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4,5-trihexyloxybenzyl alcohol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5-trihexyloxybenzyl alcohol
英文别名
3,4,5-tris(hexyloxy)benzyl alcohol;(3,4,5-Trihexoxyphenyl)methanol
3,4,5-trihexyloxybenzyl alcohol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5H44O4
mdl
——
分子量
408.622
InChiKey
QVIZJEKIBGHFH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
  • 重原子数:
    29
  • 可旋转键数:
    19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6
  • 拓扑面积:
    47.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使用胶束辅助的基于活性的蛋白质标记技术合理设计超分子动态蛋白质组件
    摘要:
    在生物系统中,蛋白质自组装成高阶超结构是普遍存在的。包括计算和合理设计策略在内的遗传方法正在成为一种强大的方法,可用于设计具有高精度和高保真度的合成蛋白复合物。尽管有用,但大多数报道的蛋白质复合物缺乏动态行为,这可能限制了它们的潜在应用。相反,使用化学策略进行蛋白质工程设计为设计具有刺激响应功能和适应行为的蛋白质复合物提供了极好的可能性。但是,基于化学策略的设计不准确,因此会产生难以表征的多分散样品。这里,我们描述了通过超分子化学策略构建蛋白质复合物的简单设计原理。已经开发了一种基于胶束的基于活性的蛋白质标记技术来合成面部两亲合成蛋白的文库,该文库通过疏水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蛋白质复合物。所提出的方法适合于合成分子量和尺寸可与天然存在的蛋白质笼子相媲美的蛋白质复合物文库。设计的蛋白质复合物显示出丰富的结构多样性,低聚状态,大小和表面电荷,可以通过大分子设计进行工程设计。
    DOI:
    10.1002/chem.201802824
  • 作为产物:
    描述:
    没食子酸甲酯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四丁基溴化铵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丙酮 为溶剂, 生成 3,4,5-trihexyloxybenzyl alcohol
    参考文献:
    名称:
    控制氰基芪类发光液晶中光致发光和光热效应的平衡
    摘要:
    发光液晶 (LLC) 的分子运动对荧光发射和发热有显着影响。在本文中,合成了一系列基于氰基芪的 LLC(CS:CS1-6、CS1-12、CS2-6 和 CS2-12),以研究光致发光和光热效应如何平衡。在这些材料中,由单烷基链包围的介晶形成了具有不同烷基尾长的对映向列相(CS1-6)或近晶C相(CS1-12)。当单个脂肪链被小树枝取代时,形成室温(RT)单向六方柱状相(CS2-12)或分子液体(CS2-6)。结果表明,所有这些材料都表现出高效发射,最高量子产率达到59.0%。通过将 CSs 分散到市售的 RT 液晶矩阵 8CB 中,可以有效地调节光致发光和光热效应,其输出显着提高了 63.2% 的光热转换效率。此外,光热可以快速触发掺杂CSs的8CB的近晶A-向列-各向同性序列跃迁。这项工作为调整LLC材料的光致发光和光热性能的平衡铺平了道路。
    DOI:
    10.1002/cjoc.20210075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fluence of alkoxy tail length on the phase behaviour of mesogen-jacketed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 with fan-shaped pendants
    作者:Chang-An Yang、Guo Wang、He Lou Xie、Hai Liang Zhang
    DOI:10.1016/j.polymer.2010.08.007
    日期:2010.9
    synthesized. Then, their corresponding polymers P-tri-OCmH2m + 1 (m = 1, 2, 4, 6, 8, 10, 12) were synthesized by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monomers was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1H NMR and 13C NMR. The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mers was performed with 1H NMR,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polymers was investigated by thermogravimetric
    一系列2、5-双[[3、4、5-三烷氧基苄基)氧羰基]苯乙烯的新单体(表示为M-tri-OC m H 2m  +  1,m  = 1,2,4,4,6,8 ,10、12,其中m表示烷氧基中的碳原子数)被设计并合成。然后, 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它们相应的聚合物P-tri-OC m H 2m  +1(m = 1、2、4、6、8、10、12)。单体的化学结构通过元素分析,1 H NMR和13 C NMR确认。用1对聚合物进行分子表征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法(GPC)。通过热重分析(TGA)研究了聚合物的热稳定性。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偏振光显微镜(PLM),一维和二维(一维和二维)广角X射线衍射(WAXD)研究了相结构和跃迁行为。我们发现,P-三OC米ħ 2米 + 1(米 短= 1,2)ñ -烷氧基的取代基的尾部形式柱状向列型(Φ Ñ)相; 与烷氧基尾部的增加的长度,P-三OC米ħ 2米 +
  • Tunable Superstructures of Dendronized Graphene Nanoribbons in Liquid Phase
    作者:Fugui Xu、Chunyang Yu、Alexander Tries、Heng Zhang、Mathias Kläui、Kristoffer Basse、Michael Ryan Hansen、Nerea Bilbao、Mischa Bonn、Hai I. Wang、Yiyong Mai
    DOI:10.1021/jacs.9b04927
    日期:2019.7.17
    communication, we report the first synthesis of structurally well-defined GNRs functionalized with dendritic polymers. The resultant GNRs possess grafting ratios of 0.59-0.68 for the dendrons of different generations. Remarkably, the precise 3D branched conformation of the grafted dendrons affords the GNRs unprecedented 1D supramolecular self-assembly behavior in tetrahydrofuran (THF), yielding nanowires
