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3,4-tetrahydro-5,7-dimethoxyquinoline | 250156-4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3,4-tetrahydro-5,7-dimethoxyquinoline
英文别名
5,7-Dimethoxy-1,2,3,4-tetrahydroquinoline
1,2,3,4-tetrahydro-5,7-dimethoxyquinoline化学式
CAS
250156-42-4
化学式
C11H15NO2
mdl
——
分子量
193.246
InChiKey
AJDOKGRDXNRWB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5
  • 拓扑面积:
    30.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5-二甲氧基-苯基)-(3-苯基硫烷基-丙基)-胺sodium hydroxide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sodium periodate乙酸酐 、 nickel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2.5h, 生成 1,2,3,4-tetrahydro-5,7-dimethoxy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A Novel Synthesis of 1,2,3,4-Tetrahydroquinolines via Pummerer-Type Reaction of N-Aryl-N-((phenylsulfinyl)propyl)formamide.
    摘要:
    以 N-芳基-N-[(苯亚磺酰基)丙基]甲酰胺 7 的分子内环化为关键步骤,利用 Pummerer 反应合成了苯环上带有两个和三个甲氧基的 1、2、3、4-四氢喹啉(TQs)13。反应采用三氟乙酸酐(TFAA)(方法 A)或 TFAA-BF3-Et2O(方法 B)进行。当苯环上的反应中心被甲氧基电子激活时,4-PhSTQs 8 的环化反应进行得非常有效。在正位和对位有两个 OMe 基团的亚砜 7e 的反应中,观察到了不同的环化反应,生成了 1,5-苯并硫氮杂卓衍生物 9,这表明苯环的高不亲水性导致在环化生成 4-PhSTQs 8 之前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反应。这条从甲氧基苯胺开始的路线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 TQ 合成方法。
    DOI:
    10.1248/cpb.47.126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ovel Synthesis of 1,2,3,4-Tetrahydroquinolines via Pummerer-Type Reaction of N-Aryl-N-((phenylsulfinyl)propyl)formamide.
    作者:Jun TODA、Michiya SAKAGAMI、Takehiro SANO
    DOI:10.1248/cpb.47.1269
    日期:——
    A synthesis of 1, 2, 3, 4-tetrahydroquinolines (TQs) 13 with two and three methoxyl groups on the benzene ring, was achieved via intramolecular cyclization of N-aryl-N-[(phenylsulfinyl)propyl]formamides 7 utilizing the Pummerer reaction as a key step. The reaction was carried out by using trifluoroacetic anhydride (TFAA)(method A) or TFAA-BF3·Et2O (method B). The cyclization to 4-PhSTQs 8 proceeded effectively when the reaction center at the benzene ring was electronically activated by a methoxyl group. In the reaction of sulfoxide 7e having two OMe groups in the ortho- and para-positions, a different cyclization reaction leading to 1, 5-benzothiazepine derivative 9 was observed, indicating that the high uncleophilicity of the benzene ring caused the unexpected reaction prior to cyclization to 4-PhSTQs 8. This route starting from methoxyanilines provides an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method of TQ synthesis.
    以 N-芳基-N-[(苯亚磺酰基)丙基]甲酰胺 7 的分子内环化为关键步骤,利用 Pummerer 反应合成了苯环上带有两个和三个甲氧基的 1、2、3、4-四氢喹啉(TQs)13。反应采用三氟乙酸酐(TFAA)(方法 A)或 TFAA-BF3-Et2O(方法 B)进行。当苯环上的反应中心被甲氧基电子激活时,4-PhSTQs 8 的环化反应进行得非常有效。在正位和对位有两个 OMe 基团的亚砜 7e 的反应中,观察到了不同的环化反应,生成了 1,5-苯并硫氮杂卓衍生物 9,这表明苯环的高不亲水性导致在环化生成 4-PhSTQs 8 之前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反应。这条从甲氧基苯胺开始的路线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 TQ 合成方法。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