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Deuteriomethyl-1H-indo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Deuteriomethyl-1H-indole
英文别名
D1-skatole;3-(deuteriomethyl)-1H-indole
3-Deuteriomethyl-1H-indo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9H9N
mdl
——
分子量
132.169
InChiKey
ZFRKQXVRDFCRJG-MICDWDO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15.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吲哚-3-乙腈15-冠醚-5sodium重水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1.33h, 以34%的产率得到3-Deuteriomethyl-1H-indol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腈类有机化合物的脱氰基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腈类有机化合物的脱氰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1)所示的腈类化合物与钠试剂、冠醚和质子供体在有机溶剂I中发生脱氰基反应生成通式(2)所示的有机化合物;优选地,钠试剂选用钠在正己烷中的分散体;冠醚选用15‑冠‑5;质子供体选用水。该方法操作安全、条件温和、广泛适用于腈类有机化合物的脱氰基反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伯奇还原条件下的腈类有机化合物的脱氰基反应需要采用有毒溶剂液氨,以及官能团兼容性差、大量副产物生成等缺陷。
    公开号:
    CN110734414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highly selective decarboxylative deute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s
    作者:Nian Li、Yunyun Ning、Xiaopeng Wu、Jin Xie、Weipeng Li、Chengjian Zhu
    DOI:10.1039/d1sc00528f
    日期:——

    A scalable, practical and general method for precise deuteration of aliphatic carboxylic acids via synergistic photoredox and HAT catalysi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use of recirculation reactor achieved the preparative scale deuteration.

    一种可扩展、实用且通用的精确脂肪族羧酸氘代反应方法已经开发出来,通过光氧化还原和氢原子转移催化的协同作用。利用循环反应器实现了制备规模的氘代反应。
  • Synthesis of Functionalized Pyrrole and Indole Derivatives through Carbometallation of Lithiated Double Bonds
    作者:Francisco J. Fañanás、Alejandro Granados、Roberto Sanz、José M. Ignacio、José Barluenga
    DOI:10.1002/1521-3765(20010702)7:13<2896::aid-chem2896>3.0.co;2-r
    日期:2001.7.2
    derived from bis(2-bromoallyl)amines undergo intramolecular carbometallation of a lithiated double bond, giving dilithiated dihydropyrroles. The cyclizations are promoted by 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 (TMEDA). Reaction of these intermediates with electrophiles allows the preparation of some new fused and nonfused five-membered functionalized heterocycles. Although 2-lithioallylamines do
    衍生自双(2-溴烯丙基)胺的双(2-硫代烯丙基)胺经过锂化双键的分子内碳金属化反应,生成二锂化的二氢吡咯。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DA)促进了环化。这些中间体与亲电试剂的反应允许制备一些新的稠合和非稠合的五元官能化杂环。尽管2-硫代烯丙胺不经历分子间碳金属化,但通过其铜或锆衍生物获得二聚产物。最后,将该新反应应用于2-硫代-N-(2-硫代烯丙基)苯胺产生了3-硫代甲基吲哚衍生物,其通过与亲电试剂反应转化为官能化的吲哚衍生物。
