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tyryl 2-pyrimidyl sulf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tyryl 2-pyrimidyl sulfide
英文别名
2-(styrylthio)pyrimidine;2-[(E)-2-phenylethenyl]sulfanylpyrimidine
styryl 2-pyrimidyl sulf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2H10N2S
mdl
——
分子量
214.291
InChiKey
ABRHXHAIHBQLMA-JXMROGB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1.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甲氧基苯基溴化镁 、 styryl 2-pyrimidyl sulfideiron(III)-acetylacet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59%的产率得到1-甲氧基-4-((E)-苯乙烯基)-苯
    参考文献:
    名称:
    铁催化的烯基硫与格氏试剂的交叉偶联。
    摘要:
    [反应:见正文]描述了链烯基硫化物与格利雅试剂的铁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尽管交叉偶联在烯基-S键上有效进行,但几乎没有在芳基-S键上发生交叉偶联,证​​明了铁催化的独特选择性。还描述了潜在地配位2-嘧啶基对硫的有益作用。
    DOI:
    10.1021/ol047504c
  • 作为产物:
    描述:
    邻氯乙苯2-氯蒽醌 、 cobalt(II) diacetate tetrahydrate 、 potassium carbonate二甲基乙二醛肟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9.0h, 生成 2-(styrylthio)pyrimidine 、 styryl 2-pyrimidyl sulf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有机光氧化还原/钴双催化实现脂肪族化合物的位点选择性无受体脱氢
    摘要:
    脂肪族催化脱氢 (CDA) 在有机合成中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充分探索。已知的均相 CDA 系统通常需要使用牺牲氢受体(或氧化剂)、贵金属催化剂和苛刻的反应条件,因此将大多数现有方法限制为非或低官能化烷烃的脱氢。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种可见光驱动的双催化剂系统,该系统由廉价的有机光氧化还原和贱金属催化剂组成,用于室温、无受体 CDA (Al-CDA)。该过程由光激发的 2-氯蒽醌引发,涉及脂肪族的 H 原子转移 (HAT) 形成烷基自由基,然后与钴肟反应生成烯烃和 H 2. 这种操作简单的方法能够将容易获得的化学原料直接脱氢成多种官能化的烯烃。例如,我们首次证明了硫醚和酰胺在无氧化剂条件下分别脱饱和为烯基硫醚和烯酰胺。此外,14 种生物相关分子和药物成分的后期脱氢和合成说明了该系统卓越的位点选择性和官能团耐受性。机理研究揭示了双重 HAT 过程,并提供了对反应性和位点选择性起源的见解。
    DOI:
    10.1021/jacs.1c0547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KVORTSOVA, G. G.;STEPANOVA, Z. V.;ANDRIYANKOVA, L. V.;VORONOV, V. K., ZH. OBSHCH. XIMII, 1982, 52, N 7, 1625-1631
    作者:SKVORTSOVA, G. G.、STEPANOVA, Z. V.、ANDRIYANKOVA, L. V.、VORONOV, V. K.
    DOI:——
    日期:——
  • Site-Selective Acceptorless Dehydrogenation of Aliphatics Enabled by Organophotoredox/Cobalt Dual Catalysis
    作者:Min-Jie Zhou、Lei Zhang、Guixia Liu、Chen Xu、Zheng Huang
    DOI:10.1021/jacs.1c05479
    日期:2021.10.13
    cobaloxime to produce olefins and H2. This operationally simple method enables direct dehydrogenation of readily available chemical feedstocks to diversely functionalized olefins. For example, we demonstr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oxidant-free desaturation of thioethers and amides to alkenyl sulfides and enamides,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system’s exceptional site selectivity and functional group
    脂肪族催化脱氢 (CDA) 在有机合成中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充分探索。已知的均相 CDA 系统通常需要使用牺牲氢受体(或氧化剂)、贵金属催化剂和苛刻的反应条件,因此将大多数现有方法限制为非或低官能化烷烃的脱氢。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种可见光驱动的双催化剂系统,该系统由廉价的有机光氧化还原和贱金属催化剂组成,用于室温、无受体 CDA (Al-CDA)。该过程由光激发的 2-氯蒽醌引发,涉及脂肪族的 H 原子转移 (HAT) 形成烷基自由基,然后与钴肟反应生成烯烃和 H 2. 这种操作简单的方法能够将容易获得的化学原料直接脱氢成多种官能化的烯烃。例如,我们首次证明了硫醚和酰胺在无氧化剂条件下分别脱饱和为烯基硫醚和烯酰胺。此外,14 种生物相关分子和药物成分的后期脱氢和合成说明了该系统卓越的位点选择性和官能团耐受性。机理研究揭示了双重 HAT 过程,并提供了对反应性和位点选择性起源的见解。
  • Iron-Catalyzed Cross-Coupling of Alkenyl Sulfides with Grignard Reagents
    作者:Kenichiro Itami、Shohei Higashi、Masahiro Mineno、Jun-ichi Yoshida
    DOI:10.1021/ol047504c
    日期:2005.3.1
    [reaction: see text] The iron-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 alkenyl sulfides with Grignard reagents is described. While the cross-coupling proceeds efficiently at alkenyl-S bonds, almost no cross-coupling takes place at aryl-S bonds, attesting to a unique selectivity of iron catalysi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potentially coordinating 2-pyrimidyl group on sulfur is also described.
    [反应:见正文]描述了链烯基硫化物与格利雅试剂的铁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尽管交叉偶联在烯基-S键上有效进行,但几乎没有在芳基-S键上发生交叉偶联,证​​明了铁催化的独特选择性。还描述了潜在地配位2-嘧啶基对硫的有益作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