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2-cyclopropyloxazol-5-yl)aniline | 1031130-9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2-cyclopropyloxazol-5-yl)aniline
英文别名
4-(2-Cyclopropyl-1,3-oxazol-5-yl)aniline
4-(2-cyclopropyloxazol-5-yl)aniline化学式
CAS
1031130-92-3
化学式
C12H12N2O
mdl
MFCD09971567
分子量
200.24
InChiKey
YUTWYOJPIUVEK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溶解度:
    可溶于DMSO(少许)、甲醇(少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5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2-cyclopropyloxazol-5-yl)aniline邻氟苯甲酸N,N-二异丙基乙胺 、 N-[(dimethylamino)-3-oxo-1H-1,2,3-triazolo[4,5-b]pyridin-1-yl-methylene]-N-methylmethanami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N-[4-(2-cyclopropyl-1,3-oxazol-5-yl)phenyl]-2-fluoro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Biaryl Amides and Hydrazones as Therapeutics for Prion Disease in Transgenic Mice
    摘要:
    唯一被证实能大幅延长朊病毒感染小鼠存活时间的小分子化合物是一种双芳基腙,称为 "Compd B"(4-吡啶甲醛,2-[4-(5-恶唑基)苯基]腙)。然而,Compd B 的腙分子会产生有毒的代谢物,因此不适合进一步开发药物。我们根据高通量筛选出的多种抗磷脂化合物建立了一个药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生成了康普迪 B 的双芳基酰胺类似物。通过药物化学优化,多个化合物的药效增强、脑浓度提高、代谢稳定性提高,表明它们有望成为抗磷脂治疗的候选药物。将 Compd B 的吡啶环替换为含有电子供能取代基的苯基可提高药效,而在噁唑分子上添加芳基可提高代谢稳定性。为了测试 Compd B 的功效,我们应用了生物发光成像(BLI)技术,该技术以前曾被证明能比临床症状更早地检测到活体小鼠朊病毒病的发病。在我们的研究中,Compd B 在感染了小鼠适应的洛基山实验室(Rocky Mountain Laboratory,RML)朊病毒株的两系转基因小鼠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在感染了人类朊病毒的转基因小鼠中却没有表现出良好的疗效。早在观察到存活期延长之前,BLI 系统就成功预测了所有病例的疗效。我们的研究表明,BLI 系统在未来的抗朊病毒药物疗效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DOI:
    10.1124/jpet.113.20579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Refinement and Further Assessment of Indole-3-glyoxylamides as a Lead Series against Prion Disease
    作者:Mark J. Thompson、Jennifer C. Louth、Steven Ferrara、Fiona J. Sorrell、Benjamin J. Irving、Edward J. Cochrane、Anthony J. H. M. Meijer、Beining Chen
    DOI:10.1002/cmdc.201000383
    日期:2011.1.3
    indole‐3‐glyoxylamide series of antiprion agents have been explored further, resulting in discovery of several new compounds demonstrating excellent activity in a cell line model of prion disease (EC50 <10 nM). After examining a range of substituents at the para‐position of the N‐phenylglyoxylamide moiety, five‐membered heterocycle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heteroatoms were found to be optimal for the antiprion effect
    进一步研究了吲哚-3-乙醛酰胺系列抗pr病毒剂之间的结构活性关系,从而发现了几种在compounds病毒疾病细胞系模型中表现出优异活性的新化合物(EC 50 <10 n M)。在检查N的对位上的一系列取代基后苯乙醛基乙酰胺部分中,含有至少两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被认为是抗pr病毒作用的最佳选择。尽管没有很好的耐受性,但进行了许多修饰以探讨乙醛酰胺亚结构的重要性。然而,最有效的化合物确实对微粒体代谢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并且最活跃的文库成员在单次给药后无限期地治愈了瘙痒病感染的细胞。因此,目前的结果证实了吲哚-3-乙基乙酰胺是有前途的系列,可用于继续进行体外和体内抗病毒疾病的评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