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butyl(methoxycarbonyl)amino)methyl-1-methoxycarbonyl-2-(2-oxo-2-phenylethyl)pyrrolidin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butyl(methoxycarbonyl)amino)methyl-1-methoxycarbonyl-2-(2-oxo-2-phenylethyl)pyrrolidine
英文别名
Methyl 3-[[butyl(methoxycarbonyl)amino]methyl]-2-phenacylpyrrolidine-1-carboxylate
3-(butyl(methoxycarbonyl)amino)methyl-1-methoxycarbonyl-2-(2-oxo-2-phenylethyl)pyrrolidin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1H30N2O5
mdl
——
分子量
390.48
InChiKey
KAZLJVYEHQBBG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7
  • 拓扑面积:
    76.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苯基-1-三甲基硅氧乙烯N-methoxycarbonyl-2,3-dihydropyrrolebutyl(trimethylsilylmethyl)carbamic acid methyl ester三氟甲磺酸 、 tetrabutylammonium tetrafluorobor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0.34h, 以58%的产率得到3-(butyl(methoxycarbonyl)amino)methyl-1-methoxycarbonyl-2-(2-oxo-2-phenylethyl)pyrrol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阳离子池”法的三组分偶联
    摘要:
    基于“阳离子池”方法开发了顺序一锅三组分偶联反应。“阳离子池”法产生的N-acyliminium离子与富含电子的碳碳双键,如烯胺衍生物和乙烯基硫化物,形成第二个“阳离子池”。亲核试剂如烯丙基硅烷、烯醇甲硅烷基醚、格氏试剂和有机铝化合物的加入导致相应的三组分偶联产物的形成。
    DOI:
    10.1021/ja04557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ree-Component Coupling Based on the “Cation Pool” Method
    作者:Seiji Suga、Tomoaki Nishida、Daisuke Yamada、Aiichiro Nagaki、Jun-ichi Yoshida
    DOI:10.1021/ja0455704
    日期:2004.11.1
    Sequential one-pot three-component coupling reac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ation pool" method. An N-acyliminium ion generated by the "cation pool" method adds to an electron-rich carbon-carbon double bond, such as enamine derivatives and vinyl sulfides, to form the second "cation pool". The addition of nucleophiles such as allylsilanes, enol silyl ethers, Grignard reagents, and organoaluminum
    基于“阳离子池”方法开发了顺序一锅三组分偶联反应。“阳离子池”法产生的N-acyliminium离子与富含电子的碳碳双键,如烯胺衍生物和乙烯基硫化物,形成第二个“阳离子池”。亲核试剂如烯丙基硅烷、烯醇甲硅烷基醚、格氏试剂和有机铝化合物的加入导致相应的三组分偶联产物的形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