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hydroxy-4-methyl-4-pentenenitri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hydroxy-4-methyl-4-pentenenitrile
英文别名
3-hydroxy-4-methyl-4-pentenenitrile;3-hydroxy-4-methyl-4-pentenonitrile;3-Hydroxy-4-methylpent-4-enenitrile;3-hydroxy-4-methylpent-4-enenitrile
(+/-)-3-hydroxy-4-methyl-4-pentenenitri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6H9NO
mdl
——
分子量
111.144
InChiKey
NGQVMWLFLSSMH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4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hydroxy-4-methyl-4-pentenenitrile 在 Jones reagent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以49%的产率得到4-methyl-3-oxopent-4-ene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3-羟基-4-甲基-4-戊腈和4-甲基-3-氧-4-戊腈:气相和溶液中互变异构体平衡的研究
    摘要:
    在本工作中,已经研究了3-羟基-4-甲基-4-戊烯腈和4-甲基-3-氧代-4-戊烯腈中的互变异构体平衡。第一种化合物具有两种可能的理论互变异构体,腈和酮亚胺。第二种化合物具有四种可能的理论互变异构体酮腈,腈-烯醇(E和Z)和酮-酮亚胺。 气相平衡的研究是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的,而在溶液中的质子核磁共振波谱(1 H NMR)的进行。 在气相中,乙腈互变异构体受到青睐,这一结果得到了理论计算的支持,即使用AM1半经验计算。实验的互变异构热值与理论值相吻合。 的1 1 H NMR光谱,得到的互变异构体的共存的附加证据酮腈和enolnitrile为4-甲基-3-氧代-4- pentenonitrile。由于该方法的灵敏度较低,因此无法通过1 H NMR光谱观察到两种化合物的腈-酮亚胺平衡。计算了4-甲​​基-3-氧代-4-戊烯腈的乙腈-乙腈互变异构热,并将其与气相中的相应甲乙腈进行互变异构热,以评估溶剂效果。
    DOI:
    10.1016/j.saa.2010.04.003
  • 作为产物:
    描述:
    2-甲基丙烯醛乙腈lithium diisopropyl amide氯化铵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以87%的产率得到(+/-)-3-hydroxy-4-methyl-4-pentene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3-羟基-4-甲基-4-戊腈和4-甲基-3-氧-4-戊腈:气相和溶液中互变异构体平衡的研究
    摘要:
    在本工作中,已经研究了3-羟基-4-甲基-4-戊烯腈和4-甲基-3-氧代-4-戊烯腈中的互变异构体平衡。第一种化合物具有两种可能的理论互变异构体,腈和酮亚胺。第二种化合物具有四种可能的理论互变异构体酮腈,腈-烯醇(E和Z)和酮-酮亚胺。 气相平衡的研究是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进行的,而在溶液中的质子核磁共振波谱(1 H NMR)的进行。 在气相中,乙腈互变异构体受到青睐,这一结果得到了理论计算的支持,即使用AM1半经验计算。实验的互变异构热值与理论值相吻合。 的1 1 H NMR光谱,得到的互变异构体的共存的附加证据酮腈和enolnitrile为4-甲基-3-氧代-4- pentenonitrile。由于该方法的灵敏度较低,因此无法通过1 H NMR光谱观察到两种化合物的腈-酮亚胺平衡。计算了4-甲​​基-3-氧代-4-戊烯腈的乙腈-乙腈互变异构热,并将其与气相中的相应甲乙腈进行互变异构热,以评估溶剂效果。
    DOI:
    10.1016/j.saa.2010.04.0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otal Synthesis of Peloruside A through Kinetic Lactonization and Relay Ring-Closing Metathesis Cyclization Reactions
    作者:Thomas R. Hoye、Junha Jeon、Lucas C. Kopel、Troy D. Ryba、Manomi A. Tennakoon、Yini Wang
    DOI:10.1002/anie.201002293
    日期:2010.8.16
    The other side: A convergent total synthesis of peloruside A (1) is described. The key strategic features are a diastereoselective lactonization to generate a C5–C9 valerolactone from the C2‐symmetric ketone 3, and a relay ring‐closing metathesis reaction to produce a dehydrovalerolactone 2. A new isomer of 1, the valerolactone isopeloruside A (iso‐1), was identified. MOM=methoxymethyl.
    另一方面:描述了peloruside A( 1 )的收敛全合成。关键的策略特征是非对映选择性内酯化从C 2对称酮3生成 C5-C9 戊内酯,以及中继闭环复分解反应生成脱氢戊内酯2。鉴定了1的新异构体,即异戊内酯戊内酯 A ( iso-1 )。MOM=甲氧基甲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