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5-acetyl-6-((4-cinnamoylphenylamino)methyl)-1-methyl-4-phenyl-3,4-dihydropyrimidin-2(1H)-o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5-acetyl-6-((4-cinnamoylphenylamino)methyl)-1-methyl-4-phenyl-3,4-dihydropyrimidin-2(1H)-one
英文别名
5-acetyl-3-methyl-6-phenyl-4-[[4-[(E)-3-phenylprop-2-enoyl]anilino]methyl]-1,6-dihydropyrimidin-2-one
(E)-5-acetyl-6-((4-cinnamoylphenylamino)methyl)-1-methyl-4-phenyl-3,4-dihydropyrimidin-2(1H)-o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9H27N3O3
mdl
——
分子量
465.552
InChiKey
AQUDOTUBCSUMSI-QGOAFFKA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
  • 重原子数:
    35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78.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结构的药物化学驱动策略,将取代的二氢嘧啶设计为潜在的抗疟药。
    摘要:
    为了探索新型和更有效的抗风白蚁化合物以使目前的抑制剂多样化,我们采用了药物化学驱动的策略来合成具有二氢嘧啶和查耳酮的共同药理学特征的新型支架,作为目前研究的抗风白蚁化合物。基于报道的来自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major)的蝶啶还原酶1(PTR1)的X射线结构,我们设计了许多基于二氢嘧啶的衍生物,以在PTR1活性位点进行特异性相互作用。我们的先导化合物8i对L. Major和Leishmania donovani的前鞭毛体显示出有效的体外抗疟药活性,IC50值分别为0.47杯/毫升和1.5杯/毫升。出色的体外活性最终表明,我们的先导化合物足以根除内脏和局部利什曼病。此外,还进行了对接分析和计算机模拟ADMET。预测的分子特性支持了我们的实验分析,即这些化合物具有消除内脏和局部利什曼病的潜力。
    DOI:
    10.1016/j.ejmech.2016.03.0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e based medicinal chemistry-driven strategy to design substituted dihydropyrimidines as potential antileishmanial agents
    作者:Umer Rashid、Riffat Sultana、Nargis Shaheen、Syed Fahad Hassan、Farhana Yaqoob、Muhammad Jawad Ahmad、Fatima Iftikhar、Nighat Sultana、Saba Asghar、Masoom Yasinzai、Farzana Latif Ansari、Naveeda Akhter Qureshi
    DOI:10.1016/j.ejmech.2016.03.022
    日期:2016.6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novel and more potent antileishmanial compounds to diversify the current inhibitors, we pursued a medicinal chemistry-driven strategy to synthesize novel scaffolds with common pharmacophoric features of dihydropyrimidine and chalcone as current investigational antileishmanial compounds. Based on the reported X-ray structure of Pteridine reductase 1 (PTR1) from Leishmania major
    为了探索新型和更有效的抗风白蚁化合物以使目前的抑制剂多样化,我们采用了药物化学驱动的策略来合成具有二氢嘧啶和查耳酮的共同药理学特征的新型支架,作为目前研究的抗风白蚁化合物。基于报道的来自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major)的蝶啶还原酶1(PTR1)的X射线结构,我们设计了许多基于二氢嘧啶的衍生物,以在PTR1活性位点进行特异性相互作用。我们的先导化合物8i对L. Major和Leishmania donovani的前鞭毛体显示出有效的体外抗疟药活性,IC50值分别为0.47杯/毫升和1.5杯/毫升。出色的体外活性最终表明,我们的先导化合物足以根除内脏和局部利什曼病。此外,还进行了对接分析和计算机模拟ADMET。预测的分子特性支持了我们的实验分析,即这些化合物具有消除内脏和局部利什曼病的潜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