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acetylphenyl 4-chlorobutano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acetylphenyl 4-chlorobutanoate
英文别名
(3-Acetylphenyl) 4-chlorobutanoate
3-acetylphenyl 4-chlorobutano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2H13ClO3
mdl
——
分子量
240.686
InChiKey
KWEBILHSZYPAR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4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CH566963
    摘要:
    公开号:
  • 作为产物:
    描述:
    3-羟基苯乙酮4-氯丁酰氯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5h, 以87.6%的产率得到3-acetylphenyl 4-chlorobut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绿假单胞菌中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的卤代呋喃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评估。
    摘要:
    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的生物膜形成受群体感应现象(QS)调控。从5-羟基-3,4-卤代-5H-呋喃-2-酮开始,设计并合成了带有烷基链,乙烯基溴或芳香环的类似物。测定化合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并在低于MIC的不同浓度下测定生物膜抑制率。C-5芳香族取代的呋喃酮在铜绿假单胞菌中显示出显着的生物膜形成以及对毒力因子产生的抑制作用。荧光报告分析确定了活性最高的化合物29的QS调节机制。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仅通过抑制生物膜形成来对抗耐药菌菌株的新型候选药物。
    DOI:
    10.1016/j.ejps.2019.10505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2061864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 US4010191A
    申请人:——
    公开号:US4010191A
    公开(公告)日:1977-03-01
  • CH566963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 Design,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halogenated furanone derivatives as 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
    作者:Yiqun Chang、Peng-Cheng Wang、Hong-Ming Ma、Si-Yu Chen、Yu-Hang Fu、Yuan-Yuan Liu、Xuan Wang、Guang-Chao Yu、Tao Huang、David E. Hibbs、Hai-Bo Zhou、Wei-Min Chen、Jing Lin、Chao Wang、Jun-Xia Zheng、Ping-Hua Sun
    DOI:10.1016/j.ejps.2019.105058
    日期:2019.12
    The biofilm forma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 aeruginosa) is regulated by a phenomenon of quorum sensing (QS). With 5-hydroxyl-3,4-halogenated-5H-furan-2-ones as beginning, analogs bearing alkyl chains, vinyl bromide, or aromatic ring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of the compounds against P. aeruginosa was assayed and the biofilm inhibition ratio was
    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的生物膜形成受群体感应现象(QS)调控。从5-羟基-3,4-卤代-5H-呋喃-2-酮开始,设计并合成了带有烷基链,乙烯基溴或芳香环的类似物。测定化合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并在低于MIC的不同浓度下测定生物膜抑制率。C-5芳香族取代的呋喃酮在铜绿假单胞菌中显示出显着的生物膜形成以及对毒力因子产生的抑制作用。荧光报告分析确定了活性最高的化合物29的QS调节机制。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仅通过抑制生物膜形成来对抗耐药菌菌株的新型候选药物。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