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5'-(1,4-phenylene)bis(1,3,4-thiadiazol-2-am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5'-(1,4-phenylene)bis(1,3,4-thiadiazol-2-amine)
英文别名
1,4-bis(2-amino-1,3,4-thiadiazolyl)benzene;5-[4-(5-amino-1,3,4-thiadiazol-2-yl)phenyl]-1,3,4-thiadiazol-2-amine
5,5'-(1,4-phenylene)bis(1,3,4-thiadiazol-2-am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0H8N6S2
mdl
——
分子量
276.346
InChiKey
BHJOHSUULHXMN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60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8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5'-(1,4-phenylene)bis(1,3,4-thiadiazol-2-amine)硫酸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溶剂黄146丙酸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 1,3,4-噻二唑的新型偶氮染料:合成、表征及其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和抗氧化剂的应用
    摘要:
    :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了四种基于噻二唑的新型供体-受体-π-受体-供体结构抗氧化染料的重要特征、电化学、光学和热稳定性。这四种染料以芳基氨基为给体,两个 1,3,4-噻二唑分子为受体,偶氮和苯基为 π 间隔物。研究和讨论了不同芳基氨基取代基作为给体基团对优化分子、几何特性、光学特性和电子特性的影响。这些偶氮染料是通过重氮化 1,4-双(2-氨基-1,3,4-噻二唑)苯并与不同的芳香族化合物偶联合成的,并通过紫外光谱、1H NMR、FTIR 和元素分析确认了它们的结构。有趣的是,这些化合物被证明对润滑剂和抗氧化剂同样重要。对这些染料进行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量子计算,可获得与其电池高性能相关的全面信息。通过简单的溶液旋涂制造工艺,基于电子供体基底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功率转换效率(PCE)达到 5.3%,开路电压高达 0.93。所制备的偶氮日的效率与抑制基础油氧化有关。
    DOI:
    10.21608/ejchem.2022.161916.6960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超声波辐射作为绿色有效的一锅法制备新型双-2-氨基-1,3,4-氧杂(噻)二唑和双四唑系列
    摘要:
    在有效且直接的转化中,双缩氨基脲和双缩氨基硫脲被转化为多种新型取代的双-2-氨基-1,3,4-恶二唑和双-2-氨基-1,3 ...
    DOI:
    10.24820/ark.5550190.p010.19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icelle nano-reactors as mediators of water-insoluble ligand complexation with Cu(II) ions in aqueous medium
    作者:Ragıp Adıgüzel、Senay Taşcıoğlu
    DOI:10.2478/s11696-012-0283-7
    日期:2013.1.1
    4-bis(2-amino-1,3,4-thiadiazolyl)benzene ligands with Cu(II) ions was achieved in the sodium bis(2-ethylhexyl)sulfosuccinate (AOT)-heptane-water reverse micellar system at the hydration ratio of 15.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OT normal micelles cause a change in the reaction mechanism together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omplex formation. The observed micellar effects were rationalized on basis of the properties
    溶性和不溶性反应物之间的络合反应显示在性介质中,在存在正常或反向表面活性剂胶束的情况下发生,与纯有机溶剂相比,在较低温度下的收率明显更高。新型不溶性双(2-氨基-1,3,4-噻二唑基)甲烷和1,4-双(2-氨基-1,3,4-噻二唑基)苯配体与Cu络合的产率提高最高(II)在合比为15的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AOT)-庚烷-逆胶束系统中获得离子。结果表明,AOT正常胶束会导致反应机理发生变化,并且增强复合物的形成。根据本体溶剂,表面活性剂和配体的性质合理化了观察到的胶束效应 考虑反胶束的溶剂化和合比。结果证明了复杂产率对胶束核心中量的依赖性,因此也对胶束核心中的性质具有依赖性,这表明可以通过优化合比来最大化产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