    在这篇通讯中,我们报告了用树枝状聚合物功能化的结构明确的 GNR 的首次合成。所得的 GNR 对不同世代的树突具有 0.59-0.68 的接枝率。值得注意的是,接枝树突的精确 3D 分支构象为 GNR 在四氢呋喃 (THF) 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一维超分子自组装行为,根据树突的尺寸产生纳米线、螺旋和纳米纤维。THF 中的 GNR 超结构表现出近红外吸收,最大值在 650 到 700 nm 之间,产生 1.2-1.3 eV 的光学带隙。超快光电导分析表明,螺旋结构在三个超结构系统中表现出最长的自由载流子(3.5 ps)和激子寿命(数百 ps)。
  • Elucida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i>Pm</i>$\bar 3$<i>n</i>Cubic Phase of Supramolecular Dendrimers through the Modification of their Aliphatic to Aromatic Volume Ratio
    作者:Virgil Percec、Mihai Peterca、Yusuke Tsuda、Brad M. Rosen、Satoshi Uchida、Mohammad R. Imam、Goran Ungar、Paul A. Heiney
    DOI:10.1002/chem.200901324
    日期:2009.9.14
    lattices generated from the supramolecular dendrimers demonstrated that the volume of the aromatic core of the spherical dendrimers is not dependent on the number of carbon atoms from their alkyl groups. This result facilitate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verage values of the absolute electron density of the aliphatic and aromatic domains of the spherical supramolecular dendrimers. The relative intensity of
    报道了自组装成球形超分子树状大分子的第二代圆锥形树突的文库的合成,结构和逆向结构分析。该文库由具有包含4至16个碳原子的n烷基的两亲树突组成。在其正烷基中含有6至16个碳原子的树枝状分子自组装成球形超分子树枝状大分子,这些树枝状大分子在Pm n立方晶格中自组织。Pm n的结构和后结构分析由超分子树枝状聚合物产生的晶格表明,球形树枝状聚合物的芳族核的体积不取决于其烷基中碳原子的数目。该结果促进了球形超分子树状大分子的脂族和芳族域的绝对电子密度的平均值的计算。所述的较高阶的衍射峰的相对强度PM Ñ晶格随着由碳原子数在介导球体的脂族部分的体积Ñ -烷基基团减少。这项研究表明Pm n高阶衍射峰的相对强度最大增加 非空心超分子树状聚合物产生的晶格。
  • Rational Design of Supramolecular Dynamic Protein Assemblies by Using a Micelle-Assisted Activity-Based Protein-Labeling Technology
    作者:Britto S. Sandanaraj、Mullapudi Mohan Reddy、Pavankumar Janardhan Bhandari、Sugam Kumar、Vinod K. Aswal
    DOI:10.1002/chem.201802824
    日期:2018.10.26
    self‐assembly of proteins into higher‐order superstructures is ubiquitous in biological systems. Genetic methods comprising both computational and rational design strategies are emerging as powerful methods for the design of synthetic protein complexes with high accuracy and fidelity. Although useful, most of the reported protein complexes lack a dynamic behavior, which may limit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在生物系统中,蛋白质自组装成高阶超结构是普遍存在的。包括计算和合理设计策略在内的遗传方法正在成为一种强大的方法,可用于设计具有高精度和高保真度的合成蛋白复合物。尽管有用,但大多数报道的蛋白质复合物缺乏动态行为,这可能限制了它们的潜在应用。相反,使用化学策略进行蛋白质工程设计为设计具有刺激响应功能和适应行为的蛋白质复合物提供了极好的可能性。但是,基于化学策略的设计不准确,因此会产生难以表征的多分散样品。这里,我们描述了通过超分子化学策略构建蛋白质复合物的简单设计原理。已经开发了一种基于胶束的基于活性的蛋白质标记技术来合成面部两亲合成蛋白的文库,该文库通过疏水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蛋白质复合物。所提出的方法适合于合成分子量和尺寸可与天然存在的蛋白质笼子相媲美的蛋白质复合物文库。设计的蛋白质复合物显示出丰富的结构多样性,低聚状态,大小和表面电荷,可以通过大分子设计进行工程设计。
  • <i>s</i>-Triazine-Based Functional Discotic Liquid Crystals: Synthesis, Mesomorphism and Photoluminescence
    作者:B. N. Veerabhadraswamy、Hashambi K. Dambal、D. S. Shankar Rao、C. V. Yelamaggad
    DOI:10.1002/cphc.201600280
    日期:2016.7.18
    Examination of the phase transitional properties by several complementary techniques evidenced self‐assembly into a hexagonal columnar phase, occurring over wide and reasonable thermal ranges. The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oth in solution and in the fluid/frozen columnar states by UV/Vis absorption and phot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emission spectra obtained as a fun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设计,合成和表征了一系列新的C 3对称,π共轭分子。将所述材料从电子接受衍生小号嗪,共价附加到供电子苯乙烯基苯臂,并通过与三膦酸酯的三倍缩合的方法在以高纯度优异的产率容易地制备ÑHorner-Wadsworth-Emmons反应条件下的链烷氧基苯甲醛。通过几种补充技术对相变性质的研究证明了自组装成六方柱状相的过程,发生在较宽且合理的温度范围内。通过UV / Vis吸收和光致发光光谱学研究了溶液和流体/冻结柱状状态下的光物理性质。根据温度获得的发射光谱排除了较大色谱柱的破裂和无辐射的热活化过程。在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像的帮助下,对玻璃态柱状薄膜进行了研究,该薄膜解释了保守的荧光,无缺陷的取向和冻结的离子种类,提出包括纤维状结构的均质颗粒形态。拉曼光谱清楚地表明了固态和冷冻柱状薄膜的表面形态和双折射的差异。电化学研究表明,LUMO能量为-4.0 eV。因此,本文提出的盘状图案满足有机材料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