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2-(7-chloroquinolin-4-ylamino)ethoxy)benzonitril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2-(7-chloroquinolin-4-ylamino)ethoxy)benzonitrile
英文别名
4-[2-[(7-Chloroquinolin-4-yl)amino]ethoxy]benzonitrile
4-(2-(7-chloroquinolin-4-ylamino)ethoxy)benzonitril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14ClN3O
mdl
——
分子量
323.782
InChiKey
KUBFSKHWMKEZA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1
  • 拓扑面积:
    57.9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2-(7-chloroquinolin-4-ylamino)ethoxy)benzonitrile盐酸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72.0h, 生成 4-[2-(7-chloroquinolin-4-ylamino)ethoxy]-N-isobutylbenzimid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喹啉-芳基idine杂种:合成,DNA / RNA结合和抗肿瘤活性
    摘要:
    通过刚性-O-(I组(2a-g)和II(5a-g))或柔性-NH-CH 2 -CH 2 - O-(第三组(8a-g)和第四组(10a-g))合成了连接子,并测试了其对几种人类癌症细胞系的DNA / RNA结合特性和细胞毒性活性。通过UV-Vis和CD光谱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及其与DNA和RNA的相互作用。获得的结果表明,所研究化合物的结合亲和力随着能够与ds-多核苷酸形成氢键的基团的长度和数目的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通过降低所研究化合物的结构刚度还可以实现结合的改善,新的杂合化合物优先结合ctDNA。对于大部分的DNA / RNA槽是占主导地位的结合位点,除了从基团的化合物II其在polyA-polyU中的插入是主要的结合模式。通过MTT测试对正常(MDCK1),癌(HeLa和CaCo2)和白血病细胞系(Raji和K462)的抗增殖作用进行了测试。所有研究的化合物的GI 50值范围从5到大于100×10
    DOI:
    10.1016/j.ejmech.2017.05.05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7-氯-4-(取代的氨基)喹啉的合成和抗丝概况:一类新的抗丝剂。
    摘要:
    描述了7-氯-4-(取代的氨基)喹啉(2-22)的合成及其抗丝活性。某些筛选出的化合物对啮齿动物雌性棘皮动物棘皮动物的丝虫反应和杀菌作用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DOI:
    10.1016/s0960-894x(00)00255-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7-chloro-4-substituted aminoquinolines and their in vitro ability to produce methemoglobin in canine hemolysate
    作者:Sandhya Srivastava、Swati Tewari、Sanjay K. Srivastava、P.M.S. Chauhan、A.P. Bhaduri、S.K. Puri、V.C. Pandey
    DOI:10.1016/s0960-894x(97)10074-9
    日期:1997.11
    Synthesis of aminoquinoline derivatives (2-15) and their in vitro effects on methemoglobin formation and methemoglobin reductase activity are delineated. Some of the screened compounds have shown considerable methemoglobin toxicity. (C) 1997 Elsevier Science Ltd.
查看更多