通过 2-香叶基香叶基-6-羟基苯醌 (10) 的氧化环化形成 ansa 环。从蘑菇提取物中分离出预期的中间体脱氧三齿醌 (11) 支持了这一点。三齿红素 (5) 可以通过将前体 10 添加到三齿醌 (1) 中形成。这一假设得到了 1 和 1,4-苯醌在体外形成的类似产物
    DOI:
    10.1002/ejoc.200700908
  • 作为产物:
    描述:
    2-溴-6-甲氧基苯-1,4-二醇氯甲基甲基醚三溴化硼甲醇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酸乙酯 为溶剂, 以82%的产率得到1-bromo-2,3,5-tris(methoxymethoxy)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香菇(Boletales)中三齿苯醌及相关亚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和生物合成研究
    摘要:
    Tridentoquinone (1) 是 Suillus tridentinus 的主要色素,伴随着已知的类萜类 bolegrevilol (3) 和二聚体三齿红素 (5)。通过对相应的 (-)-樟脑酸酯进行单晶 X 射线分析,明确确定了 1 的绝对构型。5 的结构通过包括 2D INADEQUATE 实验在内的 2D NMR 技术阐明。用 [1-13C] 标记的 4-羟基苯甲酸 (6*) 和 3,4-二羟基苯甲酸 (7*) 进行喂养实验证明,这些前体已被纳入所有三种代谢物中。三齿醌 (1) 在 C-1 处被单标记,表明通过 2-香叶基香叶基-6-羟基苯醌 (10) 的氧化环化形成 ansa 环。从蘑菇提取物中分离出预期的中间体脱氧三齿醌 (11) 支持了这一点。三齿红素 (5) 可以通过将前体 10 添加到三齿醌 (1) 中形成。这一假设得到了 1 和 1,4-苯醌在体外形成的类似产物
    DOI:
    10.1002/ejoc.2007009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udies on the Structure and Biosynthesis of Tridentoquinone and Related Meroterpenoids from the MushroomSuillus tridentinus (Boletales)
    作者:Martin Lang、Andrea Mühlbauer、Claudia Gräf、Jürgen Beyer、Susanne Lang-Fugmann、Kurt Polborn、Wolfgang Steglich
    DOI:10.1002/ejoc.200700908
    日期:2008.2
    Tridentoquinone (1), the main pigment of Suillus tridentinus, is accompanied by the known meroterpenoid bolegrevilol (3) and a dimer, tridentorubin (5).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 of 1 was unambiguously established by a single-crystal X-ray analy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camphanoate. The structure of 5 was elucidated by 2D NMR techniques including a 2D INADEQUATE experiment. Feeding experiments
    Tridentoquinone (1) 是 Suillus tridentinus 的主要色素,伴随着已知的类萜类 bolegrevilol (3) 和二聚体三齿红素 (5)。通过对相应的 (-)-樟脑酸酯进行单晶 X 射线分析,明确确定了 1 的绝对构型。5 的结构通过包括 2D INADEQUATE 实验在内的 2D NMR 技术阐明。用 [1-13C] 标记的 4-羟基苯甲酸 (6*) 和 3,4-二羟基苯甲酸 (7*) 进行喂养实验证明,这些前体已被纳入所有三种代谢物中。三齿醌 (1) 在 C-1 处被单标记,表明通过 2-香叶基香叶基-6-羟基苯醌 (10) 的氧化环化形成 ansa 环。从蘑菇提取物中分离出预期的中间体脱氧三齿醌 (11) 支持了这一点。三齿红素 (5) 可以通过将前体 10 添加到三齿醌 (1) 中形成。这一假设得到了 1 和 1,4-苯醌在体外形成的类似产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