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methyl-N-(trifluoromethyl)benzam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methyl-N-(trifluorometh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
N-methyl-N-(trifluoromethyl)benzam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9H8F3NO
mdl
——
分子量
203.164
InChiKey
NFANJNUFLJWJC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甲酸吡啶草酰氯 、 silver fluoride 、 N,N-二甲基甲酰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N-methyl-N-(trifluorometh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羧酸合成 N-三氟甲基酰胺
    摘要:
    在生物分子、药物和农用化学品中发现的含酰胺分子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它们的衍生化代表了氟化学的重要方法学目标。三氟甲基酰胺已成为药物化合物中常见的重要官能团。迄今为止,还没有从丰富的有机羧酸衍生物合成N-三氟甲基酰胺的策略,有机羧酸衍生物是酰胺合成的理想原料。在这里,我们报告了N的合成-三氟甲基酰胺从羧酸卤化物和酯在温和条件下通过异硫氰酸酯在氟化银存在下在室温下。通过这种策略,异硫氰酸酯用 AgF 脱硫,然后将形成的衍生物酰化以提供N-三氟甲基酰胺,包括以前无法获得的结构。该方法适用范围广,凭借两个反应伙伴的多样性和可用性,为快速生成N-三氟甲基酰胺提供了平台,并应在高级中间体的改性中找到应用。
    DOI:
    10.1016/j.chempr.2021.07.00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cp> Silver‐Mediated <i>N</i> ‐Trifluoromethylation </scp> of Amides and Peptides
    作者:Zhenzhen Zhang、Jiayan He、Lin Zhu、Haiwen Xiao、Yewen Fang、Chaozhong Li
    DOI:10.1002/cjoc.202000132
    日期:2020.9
    products in satisfactory yields. The protocol is also applicable to amino acid derivatives, resulting in efficient and chemoselective N‐trifluoromethylation of di‐ and tri‐peptides with retention of configuration. A mechanism involving reductive elimination of Ag(III) intermediates to form N—CF3 bonds is proposed.
    我们在此报告了N- H酰胺的直接N-三甲基化。在AgOTf和2-氟吡啶的促进下,各种酰胺与Selectfluor,TMCSF 3和CsF的反应在室温下顺利进行,从而以令人满意的收率得到了相应的N-三甲基化产物。该方案也适用于氨基酸生物,可有效且化学选择性地保留二肽和三肽的N-三甲基化。提出了一种涉及还原性消除Ag(III)中间体形成N-CF 3键的机理。
  • 一种酰胺氮三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公开号:CN111302968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酰胺甲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反应:即:由式a1或式a2化合物与三甲基化试剂在有机溶剂中、在化试剂、化剂、含盐和吡啶配体的作用下进行三甲基化反应,从而得到式b1或式b2所示的目标化合物。本发明可直接通过式a1所示的酰胺化合物或式a2所示的磺酰胺化合物进行三甲基化反应,从而得到式b1所示的酰胺甲基化合物或式b2所示的磺酰胺甲基化合物,所述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安全环保、反应条件温和、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等优点,对酰胺甲基化合物的工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メチル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安息香酸誘導体の製造方法
    申请人:——
    公开号:JP2005132728A
    公开(公告)日:2005-05-26
    【課題】 工業的に入手の容易なビス(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安息香酸誘導体、またはビス(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安息香酸塩類を出発原料として、医・農薬の中間原料として有用なメチル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ベンズアミドおよびメチル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ベンゾニトリルを効率良く合成する。 【解決手段】 ビス(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安息香酸誘導体またはビス(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安息香酸塩類を塩基および遷移金属触媒の存在下、水素ガスと反応させ、メチル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安息香酸を得る。続いて、この化合物にハロゲン化剤を作用させ、メチル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安息香酸ハロゲン化物を得る。続いて、この化合物にアンモニアもしくはアンモニウム塩を作用させメチル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ベンズアミドを得る。続いてこの化合物に脱水剤を作用させ、メチルトリフルオロメチルベンゾニトリルを得る。 【選択図】 なし
    以工业上容易获得的双(三甲基苯甲酸生物或双(三甲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高效合成三甲基酰胺和三甲基苯甲腈,它们可用作医药和农用化学品的中间原料。. 双(三甲基)苯甲酸生物或双(三甲基)苯甲酸在碱和过渡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气反应,得到三甲基苯甲酸甲酯。然后将该化合物置于卤化剂中,得到三甲基苯甲酸甲酯卤化物。然后将该化合物与盐反应,得到三甲基酰胺。该化合物随后经,得到三甲基苯甲腈。 无。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