  • Mechanistic Studies of a Skatole-Forming Glycyl Radical Enzyme Suggest Reaction Initiation via Hydrogen Atom Transfer
    作者:Beverly Fu、Azadeh Nazemi、Benjamin J. Levin、Zhongyue Yang、Heather J. Kulik、Emily P. Balskus
    DOI:10.1021/jacs.1c13580
    日期:2022.6.29
    produced in the guts of swine and ruminants. Despite the importance of IAD, our understanding of its mechanism is limited. Here, we characterize the mechanism of Ou IAD, evaluating previously proposed hypotheses of: (1) a Kolbe-type decarboxylation reaction involving an initial 1-e– oxidation of the carboxylate of I3A or (2) a hydrogen atom abstraction from the α-carbon of I3A to generate an initial carbon-centered
    氨基酸衍生的芳基乙酸酯的肠道微生物脱羧是一种化学上具有挑战性的酶促转化,它会产生影响宿主生理的小分子。来自Olsenella uli ( Ou IAD)的甘氨酰自由基酶 (GRE) 吲哚乙酸脱羧酶对 indole-3-acetate (I3A) 进行非氧化性自由基脱羧,产生粪臭素,这是一种在猪和反刍动物肠道中产生的与疾病相关的代谢物。尽管 IAD 很重要,但我们对其机制的理解是有限的。在这里,我们描述了Ou IAD 的机制,评估了先前提出的假设:(1)涉及初始 1-e 的 Kolbe 型脱羧反应-I3A 的羧酸盐的氧化或 (2) 从 I3A 的 α-碳中提取氢原子以产生初始的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定点诱变、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实验、在 D 2 O 中进行的反应分析和计算建模与涉及初始氢原子转移的机制一致。这一发现更广泛地扩展了 GRE 脱羧酶和非氧化性脱羧酶所采用的自由基机制的类型。阐明 IAD
  • 一种腈类有机化合物的脱氰基方法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公开号:CN11073441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本发明涉及一种腈类有机化合物的脱氰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式(1)所示的腈类化合物与钠试剂、冠醚和质子供体在有机溶剂I中发生脱氰基反应生成通式(2)所示的有机化合物;优选地,钠试剂选用钠在正己烷中的分散体;冠醚选用15‑冠‑5;质子供体选用水。该方法操作安全、条件温和、广泛适用于腈类有机化合物的脱氰基反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伯奇还原条件下的腈类有机化合物的脱氰基反应需要采用有毒溶剂液氨,以及官能团兼容性差、大量副产物生成等缺陷。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Z)-3-[[[2,4-二甲基-3-(乙氧羰基)吡咯-5-基]亚甲基]吲哚-2--2- (S)-(-)-5'-苄氧基苯基卡维地洛 (R)-(+)-5'-苄氧基卡维地洛 (R)-卡洛芬 (N-(Boc)-2-吲哚基)二甲基硅烷醇钠 (4aS,9bR)-6-溴-2,3,4,4a,5,9b-六氢-1H-吡啶并[4,3-B]吲哚 (3Z)-3-(1H-咪唑-5-基亚甲基)-5-甲氧基-1H-吲哚-2-酮 (3Z)-3-[[[4-(二甲基氨基)苯基]亚甲基]-1H-吲哚-2-酮 (3R)-(-)-3-(1-甲基吲哚-3-基)丁酸甲酯 (3-氯-4,5-二氢-1,2-恶唑-5-基)(1,3-二氧代-1,3-二氢-2H-异吲哚-2-基)乙酸 齐多美辛 鸭脚树叶碱 鸭脚木碱,鸡骨常山碱 鲜麦得新糖 高氯酸1,1’-二(十六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碳菁 马鲁司特 马来酸阿洛司琼 马来酸替加色罗 顺式-ent-他达拉非 顺式-1,3,4,4a,5,9b-六氢-2H-吡啶并[4,3-b]吲哚-2-甲酸乙酯 顺式-(+-)-3,4-二氢-8-氯-4'-甲基-4-(甲基氨基)-螺(苯并(cd)吲哚-5(1H),2'(5'H)-呋喃)-5'-酮 靛红联二甲酚 靛红磺酸钠 靛红磺酸 靛红乙烯硫代缩酮 靛红-7-甲酸甲酯 靛红-5-磺酸钠 靛红-5-磺酸 靛红-5-硫酸钠盐二水 靛红-5-甲酸甲酯 靛红 靛玉红3'-单肟5-磺酸 靛玉红-3'-单肟 靛玉红 青色素3联己酸染料,钾盐 雷马曲班 雷莫司琼杂质13 雷莫司琼杂质12 雷莫司琼杂质 雷替尼卜定 雄甾-1,4-二烯-3,17-二酮 阿霉素的代谢产物盐酸盐 阿贝卡尔 阿西美辛叔丁基酯 阿西美辛 阿莫曲普坦杂质1 阿莫曲普坦 阿莫曲坦二聚体杂质 阿莫曲坦 阿洛司琼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